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个令人心痛的消息。
大连理工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在凌晨的实验室里,在微博上留下一封遗书后,结束了自己25岁的生命。
不是抑郁症,也没有突如其来的重大打击,从他的遗书看,他决定去死的原因,并不复杂:做实验各种不顺利,没办法按时毕业了,可能会拖别人的后腿。
因为这个原因,他骂自己,没用、笨、废物、丢人、对不起家人、没有存在的必要性,最终,在自责自卑的情绪中,他选择了放弃。
甚至连自杀,都带着强烈的负罪感,带着对世界的道歉。
一个人居然会因为愧疚和自责而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在《复原力》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复原力》是美国著名神经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博士,自我导向型神经可塑性研究领域专家里克·汉森和他的儿子福里斯特·汉森共同完成的,这本书通过简明的语言,结合生动具体的案例,从脑科学、积极心理学以及正念冥想等不同的维度告诉我们如何利用复原力摆脱过去的不快,面对现在并且建设更好的未来。
复原力(Resiliency)是指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也就是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
复原力可以来自于外部世界,但是更多的来自我们的心理资源,比如爱和自我价值感。
想要建立强大的复原力并不容易,需要关怀、毅力、感恩、信心、勇气、渴望等等诸多要素,但是想要打败复原力却很容易,比如强烈的自我批评。
进行自我批评是正常的,正如书中所言:
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两种不同的态度或声音:一种是养育的,另一种是批评的;一种向上,另一种向下。这是绝对正常的,而不是什么心理疾病。
平时我们自己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当自己对一件事情犹豫不决时,或者做事后悔时,内心都会有两个声音在打架,一个是在劝慰我们,支持和鼓励我们,但是另一个明显就是反对者,要么就是挑剔,要么就是苛责、批评。
这两个声音的存在本身没有对错,而且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能给自己滋养和警醒。他们俩的存在,既让我们在得意时不至于过于骄傲而忘形,也会让我们在失败时不至于过于灰心而丧气。他们一个是我们心灵和精神的养育者,一个是我们内在的批评家。他们俩相辅相成,让我们在这个世界里活得更自如。
如果两者一直平衡相处,那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失去了平衡,带来的可能 就是灾难。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内在的批评家总会走极端,不断向我们投出责骂、羞辱、挑剔和吹毛求疵的第二镖。当我们的内在养育者弱小而无效的时候,它就显得强大而有力,不断消耗着我们的情绪、自我价值感和复原力
正所谓过犹不及,回顾一下自己的经历,会发现自己习惯了自我批评,而且经常会有过于苛责的自我批评——这样的自我批评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以为他会带来愧疚、羞愧、自责等一系列情绪,从能量层级表上看,这几种情绪再深入一步就是死亡。
可能有人会说,我就是忍不住自我批评,怎么办呢?
如果我们内心的批评家声音过于强烈,强烈到影响我们的情绪、价值观和复原力的时候,六个字解决问题:觉察、赋能、反驳。
01 觉察
有觉察才会有改变。
首先要能够觉察到内在批评家的声音,注意它是如何贬低自己的,如何对自己进行怀疑和否定,留意内心责骂、痛斥、羞辱和过度自我谴责的声音。
觉察到它们存在的时候,给它们贴上“自我批评”的标签,然后退后一步像旁观者一样观察它们,停止强化它们,告诉自己不要被它们定义。可以想象如果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自己会如何看待。
02 赋能
养育者是信心和复原力的来源,打败内在批评家,最好的办法是给内在养育者赋能,让它变得强大,让它保护你,激励你。
可以想象如果你的朋友、亲人处于你的境地,你会如何劝慰他们,把这些劝慰用在自己身上,感受来自于自我的安慰和庇护,接受这种感觉,并且让它变得强。
03 反驳
最后,把你的批评家当作是一个吹毛求疵的家伙,找到它常用的典型的话,比如“你总是做不好”,写下来,并且写出三条可信的反驳。比如“我大部分情况下都做得很好”等等。并且想象你内在的养育者和批评家如何针锋相对。
如果那位研究生能够觉察到内心批评家的声音过于强大,会给内在养育者赋能,同时有力的反驳内在批评家的声音,也不至于让自己的生命在25岁就戛然而止了。
我自己也曾经因为内在批评家的声音过于强大而情绪低落很久。
那时候女儿还很小,已经不记得具体因为什么事情了,总之她做错了什么我特别生气,就用手揪了一下她的小脸蛋。揪完我就特别后悔,特别愧疚,那种感觉真得是太强烈了,因为她很小,我就担心她揪这一下会不会给她留下心理阴影。为这事我一直后悔,陷入深深地自责,甚至连上课都心不在焉的。那种感觉持续了半个多月。
庆幸的是,后来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了,我就想象如果是我朋友做我同样的事情,然后自责后悔痛苦,我会怎么安慰她。想好之后我就告诉自己:第一,你没有用力,也没有给她揪伤了,可能当时她有点疼就哭了;第二,这样的事情怎么会给孩子留下阴影呢,太夸大了,她长大后根本不记得这件事情,你想想,小时候的事情你记得多少。
庆幸的是我救了自己,否则这样的自责+产后抑郁,可能我就不是现在的我了。
研究发现,在面对失败时,我们都倾向于相信自我怀疑和自我批评,但这并不会让我们离目标更近。
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同情自己,减少罪感,增加自身的责任感,并且尝试从良师益友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才能更好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0,活着不容易,对自己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