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达乐观的人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好像就能反应出苏东坡看问题的角度,他总是能看出新意,能别出心裁。林语堂所写的《苏东坡》,让我认识了一个才华横溢、一生为民、耿直不阿的文人。苏东坡是一个雅士,诗词、书法、绘画,他都非常精通,三苏之中,他最有才华,却也磨难最多。这本书的开篇,林语堂对于苏东坡的评价,可谓是全面。苏东坡的一生,岂是精彩二字能够概括的。他所学博大精深,他应试时,采用的典籍,难住了改卷的老师,当老师当面问他,他竟然坦然说是自己杜撰的。这样的人,你会如何评价他?我觉得,他在当代的社会,也许会比在宋朝更加磨难重重,现在的人,那么多的世故人情,那么多的玲珑八面,苏东坡的耿直,简直就无法融入现代的生活。但是,这样的雅士,却能获得最多人的赞许,获得最多人的称颂,多么矛盾的事情啊!这本书,有很多令人深思的地方,首先是对于王安石的描述,可谓细致,大的篇幅,是为了让我们看到政见不同的两个人,不同的处事和风格;第二是,对于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他为地方所修建的设施,以及他多次上书朝廷的事;第三是,他虽然屡遭迫害却依然不改初心。
对于王安石,我对于他的了解仅限于课本上的两首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对于诗的解读,仅限于字面而已,还有对于“绿”字的活用。语文试题,把这个字奉为经典。历史书上曾经介绍过,王安石是宋朝著名的政治家,他的变法怎么怎么样?但是,在这本书中,我却看到了不一样的王安石,他的确有才华,也的确不是贪官污吏,但是却是一个极端固执的人。很让人感到恐惧的是,如果一个有才华的人,是一个极端主义者,他听不进别人的任何建议,那么他无论有多么好的初心,结局都会是非常可怕的。这让我想到了希特勒,制造了无数的惨案,无数生命因他而死,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他是个有才华的人,只是他的独裁,才造成了那么多的惨剧。王安石为了实施自己的政见,他不惜排除所有异己,正是因为他的独裁,宋朝才走向了衰败。他是宋朝的罪人。苏东坡就是因为对于王安石的政治上的分歧,才从高峰走向了低谷。他的人生,是因为王安石的独裁而改变的,因为他对于老百姓的同情,他不断上书朝廷,却一次次遭到谪贬。对比之下,我能看到苏东坡的豁达,以及王安石的专制。这本书,让我深深体会到,社会制度追求民主的必要,如果一个专制的统治者,百姓的疾苦,他看不到;别人的建议,他看不到。那么最后,这一切灾难,就会降临在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身上。
苏东坡在任杭州太守时,专心于自己的工作。他拨出公款,并且自己捐钱,修建了杭州的安乐坊,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他还把有用的药方用大字抄写贴在广场上,好使一般百姓知道。他关注的是最关切民生的事情。他疏通运河,修建供水管道,整理西湖。这些工程,让我们看到一个心系百姓的父母官,他能够肩负起自己为官的责任,我心中想,当今那些只顾收钱的贪官,不知道会不会因为苏东坡为百姓的付出而羞愧。最让我钦佩的是苏东坡对于天灾的预防,他深信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救济。他在灾荒之前购买水稻,待到灾年平价卖给百姓。他治理下的地方,灾年并无大灾。本来,他可以只管自己当地的百姓,他却因为其他地方的百姓,向朝廷多次进言,让朝廷调查那些官员的不作为。这样的官员,百姓之幸,但却会为自己埋下祸患。
苏东坡是一个豁达的人,即使命运对他并没有因为才华而眷顾他,即使他一心为民却也被朝廷流放,从云端直降悬崖,但是,他的乐观,从来没有改变;他对于百姓的关注,从来没有改变。我以为,他的乐观,来自于他知识的广博,他内心对于善的追求,让他即使看到生活的无比残酷,却也对生活充满热爱。苏东坡绝对是一个,打不垮的勇士,微笑的斗士。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他是一个执着的理想主义者,不管自己身在何方,对理想的追求却永远炽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正是因为苏东坡的执着和豁达,他的生活才不会让人觉得生活那样的凄惨和痛苦。苏东坡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但是,谁的一生,会一帆风顺呢?面对挫折,面对痛苦,决定权在你,从容面对,或是随波逐流?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我钦佩苏东坡的选择,因为豁达,并不是谁都可以。
总之,苏东坡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是一位为民请命的清官,是一位懂得人生的智者……有些书,可以让你一次次翻看,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林语堂对于苏东坡的解读,值得这样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