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看到什么念什么。
做游戏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超市购物时,街上散步时,随时随地留心,看见什么念出什么。
报纸、广告、儿童读物、商店招牌、超市小票、商标等等都可以是教材。只要看到有字的,就念出来。如果孩子对这个东西有兴趣,比如“巧克力”“幼儿画报”“汽车”等,就让他跟着读一遍,如果没有兴趣,只管听就可以啦。
家长读的时候,要用普通话,速度不能快,一定保证让孩子看着,要留给孩子把视线集中过来的时间。
比如在街上散步,看到广告牌,你用夸张好奇的方式,引起孩子的注意力:“胖大嫂服装店”,“这个店名这么有意思啊,是不是专门卖胖人穿的衣服啊?”
“姥姥家饺子馆,这家包的饺子是不是像姥姥包的那么好吃呢”
小朋友都喜欢去超市,看见超市招牌,告诉孩子这叫“好又多”。购物过程中。熟悉商品的标签,让孩子知道文字是和某种东西相对应的,这样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促使他主动去学习,而不必在意具体认识多少个字。
比如,酸奶,猛一看包装都一样,颜色不同,口味就不同,可以找出说明部分,念给孩子,让他明白这些奶是有区别的,学会了这些字,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啦!
看见“出站口”三个字,很自然地告诉孩子这三个字念“出 站 口”,就是下了火车的人,要从这里出来 。然后让孩子看观察:出站口有很多人 ,他们是接人的。有人提着大包小包出来,那是下火车的,如果孩子有过接站的体验更好了 。“你想想,那次妈妈从北京回来 ,我们是不是在这里接她的”。
这样做,家长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一个抽象、孤单的词,而是一个立体的生活画面,孩子的记忆会很深刻。
第二:使用小卡片:要开发身边的资源,从周围实物开始,把家里的东西贴上卡片儿,写上名称,孩子看见这个东西就知道这个字念什么。
卡片需要经常换,每次不要太多,太多了,孩子就没有兴趣了。这一周是这几样,下一周是那几样,时时保持新鲜感。
也可以从孩子常讲的、喜欢讲的话当中,选出一些词写在卡片上,孩子非常有热情,而且把孩子的口语变成文字,他会觉得很神奇。
比如我家孩子喜欢说“笑死我了”,我帮他写出来,贴在餐桌旁的墙上,告诉他:这是你的话。下次,他说出这句话时,习惯性地扭头就去看那张卡片。
第三:在亲子活动中巩固。
当孩子认识某个字后,可以让他在书报、电视、招牌及路标中去找,“找一找老朋友”,既巩固所学,又可提高孩子的兴趣。每次跟孩子讲故事,大人最好是嘴巴读着,手指点着,让孩子耳朵听着,眼睛看着,心口手合一,效果最好,他很自然地就认识了,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每天反复给他念同一个故事,时间长了,他就能照着“读”出来,日积月累,识字量就很可观啦!
孩子有学习的欲望,识字量慢慢积累,在三岁半左右就会自然进入“自主阅读”期。家长们不用着急,只管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