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叶出现了著名的散文流派——桐城派。因其早期的重要作家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清代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地位显赫。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师事、私淑或膺服他们的作家,遍及全国19个省(市)计1211人,传世作品2000余种,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其影响延及近代。
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他们的许多散文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其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在文风上,是选取素材,运用语言,只求简明达意、条例清晰,不重罗列材料、堆砌辞藻,不用诗词与骈句,力求“清真雅正”,颇有特色。桐城派的文章一般都清顺通畅,尤其是一些记叙文,如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著名的代表作品。
桐城派的基本理论是从方苞开始建立的。他继承归有光的“唐宋派”古文传统提出“义法”主张:“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言有物,说文章要有内容;言有序,说文章要有条理跟形式技巧。他对于文章,要求的是“雅洁”。
刘大櫆虽无重要的建树,但他是姚鼐的老师,所以在桐城派上,是承先启后者。
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的古文主张,在于提倡“义理(内容合理)、考据(材料确切)、辞章(文词精美),三者不可偏废”。又在学习方法上,提出古文八要:“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焉?”(《古文辞类纂序》)
桐城派主张学习《左传》《史记》,讲究义法,提倡义理,要求语言雅洁,反对俚俗。桐城派总的倾向是保守的,“卫道”气息很浓,文章枯淡平直,缺乏活气。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优秀的散文作品传世,未可一概否定。到了“五四”时期,古代散文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一个新的辉煌的散文时代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