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这些早早晚晚都会成为过去的,那些矮小的楼房、暗无天日的巷道......最终都不过是一段历史。你我的下一辈,可能只会在百度百科或旧报纸里看到它们。
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城中村这种有点畸形的群聚地。为了城市的建设,村庄的土地被征用,村民演变成为居民,一方面这些人被纳入了城市,一方面他们的户籍和管理又保留了村的模式,他们跟他们的村庄就这样游离在城与村之间,成为了“城市里的村庄”。
这一块城市边缘的夹缝地成了城市之痛。村民在村内建设混乱,大量违规乱建拔地而起,成为管理的灰色地带。这些建筑最后都被以低廉的价格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城中村成了蛇龙混杂之地,治安差,事故多,所有能让一座城市难堪的新闻都能在城中村里发生。原住村民通过出租房屋收取租金成为寄生虫一族,依附于“食利寄生”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城中村又是城市之幸。它包容了每年涌入广州的数百万务工人员,这些人成了城市的消费者和建设者。许多传统文化是隐藏在城中村里的,美食亦是,偏僻的小道中总有着繁华CBD里感受不到的味道。
每样东西都是从无到有,又再归于无,城中村也不会例外,从无城有村到城村共存,最后城市终将吞并村庄。
即使说幸存下一两个村落作为活教科书,那也不是原来的味道了,你所看到的只会是眼前,你所看到的历史从来只有一小块局部。
城中村文化
作为曾经的村,城中村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在里面。
祠堂文化,是广式文化中重要的一支。在以血缘为纽带的旧社会里,同村居民之间大多存在亲属关系,既是远亲又为近邻。南方人的祭祖观念发达,于是同姓人迁徙到新的地方,也必得建设祠堂。祠堂是家族议事、传承礼德之所,几乎是一个家族大小事件的见证者。
城中村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旧时的传统习俗,相比于现今过节只有买买买的“城里”,这里显得更有韵味一点。每一个节日都是人们心愿的一种折射,长久流传下来的与众不同的节日庆祝方式构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一支,在现在城市以趋同方式前进时,城中村为城市保留了很多难得的节日传统。
同时,有许多城中村曾在近代中国的革命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每个城中村都承载着许多沉甸甸的历史、沉甸甸的梦想,它并没有什么错,要说错,可能就错在世界必须发展吧。两种不同次元的事物存在于同一空间,始终要有一种被消灭,城与村的矛盾不断积累,城壮大,村就得消亡。
新一代城市人的乡愁,或许会是再也找不到村,找不到自己的根。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