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科幻
科幻小说指的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
虽然在国产的科幻小说之中不乏优秀之作,但在我最初接触之时,仍以西方的科幻小说为主流。其中要以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最为著名。其中我是从《神秘岛》到《海底两万里》再到《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样的顺序进行阅读体验的,这三本书我家里都曾有过原著,可惜的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而遗失了,也因此丧失了再次阅读纸质原著的机会。
但单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三部曲中只有《海底两万里》可以称之为科幻小说,但也仅仅只是在当时而言。因为在我阅读的时候,如鹦鹉螺号这般的潜水艇其实已经问世了,不过单就凡尔纳所处的时代来说简直就是惊为天人了。有人说科幻小说是对未来的大胆预测,那么《海底两万里》中早于实物许久的潜水艇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凡尔纳经由小说描绘出的事物后来由科学家们之手变为现实。虽然这很浪漫主义,但却是真是真实发生的。但那时候的我可不会在意这么多,对我而言凡尔纳的小说就是为孤陋寡闻的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小时候的我出远门最多只到过十堰,平时只有在电视里中才能对外面的世界窥得一二。而正是《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使得我进入了一个先前从未涉及的神秘海洋世界。
书与食
其实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凡尔纳的这三部曲归类为冒险小说更合适一些。例如《神秘岛》就讲述了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一群人被困在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最后依靠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岛上种地、发展生产,将原本荒无人烟的小岛改造成可以居住的天堂的故事。在这本书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要数人与严酷环境间的斗争,其中并没有什么科幻元素,完全是依靠主人公们的个人才智来客服种种困难险阻。对于少时的我而言,这种刺激而又向上的冒险故事就是最好的。除此之外这本书对于少时的我而言还有一大吸引力,因为小时候家里条件并不是很好,一日三餐中的炒土豆片是常客。而说起荒岛求生,就必然绕不开吃这个话题,虽然作者并不会过于强调其中的食物有多么美味。但对那时的我而言,看主人公们吃东西简直是一种极大的享受,从牡蛎到海龟再到螃蟹、椰子。看着主人公们享受这许多我从未尝过的美味,我也时常想象这类东西吃起来究竟是什么味道的。受这来自异国他乡的奇珍影响,连带着我平时吃的饭也变香了。
事与史
除此之外《神秘岛》中还讲述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例如如何在野外生火,如何通过蒸馏法来提取淡水,如何通过植物来辨别方向什么的。虽然这些知识我一直没有机会付诸实践,但同样是非常可贵的体验。也正是因为这种种的原因,凡尔纳的作品才会成为小学生们的课外推荐书目。不仅趣味性十足,还包含了许多的科学知识,并且主人公们也都勤劳勇敢,能为小学生们树立起正面的榜样。
凡尔纳的作品除却海底三部曲这样的写实冒险之外,还有《地心游记》这类奇幻冒险故事。我在初中时候还曾读到过一本与《地心游记》十分类似的奇幻冒险故事,这本书就是《失落的世界》了。《失落的世界》的作者我在先前就曾提到过,正是大名鼎鼎的柯南道尔。这类科幻冒险故事相较于其它的科幻作品来说并不是十分严谨,但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因为不需要顾虑太多也就不会被科学常识所束缚。这样故事的发展就会天马行空起来,主人公们既可以在地心里遨游,又可以史前生物大战,还掺杂着与反派的斗智斗勇。仔细想来,这种小说也正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故事通常都发生在地理大发现时代,那时候的人们尚未将这个地球探索完整。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发现前所未有的物种与文明都是常有的事情,并。而这些在水手之间口耳相传的故事到最后也成为了推理小说家们创作的珍贵素材。《格列夫游记》中的一些奇妙冒险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但这类冒险实际上并非如表明上看到的那般美好,在那个技术落后的时代,因海难与疾病而死在航行中的水手们数不胜数。同时船员们也并非故事中一样都是些勇敢正直的人,当时很多死刑犯都通过在船上当水手这一途径来躲避法律制裁,其中更是不乏叛乱与暴动。只不过其中很多不好的东西都被作者们隐去罢了,恰如在阅读《三国演义》时读者通常不会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更多的则是为其中人物的魅力所倾倒。《格列夫游记》倒是没有刻意去美化这些,也是为了突出作品的主题而表现的。
浅谈《三体》
对于科幻小说的进一步认识,则是在高中时候的事情了。我在高中时候一位书友主动向我推荐《三体》,自此我对科幻小说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此之前我读过的科幻小说不少,但大部分都是外国作品,国产的只读过叶永烈的一些短篇科幻。诸如《三体》这般的国产长篇科幻小说倒是第一次接触,不过当时毕竟已是高中生了,对这本书早有耳闻。直到开始阅读后,我才发现《三体》这本书真的很具有中国特色,虽然是展望未来的科幻小说,一切的开端却是发生在过去。故事中对于文革的追忆甚至还有后来伤痕文学的影子。正是因为文革时候对于人性的扭曲,使得当时的女主人公叶文洁对这个世界都失望了,才决定无视警告将地球的坐标告知给三体星人,才有了后来发生的故事。
