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为小说家的前提
小说家是否必须要接受专业的写作训练?村上春树没有。小说创作看似每个人都能进行,但是它需要某种类似资格的东西。作者认为,这种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当然这种资格的获得,有的人是生而有之,有的人是需要后天的勤奋努力获得。在我看来,检验这种资格是否存在,可以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如果你真正享受创作的过程,不论你写出的作品如何,你都具备这种写小说的资格。当然,具备资格只是写小说的一个门槛,看你能否跨入写小说这道门,进门之后还有很长很远的路要走,能否走得下去,全看自己坚持和努力的程度。
二、写作的初衷
写作的目的越单纯越好,越单纯越能写出触动人心的作品。于作者来讲,就是为读者写出更高质量的作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我认为对写作来讲尤为重要。现在太多人写作是为了功利,大家好像集体中了一种写作的病毒,各种名目繁多的写作培训班应“利”而生,教你在多少天内就写出多好的文章的宣传噱头比比皆是。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但是太多人还是被天上果真可能会掉馅饼呢这种占便宜的功利心态牵着鼻子走,最终成了别人赚钱的工具。写作是为了什么?你要是为了一夜之间就写出个爆款文赚足名和利,那我还是劝你迟早放开打字的手,去做点实实在在的工作。
三、大量阅读对小说创作的作用
作者认为,小说的创作最基础的在于大量的阅读。不管是优秀的还是极烂的小说都要拿来读读,让身体穿过更多的故事,这是成为小说家必不可少的基础体力。在我看来,大量阅读对于小说创作的作用就像工厂里大量的实践操作工作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一样。灵感,我曾经将它等同于天赋,认为它是生来所得,因此将灵光乍现完全视作上天的随机恩赐,无法通过其他任何途径获得,后来我才意识到,灵感并非全靠天赐,它绝大部分来自于日常无比辛勤的工作。一般我们喜欢把某个领域的特殊人才视为天才,觉得他们是天生吃这碗饭的,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低”他们一等,也自然而然地放弃了自己能够成为“天才”的可能。
至于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是事先安排好小说的大纲、人物出场等再按部就班去写还是有别的其他的方法?村上君认为,写小说就应该是自由自在地写出心中所想。我们看到过许多小说家说他自己都没办法掌控自己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匪夷所思,明明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人物,按道理来说作家是掌握着书中人物的生杀大权的,但是实际上是,当作家创造出一个人物之后,人物的命运便不受作家本人掌控,而是自有其发展轨迹。我想,这对于创作来说是一件特别有趣味的事情。你只要凝神一想,便会会心一笑。那些明明是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人物,到了最后反倒变成自己命运的主宰,那双创造了他们的手,最终会在他们的指引下完成最终的创作。我想,这是作家和作品的互相成全,也是最美的成全。
四、怎样正确看待文学奖及获奖作品
对于文学奖,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流芳百世的是作品,而不是奖项。”“文学奖虽然能让特定的作品风光一时,却不能为它注入生命。”当然,作者并没有否认他的作品《且听风吟》是因为获得文艺杂志《群像》的新人奖才让他获得了成为作家的入场券这一重大事实,但是作者在书中一再表明自己对文学奖一种淡淡的疏离的态度。一直以来,媒体对村上春树多年来陪跑诺贝尔文学奖津津乐道,让我也在心中一度认为村上君是最倒霉的人。但是实际上呢,人家心里本身就不在意获奖不获奖这回事。这也让我对各种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有了更为理性的态度。获奖作品不一定好,不获奖的作品不一定不好。阅读的时候学会甄别,选择那些真正是大众口口相传的优秀作品。
五、动笔之前应该做的工作——保留结论仔细观察生活
作者认为,在动笔之前,要养成事无巨细仔细观察眼前看到的事物和现象的习惯。重要的不是得出明了的结论,给出价值评判,而是把那些来龙去脉当作素材,让它们以原汁原味的形态,历历可见地留存在脑海里。我们大家都知道写作的前提是需要仔细认真地观察生活,但是村上春树提出的这个不带结论地观察生活,让观察的过程原原本本留在脑海里的方法比较值得我们深思。我前两天看《文心》的时候书中就提到小说的道理是含在故事里的,这个“含”就好比是一块糖完全融在水里的那种“含”。书中的提法与村上春树的说法我觉得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一篇文章只是堆砌结论,那就是议论文而不是有趣味的小说了。我们看小说的时候,沉浸在细节中的乐趣往往大于发现结论的乐趣,或者是正是因为丰富细节的推动,等真正看到结论的时候就犹如在茫茫沙滩之上终于发现了珍珠一样兴奋。
六、你还在为没有好素材而纠结吗?村上春树告诉你,重要的不是素材,而是魔法。
前面我们提到,积累素材的方法是在保留结论的前提下仔细观察生活。保存这些素材的方法,作者用的是记忆自然淘汰法。就是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一股脑儿地扔进自己的大脑素材库里,让记忆自动选择留下哪些东西,摒除哪些东西。我们大概都曾认为想象力这东西玄之又玄,但詹姆斯.乔伊斯认为所谓想象力就是记忆。村上春树也认为想象力就是缺乏脉络的记忆片段的结合体。“材料本身的品质没那么重要”“就算只能用有限的素材去构建故事,仍然会存在无线的可能性”。所以当你和我认为杰出的小说家都握有我们不曾了解的神秘素材时,作者则一句话道破了背后的“玄机”。其实仔细想想,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顶级大厨可以做出世界上最美味的佳肴,但是他用的原料,则是我们常常用的东西。而怎样启动魔法呢,那就是利用手头的素材,只管写下去,写的过程就是创造奇迹的过程。
七、规律性对于写作长篇小说的重要意义
作者把小说比作容器,这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究竟是选择什么容器来盛放脑袋里的东西,作者认为应该顺应内心的要求,自由地选择容器。作者写长篇小说的时候,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写出四千字。对于一项长期的工作来说,作者认为规律性具有极大的意义。
八、修改的作用
作者创作有一条独门规则,那就是“人家有所挑剔的地方,无论如何一定要修改。”因为别人的意见就代表世间,而阅读你作品的最终是世间人,如果你打算无视世间,世间最终也会无视你。
九、让时间成为自己的朋友
作为创作者,千万不要有“如果有时间,我肯定能写出更好的东西来”之类的抱怨和牢骚,而是努力写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好的故事”。“凭时间赢来的东西,时间肯定会为之作证”。
十、听从初心持之以恒地坚持创作才能有所收获
对于创作的缘起,作者认为应该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冲动,是“我想写小说”这种强烈的愿望驱使人们不辞劳苦地进行创作而非任何别的其他的理由。而对于持久力,作者有一段比较精彩的描述。“我们只能不打乱节奏,将未来的一个个日子拖至身畔,再送向身后。这般默默地持之以恒,时候一到,自然心中就会萌发出什么来。不过要等到它萌发,得投入一些时日,你必须耐心等待。一天归根结底就是一天,没办法把两三天一下子归拢为一。”而要想获得持久力,作者认为要养成基础体力。这也是为什么作者三十年来一直每天坚持跑步或游泳一小时的原因。的确,写作尤其是写长篇小说虽然看起来只是个脑力劳动,但是也应该有好的体力来支撑。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创作的激情肯定大不如前,而想单纯依靠提高写作技巧或者心智的成熟来弥补这种不足显然有限,最好的方法是持之以恒地锻炼身体,让身体永远站在自己一边。
读完《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除了在小说创作上受到很多启发,但是我想村上春树更想告诉大家的是,无论会不会写小说,能不能成为小说家,都不要妨碍我们成为一个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