在知识焦虑症全面爆发的今天,知识变现前所未有的被提及,被重视,被定义。身边做自媒体的铜子们没一个不想当咪蒙、罗振宇的,虽然在个人看来,那有那么容易。
用一本书的书名来形容,就是各种各样的喧华与骚动。何况,早就有文学大V说过了: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句话的无数信徒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了一堆自媒体平台赶趟儿,在这等乱纷纷万马逐鹿之际,又让我想起了那个晚年才别开天地,另创一家的大V---王守仁同志,虽然,这几年他又被大家不断提起,人们从故纸堆里找出来,包裹上成功学的黄金圣衣,为一群渴望财务自由,获得成功的人们传道解惑去。虽然,纵观他自己的官场经历,一直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异类,虽然,很多他的所谓崇拜者们连他的本名王守仁都不知道,只一厢情愿的以为他就叫王阳明。
大约在500多年前,来自浙江余姚的王守仁同学和我们一样,考中进士的王阳明在北京工作,只是大明帝国无数官员中的小小一员,在他那个时代,虽然没有雾霾,但也没有嘀嘀打车、共享单车、百度外卖、淘宝网购,所以我们可以想见,他的生活幸福指数可能并不会比我们高些。
那些年里,王阳明一直处于沉潜状态,始终做着一个不咸不淡的小官,如果要三天两头的想想当初那个同年买了房,那个同年买了车,那个同年生了娃,那真是一场头脑风暴灾难。要知道王守仁同志50多岁才当了爹,可想而知,如果放在现在,他既没法写亲子育儿主题的公众号,也不方便在公众号承接各种广告费利润双高的婴儿产品广告,要想靠做自媒体实现财务自由,就只能开微课了,可是也不对,那时他的思想体系要本没形成呢,他要直等到贵州龙场时期才能初步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请注意是初步形成,还远远不能算是一套完整的成熟的体系,这一点在《传习录》里体现的非常之明显。所以他那时虽然已经开始招收学生,而且在贵州当地的教育普及工作也进行的有声有色,他的支教事迹就算不能走上感动中国的领奖台,起码也能被评上个“贵州好人”、“贵州十大乡村教师”一类的称号了。
但是,但是,后来的自媒体大V王阳明,当时的“大明帝国的小小公务员”兵部武选司主事王守仁,人家根本就没有那些歪七扭八的想法好吗?!人家从小立下的的志向,是要当圣贤的呀!!当然,不鸡汤,不励志的讲,我们当然不能认为,王阳明所以后来成就如此功业是因为从小心怀大志,不同凡俗,确切说,王阳明是从小心怀大志,并且一直向着自己梦想的方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去努力,再加上一些天时地利(比如当年如果他被刘瑾派来追杀的人杀掉,那么也就没有后来的阳明心学了),以及其它各种难以用三言两语概括描述的综合因素,才能有后来的成功。
虽然,他的所谓成功在很多世俗人的眼里看来,可能是一种失败,明明创下不世之功,平定了宁王的叛乱,却谤议满身,陷入各种人不殚以最大的恶意对他的行为进行揣测的泥淖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后面的简历也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虽然他已经完成了自家思想体系的完善升级,开坛讲学,收徒无数,可以算的上是拥有了一个可观订阅量的公号了,也能在名片上加印一个自媒体头衔了。但在他的主营业务--仕途方面,毫无一点可称道之处。在好容易躲过朝中文官与太监们对他的猜忌后,他先是担任南京兵部尚书这等闲职,父逝守制结束后又总督两广兼巡抚,其实是去充当救火队平定两广叛乱,带病平叛后肺病加重,逝于回乡途中,年仅五十七岁便走完自己的一生。
可以说,如果从现实到有些功利的角度讲,王阳明的一生,绝对算不上是那种福如东海长流水,寿过南山不老松,七子八婿满堂笏,辈辈封候享太平的样板型幸福人生,不过王阳明先生早就已经脱离了以上这些低级趣味,正如其离世前所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