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高中课改的全面推进,高中语文教学在改革的阵痛中启航,走向课改的深处。回眸近几年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中语文教学从原来机械而枯燥的应试教学中走了出来,转向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课堂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试着把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放在课程与教学论的宏观视野中加以考察,就一些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反思。
一、问题:生机与活力的背后
(一)教师语文课程意识欠缺
课程意识即教师运用课程观念指导自己教学的意识。语文课程改革首先是语文观念的改革,不能用老观念来教新教材,穿新鞋走老路。然而我们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却有许多需要变革的地方。
1、功利取代了语文的自身价值。语文学科的价值既有外在于学科本身的功利性价值,如为了考试或其他目的而学习语文,也有语文学科本身所蕴含的价值,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这一看来很简单的道理在教学实践中却难以被很好地把握。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多关注功利性的一面,为考试而教,为了某种实用技能而教,而不是为了语文素养而教。语文作为一门有关素养的学科,其本身就是目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就非常明确地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但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对这种以语言为核心的语文素养的把握却不够,过于看重语文学科的功利性,忽视了语文自身的美和真。
2、不能实现教材的课程化建构。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以下的情况:教师不是从课程的视野来把握教材,而只是把教材作为一种文本、一种凭借、一种手段。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担当着教材的解读者、传递者的角色。教师自身能够比较深切地理解教材本身优美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却不能将这些要素有机地建构成语文课程的内容。教材作为一种文本,在教师眼中是教材,在学生眼中是学材,在课堂活动中就是课程的基础性资源。文本由外在于教学过程的状态而进入师生间交互建构的教学过程之中,就转变成为正式的课程内容。课堂活动中,教师、学生围绕着转化为课程内容的文本而展开教学对话,达成对文本的理解,生成生动的富有意义的教学内容。遗憾的是,这样的课堂状态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还比较少见。
3、语文教学缺乏个性,没有自我。课程不是简单地执行教材和课标,而是一种具有个性的创生。课程创生的前提是教师具有课程创生意识,而教学主体性是课程创生意识的集中体现。任何成功的教学,都是教师对教情、学情等因素作主动思考的结果,即“我思”的过程。“‘我思’是‘人’在语文课文教学的整个系统中一以贯之的自我存在,即笛卡尔所谓‘我思故我在’,‘自我’的‘全部本质或本性只是思想’,人只能通过自我的思想活动认识到自我的必然存在。这种‘自我存在’是教师基于尊重课文、学生、教法的特性的前提下对自身特性清醒认识后表现出的开放意识和独立意识。”[1]“我思”是教师教学主体性最好的表现。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我思”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把教学文本转化成为活的教材。而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却很少从主体性出发解读教材,不能在教学主体、教学文本、教学环境之间建构课程。
(二)课堂活动中语文学科特点的失落
语文学科特点的核心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言的素养。语文课堂教学应重点落实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我们的一些课堂教学却没有顾及这一点,使得语文课堂失去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文本内容淹没了语言形式,语言教学不能落到实处。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文本的意义的解读上,常常就文本的思想内容展开微言大义式的研讨,却忽视了对语言本身的学习指导。如现代文阅读不能扣住文章的语言特点来分析、品味,古诗词教学不能扣住关键词句来鉴赏、体悟。众所周知,对一篇文章、一首诗,首先要读懂,然后才有所感悟,再有所表达。这一切的基础都有赖于语言的学习。语言的教学要做到“求实”,课堂教学不能为了生动或深刻而忽视了扎实的语言训练。
语言教学不能落到实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语文教材对语文知识的淡化。机械的语言知识训练固然有许多弊端,但如果就此全面否定语言知识的教学亦不足取。由于缺少基本的语言知识,学生对语言只停留于感性认识的层面,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无法形成语言的逻辑体系。
2、音像资料滥用影响了理性的思考,代替了深度的体验。课堂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学生对问题发表看法时,能积极地言说表达,但如果让他们将自己的观点形成文字,常常写得别别扭扭,读上去疙疙瘩瘩。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文字运用能力欠佳和思考问题深度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咎于音像资料在语文课上的不当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但音像和文章是有区别的。前者常常停留于感性,提供的信息直观、易懂,难以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后者则往往有更多的思考和追问的空间。滥用的音像资料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变得“薄弱”,语文学科的思考价值被搁置了。
3、阅读教学的功利化和写作教学程式化。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块难啃的骨头,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学生不喜欢阅读教材中的经典,我们当然可以归咎于时下中学生的流俗阅读取向,但语文教学在这当中也难辞其咎,一些教师或是过于牵就“有趣”,或是过于重视阅读教学的应试功能,而不是帮助学生克服阅读过程中的文字障碍,鼓励他们积极地阅读,这样的做法实际上给自己的阅读教学制造了不少困难。功利化的教学取向表现在写作教学中就是写作教学的程式化。如不重视学生的日常观察,使得其体悟不深,为文造情;教师过于注重作文的形式,按“高分模式”进行写作教学等。
