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老师讲秦始皇的故事,说他野心勃勃,一统华夏,却不敢轻易立皇后。
那时,我猜想他一定是从战败的六国带回了太多的妃子佳人,让他挑花了眼,竟不知道选谁好?
他一个叱咤风云帝王,在王的世界里岂能容忍“不敢”二字?
人到而立的年龄才知道:
生命中要受七情六欲之种种痛苦,多少人说生活压力的苦。然而,那情的苦海才是人生最艰难困苦跨越的屏障。
然而,正是不完满才让他找到自己正真的梦想,激发他向一个方向不断地突破,成为一个世界的第一大帝。
①
都说:“山不要高,有仙则灵……”。
秦王政掌权后,依靠尉缭和李斯等少有杰出的政治家,积极推行统一战略。
这17年他年轻有为,屡屡旗开得胜,把人生和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巅峰: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俘获韩王安,韩国灭亡;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统一了北方,赵国灭亡;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就在秦军主力南下,魏国灭亡;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军攻占楚,长江流域全部并入秦的版图,楚国灭亡;
前222年,王贲奉命攻伐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获燕王喜,燕国彻底灭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政命令王贲挥戈南下,攻打东方六国中的最后一个:齐国。
从前后的公元相隔看纪年大事,你懂的:
平均每两三年灭亡一个国家,仿佛一切都是计划好的,这阵势势如破竹,进展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好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使用的闪电战?
而秦始皇在战争前早已安插了大量的在各国的军事及政府的间谍一点也不比冷战时苏美的逊色:离间敌人、制造混乱,使六国首脑内讧迭起,并使六国的指挥中枢系统近于瘫痪,为战争的快、速、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秦弩的几倍于六国领先的射程、长又瘦的青铜剑,而当时六国的士兵手中尴尬地拿看又宽又短又笨的剑;
再则秦朝依靠军功就可以改变低层的身世,那些平民甚至奴隶为了力争挤到上层社会也算是拼了,打战时敌对国家看到不要命的秦军哪有不害怕的?
不要命的认真和努力仍然是人生唯一的出路,直到至今,至少这句话仍然对我们大部分人适用。
仅用这十七年间,以进攻和征服完成了一生中引以为豪辉煌的千秋霸业。
所以——
杜牧说:六王毕,四海一;
历史学家说:他是一个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第一个完成华夏大统一的统治者;
第一个古今中外的‘皇帝’;
第一个改币制、整交通、行同伦、车同轨、统一文字的卓越成就的君王。
西方对世界杰出帝王排行榜上,秦始皇几乎都被排在最高位置上。
是的,那么多个第一,那么多荣耀加身,一个外形高鼻长目,近乎完美的人:
你一定认为他果敢勇猛,生活充满阳光,感情生活也处处是鲜花,让人羡慕无比。
②
赵国在名将廉颇指挥下,两度击败秦国的进攻。秦国被迫将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异人(后改名子楚)送入赵国作为人质。
作为战败国,异人在赵国状况可想而知,生活窘迫,前途渺茫。
此时,珠宝商人吕不韦,闻到了安国君弃在垃圾桶里异人气味的价值,想变废为宝,是每一个商人的精明之处。吕不韦预感到把宝押在这位不得志的王子身上,也许这比买卖珠宝更有利可图。
吕不韦首先和安国君最宠爱的姬妾华阳夫人打好了关系,华阳夫人没有生育,这立太子有利于巩固自己,于是华阳夫人在安国君那里吹枕边风,说异人如何如何孝顺、有作为,终于让安国君动了决心立他为太子。
请不要抱着任何怀疑:
自古以来皇帝不是女人生出来的,就是女人们在君王枕头边吹出来的。
这风,在每个历史时期,强大无比,比如几代的唐王朝,为了立一个太子,腥风血雨,牺牲了多少人的性命?
