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春晖学院开课了。今天就有贲老师的课,对于这个小眼睛的老师,从2010年底在南师大国培听了他的报告以后,他的名字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起初对他印象深可能是因为他的那句:刚毕业分在了比较偏远的村小,都不好意思给同学说自己是哪个学校的,感觉那是一件特别丢脸的事。这点儿我是深有感触,从而就产生了共鸣。
今天贲老师的课,如果放在我们这里,那一定是要被批的一无是处的,板书没标题,课前导入啊,探究新知啊,课堂练习啊,课堂小结啊,当测检测啊,哪哪都不过关,差评!不及格!!
哈哈,他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课却吸引了学生,吸引了教师。脚踏实地的课,稳稳当当的课,怎么就那么稳,不急不燥,每一步都给我这样的感觉:学生说不会,列的式子是别人给说的,他也不着急,就让这个学生结合他的式子,分析每步是啥意思,讲了一会儿再问,还是一脸懵逼,想想其他的办法――画。学生不会画鸡,说会画兔子,就先不画鸡,先画兔子,也是好半天画不成,他也催,但是不放弃,让继续画,一直到合作画出来数学上的兔子(只有头和脚,脚就直接画在头上),再启发画数学上的鸡,很有趣,很实用。学生不敢举手回答他的问题,他慢慢的找,直到找到本子写着不同方法的同学,让他来说说列的式子是啥意思,后来的小孩本子上写的是逆推出来的结果,鼓励他把推导的过程说出来,定义为有序思考……总体的感觉是,这节课上出现的状况完全不在他的预设之中,情况都是随机生成的。这种真真的生本课堂令人叹为观止。一节课上完,在我看来是没有完成任务的,因为这种题目应该是用假设的方法去解决的,而他这节课,只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鸡兔同笼,用自己的方法先来解决,只是一个引子,充分放手让学生尝试,真正简单有效的解答方法应该是会出现在下节课吧。这节课上学生似乎没有学到什么,但有似乎又学到了一些,很轻松,很愉悦。
在之后的报告中,他又多次提出,我们现在的课堂,老师总是想让学生说出自己想听到的结果,不愿意节外生枝,感觉一切都是顺风顺水,水到渠成,那便是好课。在他看来这一切都蒙蔽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长此以往,学生们学会了察言观色,只回答老师想要听到的结果,努力迎合老师,而失去了孩子们应有的创造力。
他出示了一张她女儿想象中爸爸上课的样子,女儿并没有见过爸爸上课的情形,是谁让女儿把爸爸在课堂画成这个样子?是她的老师,因为,在女儿眼里老师上课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而他认为的课堂,教师经常是在学生中间的,是学生的伴旅,和学生一块学习。
他认为:课堂中,学生积极主动,善于倾听,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每个学生都是知识、思想、方法的生产者,是学生的主人。课堂中生机勃勃,兴味盎然,师生都能感受到成长的气息。
学生才是学习的本体,而我们经常是把学生做为配角,经常会有老师在上公开课前发动学生这节课要好好配合,唉,这样本末倒置的现象早已见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