(三)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的偏差
1、教学生成的泛化。教学中课堂活动的生成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些教师忽视课前的预设,更不注重学生必要的知识积累,使得“生成”杂乱无序,缺少真正价值。课堂生成源于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养成需要长期的刻苦积累而不是一夜之间的生成,读书、学习都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积累,语文课堂才能生成出智慧的花朵,结出生命的果实。
2、选修课教学必修化。选修课的教学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学校对选修课的开设却不能很好地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教师有选教的权利,学生却没有选修的权利。选修课“选”的过程中只考虑学校的条件、教师的状况,对学生的需要却无法顾及。教学过程中,选修课的教学与必修课的教学并无大的区别,以致教师感到教学内容太多,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学生学得吃力,对教学内容无力消化吸收。这是课程观念的偏差导致的教学行为偏差。
3、学习评价庸俗化。主要表现为对考试结果的过分依赖和对学生的观点过分赏识、无端拔高。就前者而言,教师只从学业考试的结果来评定学生,而不能结合学生学习过程,能力表现来评定学生。就后者而言,当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教师不是从问题本身而是从学生心理感受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常常是表扬性)评价。长此下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有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二、反思:传统语文教学艺术的当代课堂魅力
(一)语文学习方法的民族性
语文学科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民族的语言。语文学习的方法有着数千年的传统积淀,这是我们研究当代语文学习方法的基础。离开了本民族的学习传统,单纯、机械地用外域理论来指导汉语的学习是很难有好效果的,语文学习方法无论怎么变化都不能失去其民族性。例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向来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手段。诵读是一种“历练”,古人讲求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存养玩味,着实履行。朱熹的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至今仍不失其不朽的魅力。我国古代书院的学规对此也有详细的描述:“读书必专一:必正心肃容,计遍数,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须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一书已熟,方读一书,毋务泛观,毋务强记。非圣贤之书勿读,无益之文勿观。”(《张伯行学规类编》) “历练应该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只有经过反复历练才能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才能获得运用语文的诸种技能。”[2]诵读历练是我们当代语文课堂教学应该继承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语文教材的范例性
人们对教材“范例性”的认识经历了“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和依据”、“教材无非是例子”、“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发展演变,而时下的“用教材教”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另一种表述形式。这是人们对教材认识的螺旋式提高的过程。但当我们将这些认识运用于课堂实践的时候却发生了偏差,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用教材教”去彻底否定“教教材”。“教材无非是例子”,作为例子的教材是非吃透不可的。但教材中作为例子的语言文本,其难易程度有很大区别,有的文本学生初读之后能够初步理解,这时教师“用教材教”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有的文本难度很大,学生读后无法理解,甚至根本读不下去,这时教学的第一步应是帮助学生读懂教材,要“教教材”。
三、根基与诗意: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
(一)语言:语文的根基
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语言的学习是语文课堂的根基。语言形式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形式。教学要紧扣文本,以语言解读为基础,顾及文本的文学性、文化性。刘国正先生指出:“语言的训练,硬是要严格要求,督促学生下苦工夫,受艰苦的磨练,没有这种磨练,语言是学不好的。”[3]陶本一教授认为语文由三个部分组成:“作为天赋的语文是指人天生具备、获得的语言本能。作为素养的语文是指人在言语实践中逐渐习得、学得和内化的一种综合语言素质。作为学科的语文是一个系统培养素质的逻辑体系。”[4]对语文学科而言,语言表达形式意义相当特殊:其他学科都是通过语言形式去学习和掌握其内容,而语文学科则重在学习语言表达形式本身。按张志公先生的说法是“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即“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5]语文课堂教学只有把目光聚焦于语言这个根基,教师才会教到实处,学生才能学到实处。
(二)语文:师生心灵的诗意栖居
优良的语文素养是人生成功的基础。有了良好的语文素养,学生在以后的人生中才有能力自由地表达思想,与人和谐地交往。语文学习是帮助人实现幸福的过程,语文学习过程本身就应充满着乐趣与幸福,教师在语文的天地里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语文课堂应是灵动的心灵之旅,在这快乐的旅程中,师生共同倾听前人留存下来的诗风琴韵,感悟先哲美丽的智慧人生。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体验到心灵的快乐,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们要共同努力,把语文课堂建设成为师生心灵的诗意栖居之所。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网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