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吃完晚饭孩子就进房间做作业了,过了有半个多小时她却走了出来,手里递给我三张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纸。
“你看看,有什么建议一会儿跟我说。”
说完这一句留下一脸茫然的我在客厅,又返回自己房间去了。
看最上面的那张落笔在20日,我才知道刚才她进去没有在做今天学校里布置的作业,而是在改这篇文章。心里忽然五味杂陈起来。脑海里闪过的是二个小时前,在车水马龙的学校路口,那个昏暗的路灯下,她低着头在手抄板上写着作业的模样。耳边回响着每个过了10点后的深夜,她轻轻推开房门来跟我道的那一声晚安,看见我已熄了灯,又轻轻掩上房门的那一声锁芯上膛音。
这一天不是周五,理应她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写这么一篇东西,看来今晚她又得迟睡了。
这是在三年的时间跨度里,写同一个景的文章。第一张应该是2017年12月8日那天放学路上看见了绚丽的晚霞,壮美的天际,她随手从作业本上撕了一张,一边追着美景一边记录的,所以字体才这般潦草。虽然没有题目,但她给这篇习作写了一个比较象样的结尾。“生活中不乏偶遇,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偶遇更为壮美,自然有无限可能,我们的人生更应无限精彩!”
第二张却写于2019年的9月20日,我翻了翻日历,这天是周五,难怪字体工正了许多,一些写错的地方还小心地用单面贴纸把它遮盖。
这一篇顺延了第一篇的结尾,她给它取名为“我与天空有个偶遇”。虽然写的是同一个景,但写景的文字却鲜有重复,她用更为饱满的文字记录了那美丽的晚霞,而且她去掉了在第一篇中出现的她自己当时着急记录下文字的过程,这个过程写得有点啰嗦,反而让这个结尾显得不伦不类。如“再后来,我顶着凛冽的寒风,边走边写,过了桥,进了小区。。。。。。”
这个改动很好,在这样一个篇幅的小短文里,不应把叙事铺开太多,容易分散主题。但她却没有把在第一篇中的我认为象样的结尾加进去,而只是写上“夜幕中,再也看不见什么了。”怎么看着看着,看出一种凄凉的感觉了呢?我并没有看懂伍六六为什么从挽惜美景稍纵即逝,笔锋一转变成无限的落寞叹息了呢?
第三张却没有题目,但不可否认,有一些文字描写得还是很美,至少我写不出。文章的开头也写得很美,“初冬的傍晚不应这么明亮,好像在挽留什么。是静静吸入深远晴空的飞鸟,是将白云和风倒入垂柳的河中的阳光,还是三圣母的什么珍宝遗落在人间的了呢?
好引人入胜!
文章里描写晚景更为丰富了,文字读起来也顺畅更有诗意,象是一件精心编织的竹器,最后用亮漆给上了光。
孩子肯定是用心写了。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她出来上厕所。
“妈妈,看了后什么感想?哈哈,你第一张肯定看不清写什么了吧,那可是我一边跑一边写的,那天的景色实在太美了。我想我应该把它记录下来。后来,我翻出来看看,觉得应该再改改,今天心血来潮,又动了想改的念头,所以刚才又写了一遍。不过你放心,我作业会加快做的,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
没等我开口,她就堵了我的嘴。
“我有一个疑问,你第三篇明显比前面二篇描写得更到位,但这一篇没有题目,结尾弃了第一篇的却沿用了第二篇的,读起来让人感觉有点落寞,关键你写这个想表达一个什么感情呢?一篇文章不是应该有作者的感情主线在里面吗?文章里前面段落可以不体现,在结尾不应该点明升华一下吗?如果考试,这样的结构应该要无端损失不少分数的呢。”
“妈妈,我为什么一定要当成作文来写呢?我就是觉得景美,就是只想记录那个瞬间罢了,不可以吗?”
原来是我一不小心被很多东西绊住,不知不觉地背离了初心。就象阅读,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写作,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而孩子的成长,初心应该是希望她这一生都健康快乐吧!
今晚,我能做的,就是替孩子保护一点点她的写作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