第一步计划成功。
吕不韦设计邀请设家庭宴会,吕不韦安排自己的妾赵姬,吟歌献舞,令异人也十分的动心,吕不韦便趁机将已有身怀六的赵姬献给他,十月(一说十二月)后,赵姬生下一子,取名为政,即秦始皇嬴政。
《史记·吕不韦列传》里说,吕不韦将有身之姬献于异人,这与“取九月生子正(政)”的记载是吻合的。
情况进展得很顺利,只要嬴政登上皇位,天下等于也就是他吕家的了。
而异人(庄襄王)在位三年后便逝世,十三岁的长子嬴政继位,封赵姬为王太后,吕不韦为相国。
如果,事已至此,息事宁人、安人本分,后面也不会无风而浪三尺。
③
赵姬成了王太后,新寡的太后正值青春大好年华,宫闱寂寞,赵姬生性浪漫放荡,她与吕不韦旧情复燃,吕不韦时常出入宫闱,私通太后。
而嬴政渐渐长大也懂得了男女之情,如果继续鱼水之欢将面临巨大风险,当初的计划就可能全盘毁于一旦。
他迅速找到替代他的这个人是在房帏之事上能力异常的嫪毐,偿到甜头赵姬再也离不开嫪毐。
据说嫪毐的命根子可以转动车轮,虽无考证,但从赵姬依赖嫪毐欲仙欲死的程度足以证明嫪毐的床上功夫。
为了长久姘居,赵姬千方百计地带着嫪毐一道迁居到雍城,在这里构筑起世外桃源般的爱巢。
她的私生活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不但自由放任,几乎是肆无忌惮,忘乎其形,她与嫪毐之间,一连生下了两个儿子。
是的,如果赵姬她与皇室毫无牵连,只是一个平民女子,这样的生活她一定很幸福、很满足、很惬意,不可否定,这是一个女人最大的自由,如花年龄大好年华不应该在寂寞中枯萎凋谢,面对长夜漫漫,而让她守寡,这未免对一个正值青春的女子有些残酷。
可是偏偏她是太后,别人可以欲所欲为,她不能,她是嬴政的母亲,是太后,事关国体,她的一言一行出格都会受到格外的引人注目。
都说女人通过征服男人征服了世界,而嫪毐他通过征服太后征服了整个世界。
所以不可一世的嫪毐与宫中的侍臣们一起饮酒作乐时发生了争吵。依着太后,早已经骄横惯的嫪毐睁圆了眼睛,嚣张地呵叱对方说:“吾乃皇帝假父也,窭人子何敢乃与我亢!”被嫪毐呵叱的人赶紧溜掉,将此事告发予秦王政。
酒醒后的嫪毐冷汗直流,为了避免追查,他开始和帝太后秘密商量对策密谋叛乱。
秦王政九年,四月,嬴政来到雍城举行冠礼,嫪毐趁着嬴政宿雍城,窃用秦王御玺和太后玺,调县卒、官卫士卒官骑攻击蕲年宫。嬴政命相国昌平君、昌文君领咸阳士卒平息叛乱,嫪毐的军队大败,与死党仓皇逃亡。
怒火中的秦王嬴政车裂嫪毐,灭其三族。太后和嫪毐的两个儿子,均被一同囊载扑杀。太后逐出咸阳,迁住城外的贡阳宫,断绝母子关系,永不再见。
两年后,秦始皇为了避免吕不韦和其他国家串通作乱,派人给吕不韦送去绝命书,信中对吕不韦大加斥责:“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却能封土洛阳,食邑十万?你和秦国又有什么亲缘,却得到仲父的称号?你快给我滚到西蜀去吧!
