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播学时看到一句话,大意是当代的信息专制主义已经不像18,19世纪那样,通过控制信息流通的来扼杀人民的认知,而是通过任信息泛滥淹没人耳目的方式。
最近进入了获取信息之低效的反思,要如何把找到优质信息渠道将其工具化,并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比较常出现对的一种状态是,发现自己每日接收大量碎片化信息,却还是很难选择出一个想要深入研究的方向,并构建关于这个方向的体系化知识。
另一种状态是对于某个渠道太过依赖,甚至到了看无可看的地步,但是也不知道去哪里找寻新的信息渠道。这样会导致一个结果,被洗脑。
以罗辑思维为例,接触到这个产品之初,罗胖就为你灌输了“认知必须不断升级”的理念,并且日复一日地在各种节目中强化这种观点,当我们接受这种观点之后,下一步就是接纳产品本身并不断强化信任感和依赖感,可实际上,当我们接触到这些新知和价值观的同时,主讲人也在运用各种技巧选择性地呈现事实,以印证自己的价值观,这时候我们的认知不一定是被扩大,却可能恰恰是被限制了。
在罗辑思维这个信息渠道中,我们半被动地接收信息,类feed式的信息接收方式不能带来主题式接受信息可以有的广度和深度。当然,如果是更主动地使用这个产品,将罗辑思维看作是纵深接收信息的一个扩散节点,即工具之一,我认为还是很妙的。(我自省不具备那种能动性)
张潇雨在分享里提到,要不定期检查自己的核心信息源来自哪里,它到底是不是足够好。沿着这种思路,我们可以避免陷入上述信息偏颇的怪圈。而就有效获取信息这件事来说,可以进行以下反思。
反思一:我为什么要获取信息?
在即刻上看到一段话“主动寻找信息,不要等待(现在这个水平的)算法喂你,它只会把你拉到这个平台的平均水准。”而主动获取信息的前提,就是知道获取信息的目的,谨慎进入那种无意识刷抖音朋友圈的状态。
反思目的之后会发现,提出问题解答困惑是最好的目标指向,次之就是有意放纵自己进入一种无需思考的娱乐状态。
反思二:我从哪里获取信息?
信息点:朋友圈、公众号、即刻、微博等资讯类APP、播客等音频类APP等
信息块:书籍
信息流:与人交谈
搜集信息最好的方法是顺藤摸瓜,尽量获取一手信息,并建立属于自己的不同的思维模型,查理·芒格称之为“思维的格栅”(lattice of mental models)。比如围绕“如何做选择”这个问题,先去搜索信息点,一边记下成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集合成信息块,并在其中搜索信息块的踪迹。当我们找到信息块(如书籍)之后,就看书中引用了哪些资料内容,纵深阅读进行系统化了解,消化之后可以尝试在公开平台文字输出,与别人一起讨论,或者是与行业内的专业人士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
又比如如何了解一个行业这个问题,依旧是同一个逻辑。搞明白这个行业里最厉害的人是谁?他们在哪里做什么?他们有没有公开的内容输出?开始尝试用他们做的东西,看他们写的东西,关注一切他们关注的东西,如果看/用不懂,那想办法搞懂。同时观察身边有哪些人也在关注这群人,想办法和他们混在一起。
反思三:我如何利用信息?
信息点:这类信息乍一看或一听,总会让人有顿悟之感,但实际上如果不稍加记录,这种顿悟也只会是转瞬即逝的一个念头。因此对待这类信息,需要在阅读和记录上下功夫。
1.阅读
在日常无意识刷的过程中,看到有价值的信息随手收藏保存,固定时间段,统一阅读这些经过筛选的信息。(这一方法更适合文章类信息,更好地做法是,只让自己在固定的时间段接收碎片化信息,比如刷朋友圈,但实际上这样很难做到)
2.记录
准备印象笔记,新建一个笔记本,分出案例、观点、金句等笔记,看到有价值的信息,随手放进去,搭建自己的素材库。(如果有精力可以更细分一些)在记录的同时需要备注来源,防止索引的困难。
信息块:详见上述“思维的格栅”处的案例。
信息流:需要注意的是,在与别人交谈,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自己也需要基于对话者一定的信息或价值,这样两者的对话才能顺利搭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