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公元前5世纪传入中国。
当时,中国的瓷器、玉器制造水平已经相当高。与瓷器相比,玻璃器皿导热性比较高,做喝水的杯子烫手,还不能像瓷器一样在表面画上精美的釉彩。就这样,玻璃在中国被擦肩而过了。
欧洲缺少烧制瓷器的高岭土,所以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只好生产玻璃。反正他们的主要饮料就是啤酒和葡萄酒,和玻璃杯也很配。
随着欧洲人在积累长期经验后,到12、13世纪陆续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可以生产出透明玻璃和平板玻璃。
历史学家曾分析了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 20个科学实验,发现其中16个都用到了玻璃,其中大部分甚至完全依赖玻璃。比如牛顿用棱镜分析光、巴斯德研制人工疫苗、汤姆森发明显像管等等。
但玻璃的应用在对人的观念上的影响更为深入、颠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画家,往往利用一面镜子反射要画的事物,照着镜子里的形象一笔一划的复制到画布上,镜子帮助画家完成了三维到二维的转化;还有一种画法,是利用透明玻璃放在画家和模特之间,画家直接在玻璃上描出轮廓填充颜色,然后再复制在画布上。这两种画法,延伸出欧洲的写实画,在反应真实世界的方向上取得实质性进步。而中国的画,重在反应画家的某种情怀和意境,有极高的美学境界。
西方玻璃技术不断进步,出现了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等一系列应用,在宏观和微观领域极大地扩展了人的视觉,西方人观察世界的角度出现了重大变化,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依靠观察和实验。玻璃把权威从话语、从书本、从大人物的所思所想,转到了外在证据。
而镜子的出现,让人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形象,人们以全新的眼光发现了自我,把自己从周围世界中分离出来,渐渐形成个人主义观念。
从玻璃发展和应用中,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思维的差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