从故事性上来讲,三体的可读性还是比较强的。关于科幻小说,在这里还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即硬科幻与软科幻: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医学等“硬科学”为基础的,以严格技术推演和发展道路预测,以描写极其可能实现的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称为硬科幻。与之对应的有软科幻。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试图重置这个定义: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学猜想推动情节的。所谓软科幻就是将畅想中可能的未来/过去科技为背景,重点关注人文、生活的科幻作品,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没受过理工方面的训练,在描写科技内容时便会避重就轻,而尽量以故事情节、寓意与人物性格取胜,他们的作品自然而然属于软科幻了。
而《三体》本身属于较硬的科幻作品,但其中关于科学知识的描写并没有让人觉得晦涩难懂,甚至我作为一个单纯的文科生都能看明白其中的一些原理与现象,丝毫没有因知识问题而影响自身的阅读体验。例如最开始的三体难题,刘慈欣让读者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来一步步探索,最终得出三体文明中共存在三颗恒星这一现象,正是这一步步剧情的发展铺垫使得读者逐渐认识明白了三体难题这个较为复杂的科学概念。这种科学知识与叙事技巧的结合颇有一种文理合一的感觉,要写硬科幻小说需要理科的相关知识,而想要把故事讲述的有吸引力则需要文科的知识,因此大部分科幻小说家都是文理并行的人才。除此之外刘慈欣还在《三体》之中提出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理论 ,例如神射手与农场主理论,黑暗森林原理等等对于现代科学都是极具有开创性的。这样在文学作品中出现进而影响现代科学的理论并不少见,例如美国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作品中所提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对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同样有很大影响。
《三体》故事中的时间跨度很长,而主人公也更换了好几任。虽然是部科幻小说,但在作品之中对人性的刻画很彻底,不幸的是所刻画的大多数都是人性的阴暗面。并且将各种意义上的阴暗面都刻画出来了,从文革时候人性的扭曲开始说起,再到智子来临后人们的愚昧无知,在灾难面前自私的丑态,享受到一丝安逸之后的伪善与变节。可以说《三体》这本书将人类的各种丑态与弊病全都展现出来了,虽然其中也不乏罗辑与汪淼、章北海这般正义、勇敢的人性之善,但一旦扩大到整体毫无疑问就会将人性恶的一方面展现出来。而《三体》的最后由于主人公程心两次伪善的行为使得人类文明毁灭,这个结局想必会让很多人气愤不已,可见刘慈欣本人是位坚定的性恶论者。而再反观人类的敌人三体文明,从一开始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而后的种种行为更是与人类这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很多读者心理上可能也会偏向于三体这边。
虽然我也是性恶论的拥护者,但我认为《三体》对于人类在灾害下的推测并不准确。例如《三体》之中十分重要的“持剑人”这一身份,本身是作为人类威慑三体文明的唯一筹码而出现的,但由于其自身所拥有的巨大权力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独裁者。而在《三体》中罗辑退位之后,人类竟然是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来选取对自身存亡生死攸关的持剑人,正是这种所谓的民主导致了陈心的当选,也导致了人类的灭亡。对于这部分我是不敢苟同的,毕竟所谓的民主通常也都是仅限于和平时期。在人类的历史上,无论是古希腊的十将军委员会,还是古罗马的执政官,这些人在战争时期都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为人们知道和平时期的民主在战争时候无疑是自寻死路。这一传统也一直延续到了现代,例如美国总统在战争期间拥有独裁权,这种独裁权甚至能让罗斯福连任四届总统最后死在职位上。这些连古人都明白的道理,到了《三体》中的人类那里却如同笑话一般。人类在特殊时期依旧恪守所谓的民主,最后丧命于此。因此我倒是觉得《三体》并没有将人类描述得太丑恶,只是把人类描述得太愚蠢了,在特殊时期依旧被规矩所束缚,最后自取灭亡。而反观三体这边,虽然科技水平已经超级发达了,但权力一直都是由个体进行独裁,最后也因此取得了短暂的胜利。可能刘慈欣也是通过《三体》来委婉地表达出自己对于民主、独裁间的一些看法吧。
结语
一提起中国的科幻小说,大家总是想起《三体》。而三体也确实远销国外,在国际上拥有许多许多读者,这对于整个中国的科幻小说界都是十分光荣的事情。后来我还与父母一同在电影院里看过根据刘慈欣另一部小说《流浪地球》所改编的电影,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对于刘慈欣小说的阅读与凡尔纳的不同,高中、大学时候的我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有了一定的阅历和见识。如果说凡尔纳的小说是带我在已知过去的世界中遨游,那刘慈欣的小说则是带领我在未来未知的时空中徜徉。这两者对我都是十分珍贵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