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背景
GPIO输入比较多,其中按键比较少,更多的是报警信号,报警信号需要延时50ms之后触发报警,防止误触发。按键中有组合键(两个同时按下)。
一开始我的方法是这样子的:
我使用定时器3产生1ms的中断,每一个GPIO分配一个计数器静态变量(初始值为0);
定义一个全局变量,每一位对应一个GPIO报警输入,这里姑且称之为报警标志;
定义一个全局变量,每一位对应一个按键,这里姑且称之为单键标志;
定义一个全局变量,每一位对应一对组合键,就叫组合标志吧;
报警信号的判断是这样子的:
在中断程序中循环扫描所有的GPIO输入,如果GPIO上有输入,则计数器自增,不然则自减,但是自增后不超过50,自减后不低于0,如果计数器值超过一个阈值,比如45,则判断该位置有输入产生,报警标志中对应位则置1,否则置0,主程序根据该变量,判断是够有输入产生。
首先报警信号一开始觉得没有问题(记录报警历史的时候有问题),所以按键也这么做了(50ms的消抖),组合键的计数值和阈值比较大。之后问题就来了:如果一个键按得时间长了,虽然只按了一次,但是单键标志或者组合标志中的位被检测到了多次(主程序是个大的循环),就会被当做多次处理。
所以我修改了一下,如果主程序中检测到标志位,则处理之后就清该标志位,不过问题还是一样的,因为只要按键没有放下,下次中断还是会设置该标志位。
不过我当时想当然地认为没有问题了。
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再来看报警信号的处理也有问题,因为需要存储报警信号的历史记录,所以主程序中可能将一个报警误认为成多个。当时没有向按键检测方式上思考,而是往程序设计上想,怎么都找不到方法。
直到别人告诉我,一次按下和一次释放才是一个完整的按键事件,不仅需要检测按键按下,还需要检测按键释放。
所以中断程序增加以下变量:
定义一个全局变量,每一位对应一个GPIO报警,用于标识报警信号的释放;
定义一个全局变量,每一位对应一个按键,标识单键的释放;
定义一个全局变量,每一位对应一对组合键,标识组合键的释放;
中断程序的描述则需要修改为:
在中断程序中循环扫描所有的GPIO输入,如果GPIO上有输入,则计数器自增,不然则自减,但是自增后不超过50,自减后不低于0,如果计数器值超过一个阈值,比如45,则判断该位置有输入产生,报警标志中对应位则置1,如果此时对应的释放标识位为1,则清除该位。一旦GPIO上输入消失,则计数器最终会自减至0,此时释放标识位置1。
主程序则根据这两种标识位,作出以下的处理:
信号标志位 | 信号释放标识位 | 处理办法 |
---|---|---|
0 | 0 | 不处理 |
1 | 0 | 报警灯亮,其他不处理 |
0 | 1 | 不处理 |
1 | 1 | 报警历史记录,按键或者组合键按下后续处理,清两个标志位。 |
这并不是一个复杂的操作,之所以记下来是提醒自己:
思考问题不要脱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