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相信“言由心生”,“字如其人”,如今我们见了这许多的历史记载,纵有些不合此理的例子出现,但不得不承认,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他们的言行代表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诗词体现了他们的品性。
诗词是小道,诗词不能让人建功立业,不能让人封侯拜相,也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有人称诗词不过是文人的牢骚与幽怨,小道而已。但在更多人的心中诗词是大道,诗词直指灵魂,它书写的是历史,是文人心中的道义,是亲人朋友间无法断绝的感情,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对这个世界的呼声。诗词直指本心,通天彻地,又怎能不称之为大道呢。
谈诗论词的文集有许多,上至南北朝时期有钟嵘的《诗品》,下至清末有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到了现代,讲解诗词的大家有叶嘉莹,唐圭璋,顾随等人,各位前辈对诗词都有自己看法与解读,在讲解上也各有特色,有的注重典故,细细推敲每一字每一词的由来与意义,有的重视整体意境,结合前人分析讲解诗词的精妙之处。前人佳作多矣,但夏昆依然一头扎进诗词的世界,用他的心去感悟,带领我们走进唐宋诗词的世界。
夏昆的书与前人的诗词讲解有很大不同,虽然他也讲解诗词的意义,介绍诗词的典故,但他的注意力并非定格在诗词本身,而是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写下那些优美动人文字的诗人词人身上。
夏昆按照时代的顺序,为我们一一介绍那些影响了诗词发展的伟大文人。唐朝诗歌的阔大由王绩开始,其实王绩的诗名在如今看来并不显赫,他的诗文留下的也并不多,最知名的《野望》也有太多人没有听过见过,但夏昆依然把王绩列在了第一位,因为王绩的诗摆脱了齐梁时代遗留的绮靡淫逸之风,为唐诗注入了男儿气概,唐诗最伟大的一页,由王绩揭开。夏昆在品评王绩诗之前,首先介绍的是王绩的生平,王绩好酒,生性旷达,不以功名利禄为尊荣,反视陶潜为偶像,也许正是因为他有如此的性格,如此的爱好,才让他写下了如此的诗篇。
唐初四杰自然少不了一一介绍,李白杜甫更是需要大书特书,元稹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夏昆一路从盛唐写到了晚唐。每一位诗人都有他的独特之处,或放荡,或桀骜,或洒脱,或悲观,他们的性格如此鲜明,他们的经历如此跌宕,他们的诗作也就跟着他们的人生一起舞动,吐露他们的心声,展现他们的灵魂。 大唐终于亡了,一代强音渺然无踪,但是词却渐渐兴起。要渺宜修的词从唐代开始出现,经历五代十国,至宋末终成绝响。
与书写唐诗的手法相同,夏昆依然将诗词置身于诗人的人生经历中,在他的笔下,历史在词人的身上流淌,那些政治上的血雨腥风与外族入侵的金戈铁马共同建构了诗人词人的人生,而他们也因此写下了动人的篇章。
在宋词一卷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苏东坡。苏轼之才学自不必提,他的明月几时有至今为人传唱,而他的人生起落以及他的性格轶事同样值得大书特书。苏轼年少成名,但彼时大宋政坛正处于风起云涌的时代,一场变法让苏轼左右碰壁,避祸出京,贬谪岭南,在苏轼的人生里,漂泊成了人生的注脚,但他却能此心安处是吾乡。夏昆写了苏轼任密州太守时的故事,写了乌台诗案的丑恶,写了黄州贬谪后的蜕变。在这些历史事件中,作者书写着苏轼的人生经历,也品评了苏轼当时诗文的转变与意义。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是苏轼黄州孤独的沉思,临江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是苏轼对功名利禄的觉醒,念奴娇大江东去是苏轼对古今世事的旷达,夏昆用苏轼的人生为他的诗词做了最好的注解。
除了谈诗论词,夏昆还写了苏轼的许多趣事,有“秃驴何在,东坡吃草”,有“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苏东坡的趣事实在太多,也许正是他的潇洒与天真,才能让人与他玩笑,也正是他能笑对玩笑的心态,才能让苏轼在人生的磨难面前永远屹立不倒。夏昆在评说苏轼的时候,引用了林语堂的《苏轼传》,引用了鲍勃.迪伦的歌曲《答案在随风飘散》,引用了《词林纪事》里苏轼与朝云的“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故事以及《本事词》中苏轼与柔奴“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故事。夏昆在写作中,善于旁征博引,用世人曾经留下的笔墨去共同书写那些伟大诗人词人的人生。
但夏昆也并非一味盲从,在宋之问与元稹的人生里,古人留下的多为贬低之词,也许他们确实品行堪忧,但也许这一切都不过是穿凿附会,故意抹黑,夏昆欣赏他们的诗词,鄙弃他们的品行,但对那些并不切实的历史也一一指出了疑点,真相只能留待后人去发现了。除此之外,夏昆在编选时还选取了些并不著名的诗人词人,比如刘叉,比如刘过。若没有夏昆的带领,可能这些人永远不会进入我们的视野,但如今我们有幸看到了这些人的人生,看到这些人留下的诗词。
诗词中饱含着无限的深情与力量,时至今日,我们仍旧从中汲取着能量,去滋养我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