而今天的他,所有的一切,王位、包括荣华富贵都是吕不韦给的。
矛头直指吕不韦,曾经深深根植于内心中的父亲是异人,此时却是对自己身世及双重身份再次确认的无法接受、又痛、又恨、又爱、矛盾的彻底的渲泄。
后人评他很聪明,不愧是帝王在娘胎多忍了两个月才出来,但多忍两个月也许真的不愿出来受辱。
你以为他无限风光,更能忍耐,比常人更有的毅力——
可是他此时已尝遍了人间的所有的难言之痛苦。
每个人都可能曾经不为人知的各种苦痛上天早已安排好了公平。
他知道自己的身世,一定为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背上奇耻大辱。
不准议论、坑儒、焚书,从暴政强权来压制言论,也许不仅仅从政治上,也让自己的身世永远成为秘密。
你以为他王袍加身,高高在上,却不知道他也有人间摆脱不了的痛苦,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他一定在那个夜晚黯然泪下:若可以换取身世,他宁愿不要这痛苦百般的作弄的帝王。
那个夜晚,在心中的创伤,他一定只有在一个“恨”字,宁愿不是帝王也不要沾上这样的耻辱。
司马迁在著述《史记·始皇本纪》时,形容其高鼻长目,胸突如鹘,声厉如豺,恩寡情薄,心若虎狼,怎么会有这么坏的评论?
当一个人所处极其不利的绝望环境时,绝地反击和疯狂报复是人之本性。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只有成功才能挽回他一点点做人的尊严。
所以,司马迁,请您理解一个人变坏的原因。
而我们常常抱怨生活,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够公平。
当我们看到他人幸福光彩四溢,请不要太过羡慕,当自己处于低谷时不要过于消沉——
一个帝王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一个人外表上享受有荣华富贵,而风光的背后一定有自己的难处和痛苦,命运给每个人不公平里都一定隐藏着另一个公平。
④
也许是那件事激发了秦始皇无穷的斗志,才得于用17年的青春完成了统一大业。
六国统一后,秦始皇接下来把日程排得满满的,他不想闲下来,让那些乱七八糟的充满痛苦的事占据自己的心灵。
1)首次统一华夏
2)南平百越,北击匈奴
3)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
4)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5)修建万里长城,打通西南
6)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7)统一货币
他又规定:自己死后皇位传给子孙时,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
秦始皇想皇位永远由他一家继承下去,“传之无穷”。
他宣布废除谥法,不准后代臣子评价自己——
坑儒焚书,除了掩饰暴政也许另外一个目的是想永远不要让人再重提那无法再承担得起背负羞于启齿的往事;
秦始皇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是认为自古以来自己功高无比。
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来填补那情感上不幸的深渊。他要用更有意义的事业去替代那难以忘怀的羞辱;
越是不幸福,他的事业越是攀得高峰,越是不顺,越是感觉自己渺小,越是造得伟大;越是逆境越能创造出伟大的奇迹。
诗经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一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
他生命中注定要孤注一掷,引吭一曲高歌。
人,在绝望是才会发出连自己也难以相信的摧毁世界的力量的吼声——
所以,尽管秦朝仅仅延续了15年,但他设计的中央集权封建帝制,却影响了中国2000年的历史,为同时代世界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媲美的最优秀的制度。
⑤
少时老师讲秦始皇的故事,说他野心勃勃,一统华夏,却不敢轻易立皇后。
那时,我猜想他一定是从战败的六国带回了太多的妃子佳人,让他挑花了眼,竟不知道选谁好?
他一个叱咤风云帝王,在王的世界里岂能容忍“不敢”二字?
