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间管理与自主学习是从高中走进大学后面临的最大改变。
我身边有个同学,暂且叫他A吧。上了大学后发现自己喜欢文学,而自己的专业却是工程管理,他认为与自己的生活差距很大,他很迷茫,并和我讲述了他的困惑。
事实上很多同学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当初在选学校和专业问题上,很多人都顺从父母的建议(其实反对的作用很小),也有一部分人在高中时就很迷茫,看不清未来,随便一个学校就去了。
我告诉A同学,上大学一定要有管理时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条件是——保持好奇心并不断尝试。许多事情我们之所以没兴趣是因为没有真正的了解。
我有个朋友B,对地理课很厌烦,上大学后在图书馆了解了各种宝石的资料,对这方面很感兴趣,慢慢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如今她可以向别人介绍很多宝石,包括生产地、工艺、鉴别、前景等。其中地理她就自学了很大一部分。
大学的学习分为两个部分——学校教的和自己想学的,这时坚持往往比环境重要。
找到了文学创作的兴趣点,A就试着去了解中国近、当代文学的起源,从老舍到张爱玲,从三毛到路遥,从韩寒到张嘉佳。慢慢地,学习着他们的写作手法,感受其作品的情感。接着尝试去创作,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慢慢形成自己的特点。
从高中到大学,变化都由从前的“时间被管理,压迫着学习”而来,对此我总结了三点——许多同学都会有上了大学的失落感,往往不是不满意其大学、所在的城市,就是不满意自己的专业。但有的同学只会抱怨,对此感到迷茫,慢慢陷入网络游戏,他们连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都没有,这是时间管理、自主学习的态度问题。
高中生活从早到晚都由家长或老师规划好,进入大学,自由了,时间多了,他们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失去了大学生活的重心,这是时间管理、自主学习的方向问题。
在大学以前,一步步跟着老师走就能获得考试需要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大学却不一样,图书馆、专家会谈、文化沙龙……信息顿时变得非常丰富,不再是以前的宿舍、食堂、教室,他们在丰富知识面前束手无策,这是时间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
时间不是被管理的,而是自我管理;学习不是被学习,而是自我学习。踏进了大学,有那么多的选择,又有那么多的不懂。许多人迷茫了,而有的人却在大学过得十分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