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国学智慧:不必对人有亲疏远近之分。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是延续“是谓玄同”继续展开的,玄同就是道,大道无私,对万物一视同仁,全无分别;但人有私,会按自己的认知区分亲疏远近,于是将浑然的整体割裂为残缺的个体,将天赋的力量封印于自私的心中。
人能放下分别执著,是极高的智慧。心胸有多宽广,力量就有多强大。《道德经《》中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大道能容万物,所以周流天下,无所凝滞。学道,一定要消融分别心,分别心最坏道,是切割整体的利刃——分别心越重,我们就与整体距离越远,与真相距离越远,与自己的力量距离越远。人能打破原来的格局,才能走进广阔天地,好好生长。
从古至今,道不远人,唯人远道。不是遍访名师,或整天跟着老师,人就能得道。学道,确实需要师父领进门,但修行只能靠个人。因为,道是真相、是信息、是力量,道不在外面,只存在于每个人的清净自性中——若向心外去找道,永远无缘见正道。
学道,就是学道的浑厚淳朴,修道只需专注于点亮自己的神性品质,只要光明闪耀,黑暗就将被驱散。明白这个道理,人就坦然了,坦然是最幸福的。当仁义亲疏这些概念不能绑缚内心时,我们的境界就上去了!
道大、天大、地大、无私最大,道含阴阳、道含乾坤、道含无极、道含万物,道最无私无求,道最公允。一个人修道修心要有“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的公允之为,公允之心。如此才能修出玄德之为,修出玄同之道。
凡普通人之心皆有私,这很正常亦很客观,也正因为如此,才要修行,才要不断近道积德。如何近道积德;放下执着、放下分别心。心怀公允才能有“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的胸怀和格局。公允之心能修炼我们的神性品质,修炼我们的对大千世界诸事诸物的包容性。
有了公允心,才能保持客观性,才能不被主观情绪所左右,才能更加清晰辩证的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法则。才能更加有公信力,才能更加走近真相发现真相。才能更加清晰而逻辑的梳理各种资讯,才能以更强的力量直指本心,寻找到心中的道。大格局的公允心说说容易,真正做起来难,正因为难,才要好好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