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xxx这人好那个的”
“拜托!你不知道更可恶的是啊··· ···”
高中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上了大学你们就轻松了”,而大人们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则是“大学时交的朋友会是一辈子的朋友。”
之后才发现大学生活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大学的朋友也并不是想象的那样。
碍于我被动且慢热的性格,我的朋友很少。所以我总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出没,往往给别人“不合群”的印象。
换做是在日本或者韩国这么喜欢团结的地方,我这么喜欢独处且享受的异类肯定是要被孤立排挤的。
所幸的是身边的人都待人友好且亲切,对于像我们这一类“独行侠”并没有什么偏见。
反而有趣之处在于某次一起参加的活动上,或者一起吃饭的聚会上,又或者仅仅是散步的途中,就在那个moment就会成为彼此的朋友。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这一位,我压根都没想过这辈子会跟她有什么交集。
高中那会虽然我们一个班,但对于学渣的我,基本上没跟她说过什么话,更别说有什么互动了。
后来她转到了“火箭班”,直到高考结束都没怎么见到她。
我跟她熟络起来应该是高中结束后大学的那段时间。可能是因为我们彼此有共同的朋友,而这位朋友呢当时跟她有一段恋情,我也或多或少的听了他们的故事,稍微了解了那么点这个人。
我想,除了成绩好,也跟普通人差不多嘛。
后来得知我会跳舞之后,每次放假回来我们这批人的聚会我都得充当暖场小王子的角色。当然啦,我自己也很乐意。我也慢慢觉得她是一个重情重义,念旧且热情的姑娘。我慢慢才敢跟她开玩笑。
真正对她感到感谢的是她有认真地在看我写的东西,有认真的给我建议,她说:“我很看好你”的时候,除了感动和温暖之外,我觉得我被得到了认同。
毕竟朋友存在的意义不就是“被认同”吗?
我一直很羡慕“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这两个词。抛开爱情不说,能拥有一个一直陪伴着自己且感情深厚的人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有的人认为,评判这个人是不是你朋友的标准是,他愿不愿意向你袒露他的软肋。
我觉得这句话对,但也不对。
想想,他是否只袒露给你一个人?你又是否愿意守护他的软肋?
因为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都是基于双方意愿之上的。
我见过太多昨天还手拉这手谈笑风生的两人,今天变得像陌生人一样互不理睬;我见过太多曾经的笑脸相迎变成如今的恶语相向;我也见过用别人的秘密来换取新的友谊的人。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多可怕,其实世界的真实面无关年龄与性别。
一心想融入宝拉姐妹团的李善一直不受待见。好不容易转学生智雅的到来让李善看到了希望。
她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段友谊。
谁料出于好心的李善想让妈妈准备寿司给智雅吃,却被父母离异的智雅看到了母女其乐融融的画面。心生不爽。
便开始抱怨家境并不怎么好,买不起新手机的李善老是用她的手机。
而这塑料姐妹情也仅仅只维持了短短一个假期而已。
一开学智雅就成了排挤自己的宝拉姐妹团的一员,对李善的态度也是一脸冷漠。
正是因为智雅的倒戈让李善心中充满了不解与抱怨,两人的嫌隙也越来越大。
终于,因为家境不好而被排挤的李善与同样因为是单亲家庭而被排挤转学而来的智雅,在大家面前互捅着同样的伤口。
最后两败俱伤,再一次沦为了被排挤孤立的人。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朋友都是阶段性的。
儿童时期你的朋友是这些人,学生时代你的朋友是这些人,进入社会你的朋友是这些人。
而大多数人的结局就是跟曾经的朋友渐行渐远,不再联系。
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
真正的朋友不见得一定得两肋插刀,不一定得锦上添花雪中送炭,也不一定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对我来说,朋友的意义就是:彼此为曾经一起走过的流年画上了句点,不抱有任何负面的情绪,祝福着对方未来的人生。
而你们能跟我这么善解人意
又可爱的男孩成为朋友
真是你们的三生有幸
我是一个爱说骚话的蓝孩子
我的梦想就是能遇见好多好多人,听好多好多故事。
我在“Zz想不到”等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