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青年文摘里看到一个观点。你要勇敢面对你的胆小鬼。然后阴差阳错的这周选了毕淑敏的《红处方》。关于毒品,关于救赎。
我对这个词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畏惧,小时候伯母经常看厦视八套,破案的侦查剧常常就是警察和大毒枭的周旋。只要看一集,我就会害怕到睡不着觉,所以在我目所能及的电视里,我不允许电视上放映这种恐怖的电视剧或者法制节目。防止对自己本来就胆小的心灵造成在黑暗之中的阴影。我不惧怕鬼,我怕坏人。很怕。
小说刻画的戒毒所的每个人物。以及其残酷的面目流淌的文字之中。读来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尤其是庄羽。一个如罂粟一般烈性而剧毒的女子。从小在优越的家庭成长,体育生出身,在体育上有极其高的成就,可这并不能带给她满足。她的内心是空虚的,速度并不能给她带来荣耀,反倒是一种侮辱,她敏感的心甚至觉得很多人在心底是看不起她的。认为她除了速度,一无所有。当然她的家人可以为她铺好大好的前程,可这,真的是她想要的吗。我在看这段文字的时候,想到了我们高中的体育生, 对于体力的支配,挑战身体的极限,然后以一条和学习不一样的路,走向大学的校园。这是一种选择,也仿佛也是一条不一样的捷径。然后他们可以放荡,可以不羁。可以上课睡觉。可以穿拖鞋上课。可以泡吧。可以喝酒。种种行径,仿佛都可以被理解。当然这只是我目之所及的狭隘。
所以这是庄羽触碰毒品的一个内心需求。 她渴望特立独行,渴望被关注,渴望有人从她身上看到不一样,看到美好。她爱支远吗?她有过爱吗?她可以把支远拉下深渊之中,她可以为了内心的魔鬼,毁了简方宁,拉她一同走向死亡。这是多可怕的人心,谎言和恶毒都被操控着,自己却全然无所察觉。生而为人,鲜活跳动的心,早已被侵蚀的,点滴不剩。
这个游走在黑暗的群体。可悲可恨可怜的群体。当他们以狰狞的面目出现在毕淑敏的文字之下时,侵蚀着我的世界观。残忍的如同刀子一道一道的割裂般凌迟。大部分触碰到这些都是为了寻求幸福感。F肽的释放。然后追根溯源,除了不该有的好奇心。就是他们空落的内心。而原生家庭的环境在这其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因素。成分的残缺与否,孩子是否从中得到足够的心灵港湾,家长是不是做着正确的引导作用,从小成长的环境。都对一个人的生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同时好像又能够解释,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我很喜欢书中的简方宁。她沉着,冷静,理性。一个小小的院长承担了太多了重担。何况她有自己内心的追求,她渴望着美好和救赎。尽心尽力的治愈每一个病人。这大概是每一个医生的一生所求。哪怕这些病人丑陋,恶毒,满嘴的谎言,她都坚信着人性本善,用着科学的方法去救活一具肉体,干净的一尘不染的心去救活那些肮脏的灵魂。她和戒毒所里那些各怀鬼胎的人不一样。她干净。哪怕最后被庄羽陷害,被“囚禁”于办公室之中,她都能用她残存的理智。她宁可死去。都要保持一种清醒的状态。哪怕是痛苦。这种作为人想要逃避却又却又真实的感觉。她的死于自己而言是一种解脱。她想活,但不能确实情感的活。如果没了情感,就只能选择死亡了。如此干净纯洁的人。仿佛让我到她坦荡的站在大漠之上,任凭黄沙吹打,不覆盖她的美丽。她的魅力。
珍爱生命吧。当我们不选择逃避,去勇敢的面对最真实的自己。面对自己内心的害怕和痛苦,那些作为人独有的七情六欲。不该碰的,不要去碰。
生命诚可贵。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