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人们有一种高于个人幸福的梦想”
经典的意义不是让人读
而是让人学以致用
文 | 《匈奴的子孙》
作者 | 雪漠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刚好过来一个当地人,我们就采访了她。那女子很热情,也愿意说话。她告诉我们,雅布赖的怀旧,是经济落后的副作用。盐业一直不景气,水缺乏,环境也一直在恶化,当地才一直没有发展,于是保存了我们所看到的这种生活状态。她补充说,他们正在改变。我马上告诉她,你们这里其实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实在太好了。
这是真的。一个本应消失的世界,一种本应消失的社会形态,一种本应消失的人文精神面貌,却好像被时间遗忘了一样,在这样一个偏僻小城完全地保留了下来。但是当地人不懂得欣赏。我们在这里看不到书店,也找不到什么本土文化的资料,说明当地人不爱读书,也不爱文化。目前这样的氛围,是一种没有自觉的状态,一旦他们刻意去改变,去顺应这个时代,过一种这个时代的生活,那种非常美好、非常独特的东西就被破坏了。这块土地最美的地方也就消失了。没有文化自觉的他们,定然不懂得什么是应该保存的,什么又是应该改变的。他们所谓的改变,只是建几栋现代化的楼房,让小镇看起来更有时代感一些。这改变不了本质的东西,只会打破小镇的和谐,毁掉这里真正的美好。但变化又是很难避免的,因为,不爱读书就没有文化自觉,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珍贵的。
很多人不爱读书,是因为实用主义伤害了他们的心灵。他们不知道人格的重要,不知道读书能帮助一个人树立好的人格。不读书没有智慧,没有智慧更不会读书,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性魔咒——的方法之一,就是多读好书。因为,无论你相信还是不相信,想要活得幸福,想要实现梦想,都需要拥有智慧。没有智慧的人是非常可怜的。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需要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实现梦想,他们可能会打碎一些非常美好、非常宝贵、关乎整个命运的东西,去追逐一些他们所认为的目标。这种本末倒置会让他们陷入痛苦,甚至绝境,承受一种可怕的恶果,比如人格的堕落。但即使如此,他们也不一定能学会反省。这就是不读书,远离精神追求的恐怖。
契诃夫在小说《醋栗》中写过一个追求个人幸福的人,他的梦想就是建一座有醋栗的庄园。为了建庄园,他不断地追逐利益,丧失了一切优秀的品质,从一个温和善良的人变得吝啬无情,娶了一个有钱的寡妇,又不爱她,吝啬地对她,最后那寡妇抑郁而终,他也没有一点反省。他不做好事,不关注身边的苦难,却自命不凡,用一种美好的感觉陶醉自己,能吃上醋栗就幸福得颤抖,却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不幸的人。他因为追逐个人幸福,而打碎了真正的幸福——他的身边没有爱他的人,他没有高于醋栗的目标,不断地变丑、苍老,身心扭曲。所以,契诃夫在文中发出呐喊,希望人们有一种高于个人幸福的梦想,追求自由,关注身边的苦难,多做好事。但现实就像小说后面所说的那样,大多数人都觉得这种言论非常无聊。他所发现的现实,让他的灵魂充满了一种无奈的疼痛。
这个故事很短,但写活了人类心中一种非常盲目的东西。它不仅仅发生在19世纪的俄国,也发生在今天,发生在百年后的这个时代。很多人因为追逐个人化的梦想和幸福,遗忘了身边的世界,不知道伪梦想的车轮已碾碎了别人的幸福,也碾碎了别人的生活。他们不知道是自己的错。最恐怖的是,他们就像追求醋栗庄园的那个人一样,一点点丢弃最美好的品格——温和、谦卑、善良——折磨身边的人,给身边的人带来痛苦,但自己却一点都不知道。因为,他们不明白别人的疼痛,只看到内心熊熊燃烧的渴望。他们是狭隘的。就像向往醋栗庄园的那个人一样,每天吃着醋栗,就幸福地发抖。却不知道,自己狭隘的行为,已经给身边的人带来了地狱。契诃夫的这部书,让人从心底里感到疼痛。小说的叙述者,那个代表契诃夫说话的人,说出了契诃夫最想说的话。也许契诃夫担心人们读不懂这个故事,他急不可耐地跳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了。他显得非常急迫,想要尽量发出更大的声音,但又悲哀地预知,自己所做的一切,往往会徒劳无功。但契诃夫这类作家的伟大之处,正好就在于他们明知徒劳无功,却仍然在说话,在做事。他们不会像时下一些非常软弱的人那样,因为现实的冰冷,而埋没自己的心,压抑自己的善意,去迎合一些无奈的现实。契诃夫的心灵是强大的,这种强大,源于一种强烈的悲悯心,无论如何,他都想拯救那个时代。他想揭穿幸福的假象,让人看看血淋淋的、丑陋的真相,然后奋发、振作、拯救,而不是冷漠麻木。
契诃夫呐喊了,很多契诃夫那样的作家也呐喊了,这些声音就像小石子,投在欲望文化的滚滚波涛中,几乎溅不起几个浪花。幸好,人们还是发现了他们的伟大,所以他们的声音被定格了。百年来,他们的作品一次又一次地再版,这说明,人们始终还是需要这样的声音,人们需要一棵尖锐的刺,去刺伤自己,让自己麻木的心灵流血、疼痛,在疼痛中反省自己的生命,看一看自己对自己所做的,也看一看自己对别人所做的,不要等到一切都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