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矛盾先生的林家铺子,发现股市、众筹等现代时髦的制度与说法,在民国时期就已非常流行。在西方,以众筹为依托的股市与股份公司,是汇聚民间闲置资本,实现经商人才与普通大众对接、结合的平台。人民大众可以通过众筹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商业精英可以通过股市与股份公司,实现自己的工商、财富理想和抱负。国家可以通过股市与公司,调动人才和剩余生产力(闲置资金)双方的积极性,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实现效率最大化及帕累托最优。
民国时期,虽然战乱不已。但在日本大规模入侵前,GDP以两位数字的速度增长,股市与股份公司代表的众筹制度功不可没。一些家族化的公司,有意无意忽略众筹平台,通过银行举债等方式,大肆扩张。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利息远低于市场利润,实现了高杠杆下以较少的个人投资,取得了高额的市场回报的良好效果。
借鸡生蛋,省了买鸡钱,只需要付出几把米,就能得到一日一蛋的回报。问题是市场上没有那么多实在人,愿意把鸡无偿借出去,只是为了自己省几把米。鸡有不下蛋的时候,但每日的几把米却不能不投。所以,借鸡生蛋,面临每日都要承担固定几把米的负担,还要给借鸡的人一定的回馈,不然,人家就不借了。此外,还要在一定的期间后,完璧归赵,还给人同样的一只鸡。坚持下蛋的鸡,可以给借鸡的人很好的馈赠。如果不下蛋,或者下的蛋不好、不多,或者卖不出去,甚至坏掉了,投喂的米,给借鸡的人的回馈,就无法通过卖鸡蛋补偿,只能自认倒霉。借鸡的人上门讨要,会带来一片上门讨债的,借鸡生蛋的营生,离垮台就不远了。
如果一个人善于养鸡,又比较诚信,大家发现是个人才。于是,就众筹资金,成立一个养鸡的公司,让这个人才打理。除了给他股份,还给他高层董事长或经理的年薪,自己只享受年终分红。结果就是,买鸡的钱不愁,养鸡的技术不缺。鸡蛋卖的好,大家分红多,养鸡人才收入高。参与众筹的人,长期持股分红,补贴家用,一旦急需用钱,可以通过股市,转让持股,收回股金并提前兑现待分发的红利,公司因而不必担心退股倒闭。公司管理人员不老实,分红减少,股价下跌。股东可以转让持股躲避,也可以投票撤免这个管理人员,使公司经营走向常规。
因此,无论是去杠杆,还是促进人才与资金的涌流,众筹体系下的股市与公司,都是不可或缺的完美制度。
不幸的是,我们引入的股市,似乎被劫持了。在民国时期及西方国家均发挥很好的制度机制,似乎失灵了。股市成了巨大的黑洞,资金一旦投入,就不见回报的身影。国家屡屡救市,受益的大头,其实是自设陷阱需要自我救赎的市场大鳄。或许救市,本来就是预谋的结果。
这不仅令人想起韩非的隐喻。他说,水是可以灭火的。但是,一口锅,就把水火分开了。这口锅,让水丧失了灭火的机会。直到水沸腾了,熬干了,火的气势,依然是嚣张的。用到股市上来讲,众筹是好经,可以解决资金与人才涌流的市场问题,如同市场急需的水,可以打通有形无形的壁垒,即代表破坏商业秩序的火。但是,那些腐败势力如同前述的锅,以歪嘴和尚的方式曲解实践经书内容,形成隔开水火的锅,造成今天高杠杆不去,股市哀鸿遍野,投资乏力,消费普遍不振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