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大学的时候 有一种投机取巧叫做“ 极简风格”。我觉得这是给乔布斯和无印良品害的,当然,这不是指责这两位极简大师,只是替他们感到些许的遗憾,毕竟他们成了我们偷工减料做设计的挡箭牌。每次当我们拿着半小时不到出方案建模渲染好的产品给老师过目时,还没等老师发问,我们好像就知道他要问什么似的,便迫不及待地搬出那句万能借口:老师,我做的风格是极简设计,嗯。
我必须为当年我们的懒惰深深地忏悔,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因为省事的简化,只有为了省事的简化。除此以外,我还要给一些东方先哲们说声抱歉,每当我们的理论站不住脚的时候,我们总是喜欢供出先哲们的崇高理念: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饰极反素。并把这些诉为一种境界,一种高深莫测的、凡人不懂的、必须断绝世俗深山修炼才能得道的一种最高深的境界,那就是有装饰的东西远没有一无所有的东西境界高。
在我们的设计史里面有个牛逼的设计学校 叫乌尔姆造型学院,与这个学院合作的有个牛逼的设计公司叫布劳恩公司,公司里面有位牛逼的大师,叫迪特兰姆斯。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的一句名言:Good design is as little design as possible 。意思大家都懂,但貌似这句话开启了“偷懒主义”的先河。
后来,还是小日本把这套玩得更游刃有余,去过无印良品的都知道,里面的东西的确很“空”,那些没有任何倒角的小电子或者是简约的能看出数字参数的文具,其实还都挺耐看 也环保,日本人也毫不谦虚地冠之以 无名设计 的称号,这名字也挺逗的,就像把“极简设计”二次简化了一样。日本的空,就像设计的衣服与身体之间的间隙,让穿上它的人走路时,感觉有风拂过。这句话是不是很有意境?可惜的是山本耀司说的,不是我说的。大洋彼岸也不甘示弱,乔帮主时代的一系列产品,也都被“体验者”用极简主义标签化了。
为什么他们可以极简 我们不可以!呵呵,因为我们做的是丢弃 不是极简。日本还有个设计品牌叫正负零,凭我理解 就是不多不少恰到好处的极简设计这么一个意思。不多 好做 删去即可。关键是不少 要删到什么程度到底线 ,这恐怕我们就没考虑过了。日本的枯山水庭院,韵味在于一个词叫“侘寂” 简单说就是把原本散落的落叶扫走 再从树上摇下几片叶子摆出秋意寂寥的样子,虽说太笨拙 却也得下一番苦心 ,没有极繁的苦工与执念,搞出的极简都是表面功夫。
好了,我对这些年泛滥的极简风格也是受够了,以后得换换口味。 况且 极简也不是王道。如果有人说我长得很极简,总感觉不像什么好话。极简也不是什么易事,真正地为了极简地生活,能累死我两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