秦楚两国历来有结盟联姻的历史,主要目的还是建立盟国关系,共同抵御敌人。
在血缘上不断地亲上加亲,一直到秦孝公的时候,秦楚的关系还是很亲密。
秦楚两国的联姻关系,据秦国《诅楚文》记载一共是18代。
秦始皇虽然桀骜,但婚姻大事都是太后做主,野史记载“秦王政十年,迎楚夫人。”
楚公子昌平君和昌文君二人在嫪毐之乱中领军作战,击败叛乱军起到了政治联姻积极的作用。
少年中陪伴苦难的初恋情人黎姜,在选妃中是选楚国公主,还是黎姜,吕不韦作了种种的干预,最终为了秦国的利益而放弃了黎姜。
黎姜虽是电视虚构出来的人物,这种状况却可能在当时政局是真实存在的。
有时候,一个帝王也无法欲所欲为地选择自己的命运。
虽有了妃子,但是秦始皇帝始终没有设立皇后,这成为令人费解的千古之谜真正的原因也许害怕什么。
他有后宫佳丽无数,只是为了完成生理过程,据史载,秦始皇有儿女20几个,而他的心却是空的。
他只有每天的疯狂工作,只有工作,才能忘了那无法抹去的创伤,只有工作,才能忘了那世界最珍贵的那种又爱又恨又令人痛苦万分的东西。
所以,他不敢去轻易去触碰一生中最害怕又欲罢不能的东西。
那种东西好象是烫手的山芋,好吃,又怕烫伤的痛;
他是人,其实他也很想有个真实的知己——
他只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他仅仅因为他的母亲的阴影就否定了天下所有的女人,这是一个遗憾。
人到而立的年龄才知道:
生命中要受七情六欲之种种痛苦,多少人说生活压力的苦。然而,那情的苦海才是人生最艰难困苦跨越的屏障。
那情字失败了,损失远远大于事业的失败。
多少人功成名就了,多少人看似幸福无比,而在情的世界仍然在承受孤独。
一个本来孤独又高冷的人攀上高峰征服世界,把人群远远地抛在了后面,那种清高,那种孤傲,那种不可一世,就显得更加孤独。
而又有多少人越长大孤单?少年时有玩伴,有家,有父母才不会显得孤独无助,完整独立的亲情对于一个孩子的人生有多么重要?
想象一下现在的单亲的家庭的孩子重组后,那伴随的阴影和创伤将是绵绵无期。
而现在对于他来说,他缺少正是这些地东西,才会显得孤独,而他的父母,他的身世对长大的他来说,是一种永远无法抹平的痛。
他拥有华夏,拥有三宫六院,拥有粉黛六千,却在心里从未承认拥有过一个人、一个家。
所以秦始皇每天批阅一百二十斤的奏章,来忘记这种负重不让任何不愉快的往事再有机可乘,占领虽身为帝王却实际是非常脆弱的心灵。
他可以征服世界,一统华夏,却没有信心去征服无数的后宫其中的一个女人,而在感情里宁愿荒芜一片。
不敢立皇后——
一个强大无比的帝王,在感情的世界里却是怯懦无比的奴婢。
⑥
扶苏其名来源于《山有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出于《诗经》 ,香草佳木之意。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的喜爱,寄托着他无限的期望。
作为长子他遗传有母亲楚国公主的仁慈善良,又具备有秦始皇的政治远见。
天生具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的儒家思想,与秦始皇暴虐法学背道而驰。
秦始皇下旨让扶苏流放到大将军蒙恬,抵御北方的匈奴,应该是希望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太子。
胡亥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是出名的纨绔子弟,没有什么帝王儿子的风度。有一次,秦始皇设宴招待群臣,他早早吃饱了便借故退席了,他借着酒劲,边走边随意地将群臣的鞋子踢得横七竖八。”
要把皇位该继承给谁,一个在短短17年就能统一全国的他不会心中毫无尺寸可言。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巡行天下,行至沙丘时病重,秦始皇命中车府令赵高写遗诏给扶苏,遗诏内容是让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赶快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当时遗诏已经封好,还没来得及交给使者送去,秦始皇便不幸去世。
