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亡
最近看了一个TED演讲,主题就是本文的题目。
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隐匿的焦虑:对死亡的恐惧。
演讲者坎迪·张,一个住在美国新奥尔良的普通华裔女性。
站在TED讲台上,中年发福的她,却充满自信、娓娓道来她的故事。
在过去的一些年里,她尝试用贴纸、展板和粉笔这些简单的工具,为社区居民打造一片公共区域沟通交流的空间。
那年,她一个爱之如母亲的朋友因病去世了。
悲痛万分的她,开始思考关于死亡的问题。
她做了一个实验,在家附近一栋废弃的房子外墙上,她用油漆喷涂了这样一句话——
Before I die I want to… 当我死之前,我想⋯⋯
整面墙写满了同一句话,后面留有空格让人填写。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空格就被填满了,而且答案还在不断增加。
在演讲中,她分享了一些陌生人的答案——
当我死之前,我想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
当我死之前,我想在上百万的观众面前唱歌。
当我死之前,我想种一棵树。
当我死之前,我想过隐居的生活。
当我死之前,我想再抱她一次。
当我死之前,我想成为某个人的骑士。
当我死之前,我想要做完全真实的自己。
坎迪·张说:我们总是没有勇气去谈论死亡,但是,我意识到,为死亡做心理准备,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最有力的事情之一,思考死亡能够让你对自己的人生有更清醒的认识。
这个演讲信息量不大,讲的道理我其实也早就知道,如果放在20多岁来看,我可能不会有感触。
可是,如今我已经三十多岁了。
一进入三十多岁,突然在生命的节律中开始响起了倒计时。
也许是野心太大,而能力太小,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总是让自己过得很焦虑。
而最深层的焦虑,就是对死亡的恐惧。
活到这个年纪,发现死亡离自己是那么接近。
这两年,数位长辈的离世,几位朋友的早逝。
我突然悲哀的意识到,原来自己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身边已经会有人离场的年纪了。
2.父母
那天和父母妻儿一起外出,儿子撒娇要爷爷背。
父亲蹲下,儿子高兴地趴在爷爷背上。
只是父亲努力了几次,竟没能站起来。
我赶紧把儿子拉到我的背上、背起来。
心里突然一阵酸楚,我那视为依靠的父亲,真的老了。
而在我的心里,从来没有想过,父亲也有老去的一天。
小时候,总喜欢趴在父亲宽厚的肩膀上让他背着走,父亲好像永远不会疲惫。
如今,我背着我的儿子,也不知疲惫。
我问儿子:爸爸背着舒服吗?
儿子高兴地说:舒服极了!
冯小刚的贺岁片《私人订制》捧红了一首《时间都去哪了》。
“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是一路吃苦过来的。
如今年纪大了,还要替我们照顾孩子,分担我们生活的压力。
真的不敢想象,推开家门看不到父母,那样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可是,我知道,哪一天总归是会到来的。
父亲没有看过大海,我总是说等不忙了就带他去。
母亲说没有看过天安门,我说现在高铁很快,想去就能去。
可是,一直在往后拖、一直在往后拖,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子欲养而亲不在,树欲静而风不止。
我想,那就今年寒假吧,带他们去一趟北京或者海边。
3.自己
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活多久?不是吗?
尽管中国人分平均寿命越来越高,但谁也不能担保自己一定能够活过那条线。
也许飞来横祸,也许突发疾病。
有多少人的人生就戛然而止了。
在死神面前,无论尊卑。
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死亡这个问题。
当我死之前,我想干什么呢?
面对这个问题,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发现自己竟然不知想要什么,是一件很令人恐慌的事情。
又到年底,开始写年终总结,回想一年来,好像很努力,又好像没有多少收获。
本想在年底完成20万字的简书写作目标,也因为懈怠没有坚持写,从一周三更变成了一周一更,再到一月一更。
人懒惰或者说堕落起来的速度和程度,真是不可想象。
今年令我印象最深的一部丧尸片《请叫我英雄》。
里面的人在变成丧尸之后,停留在自己的回忆中,不断重复人生中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那没有目标的人生和丧尸有什么分别?
活一天和活一辈子有什么区别?
读书、考学、工作、结婚、买房、生子,不知不觉人生便已经走到了中途。
有目标吗?
好像有,考大学、找工作、买房子……
这些都像是目标,可是又都不像目标。
生而为人,在这个世界上,应该以什么坐标确认自我的存在呢?
在家里,看到父母妻儿因为有我的努力,而笑容常在的时候,便会感觉很快乐。
在简书写作以来,每当看到自己的文章下面,有读者说有所收获的时候,便会感觉很快乐。
教书的时候,每当看到学生的眼睛里有共鸣的光芒时,便会感觉很快乐。
我想,我的存在之所以有价值,大概就在于,我能够以一己之力,给别人带来一些价值吧!
最近在喜马拉雅听蒋勋先生的《孤独六讲》,刚听完情欲孤独和语言孤独,都是讲述作为个体层面的人,在这个世界的孤独感。
而人之所以不开心,很多时候就在于太孤独。
如果能够通过价值网络,把自己与他人链接起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自己的同时也影响别人,那么这种孤独感,当会减弱不少。
回到前面的话题,当我死之前,我想……
4.价值
年初的时候,朋友组织了一个“梅里之光”的助学活动,自己也资助了一个梅里雪山下的藏族小女孩。
每个月转上不多的100元钱,会在微信上和孩子聊上几句。
有时想想,在千里之外会有一个孩子,可能因为自己的一个小小善举而受益,也许能激励她改变自己的命运,心里就暖洋洋的。
我们总是在追求自我的实现,而自我实现的标准是什么呢?
金钱,肯定是一个标准。
身边很多小伙伴都希望实现财富自由。
我也从不讳言金钱,因为如果拥有财富自由,你能够影响的人、能够帮助的人会更多。
但金钱,不是唯一的标准。
对金钱的追求,不能给人带来持久的快乐,只有借助金钱的力量,拥有影响并帮助他人的能力,这才是快乐的根源。
所以,对于之前那个问题——
当我死之前,我想能够成为一个影响并帮助他人的人。
当后人想起我的时候,会说:哦,他啊,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好人,他帮助过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