秦始皇死后,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与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阴谋篡改秦始皇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同时伪造一封遗诏赐给扶苏,列举扶苏和蒙恬的罪过,命令他们自杀。
而蒙恬此前有治罪过赵高,扶苏和蒙恬亲密造成了赵高的猜忌,万一扶苏登基,后面的日子可想而知。
而他还在求长生不老的药方,认为自己仍然还来日方长。
好不容易创立了江山,本想一世一世的传将下去仅仅差这一步,胡继位后差不多就要断送江山了。
想想许多人在世时千方百计恭维,而在转身离去一瞬间那可怕的变脸。
权势再大的人,也有失势的时候,金钱再多,也有被挥霍一空的那一天,人情再多,也有薄凉的时候,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人生总要经过前呼后拥繁华后的冷漠,才沉淀出事物原有的本质,这就是经历。
当你失势时,当你离去时,请不要过于悲伤,他们最后都要为自己的现实利益考虑,人生本是大抵如此,请你理解。
秦始皇想不到的事,我们大都数人更想不到。这世间没有绝对忠诚的人,也没有绝对的君臣。
一个曾经呼云唤雨的人,却无法在离去的那一刻摆平自己的后事,不得不说是一种人生最大的可悲。
转眼离去留下的一身的伤和狼狈。
对比前后,九泉之下的秦始皇一定一脸的尴尬之极。
人心险恶,本是一种无常;生死轮回,本是上天刻意安排——
在得势时与失势间,你可以看到真正的得意和失意:你会发现上天才是最高明的导演。
⑦
以前读秦始皇那是少年时代,秦始皇是果敢勇猛的完美的一大枭雄帝王人物。
那时认为人与动物相比似乎要高等得多,认为人生在世间是十全十美的,可以欲所欲为。
甚至在少儿时天真地认为人永远不会死亡。
直到有一天,邻居的一个爷爷在哀乐声中离去,才把我的天真摔得支离破碎,才明白,人生也有生死有命分离的遗憾。
原来人生看上去这么完美也有许许多多的缺陷。
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一出生的第一声啼哭,预示着生命是苦的。
缺憾本身是上天给的一种天然免疫。
有缺憾,我们才会有追求人生完美的动力。
人生的途中总会有种种缺憾:
失意,挫折,困苦,有的人遇到不幸,自甘堕落从此精神一厥不振;
有的怨天尤人,满脸颓然,一脸茫然;
然而有的人呢,调头相向,选择绝地反击,在愈挫愈勇中自疗伤口,
早已经在奋进中忘了生命给的痛苦和绝望。
任正非在油田集团下属领导时被骗,导致公司200多万货款收不回来;
他在南油下属企业时由于连续亏损,再加上父母与弟妹和他们同住产生的生活压力,最终导致家庭解体,要求留任被拒。
这一波又一波祸不单行,婚姻、事业处于事业处于人生低谷。
处于人生中年危机下的任正非没有时间去感伤和哀叹,家庭的责任、事业的急迫,令43岁的任正非迫不得已,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创建了举世瞩目的华为公司。
莱昂纳德·科恩说:万物都有缝隙,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缝隙,是的,那是让光明乘机进来的地方;缺憾,正显示你生命和价值有机可乘。
而今天重读秦始皇的历史,才知帝王也有帝王的难处,他也有他的局限,他也是人,所以,他也有生死别离;也有人生的无常;也有无法跨越的鸿沟;也有人生无法逃避的痛苦。
皇帝包括每个人在人生中都可能会有有辛酸不为人知痛苦的另外一面——上天对人生的设计,原本就没有十全十美。
所以,季羡林说,不完满的,才是人生。
不完满,人生才有追逐完满的动力,不完满,才得以对人生充满了许多想象。
然而,正是不完满才让他找到自己正真的梦想,激发他向一个方向不断地突破,成为一个世界的第一大帝。
人生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幸、每个人都会有忧伤、每个人都会有坎坷、每个人都会有辛酸、每个人的经历,每个人的当下,正促成生命向人生奋发的动力,所以,措活佛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上天的作弄、一切上天的阴谋诡计、所有的安排,如孙悟空西天取经遇到的九九八十一难,只是上天千方百计让你在生命中遇见最好的自己。
作者:赖樟龄 ID: ynll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