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三个人,父亲很多年都在部队,现在搞行政,业余他喜欢参加合唱团到处演出。我和妈妈都爱写文章,我是个喜欢创新的人。妈妈比较爱写海阔天空。
我们都追求精神生活。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感觉现在还是精神更重要一点。
母女两个人都在医院里工作,我所在的科室像我这样的单身不多了。所以我夜班很多。
今年,元元生了个女儿,夏莎马上也要生孩子。已经有三岁以下的儿女的还有两个。所以逢年过节都是我在值班。
我除了在简书上创作以外,还有两个爱好:在拼多多上发链接卖货,在某平台直播唱歌。妈妈除了也在简书上写作外,还在众人帮做任务,接一个网络大咖公众号的征文,我们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简书不是写作群,也不是什么学习群,但可以也应该见证到彼此的成长。简书给我们提供了这一方天地,只要坚持,写作与相伴同在,生活一定有所不同。
从qq到朋友圈到微信,我并不想将网友交成现实中的朋友。为什么?因为曾经将qq朋友见面,种种原因,后来都散了。
七月的岛说的话代表了我的心声:"有的人质疑虚拟的社交,质疑网络上的真诚,的确,网络上的我们可能展现的都是自己片面的一面,你并不知道屏幕对面的那个人到底多大年龄、什么样的妆容,什么样的工作,或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但是,真的重要么?
现实中的我们接触的,多年的同事,甚至是从小的朋友,问一问自己,就真的都全部了解吗?真的喜欢对方的全部吗?
我们每个人互相与之相处的,或许都不过是对方身上,那某一点与我们的契合之处吧。
本来,我们都是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时间,更没有可能,去了解一切的全部。
虚拟里的未必是假,真实里的未必是真。
无论是网络里,还是生活里,我想,都是我们部分的样子,就如同身体与心灵、生活与远方,脚下与星空。
有人说,不要想在网络里面找到朋友,只有见面了的才可信。
那么,你为什么要用现实来衡量网络呢?为什么要用现实里的朋友标准来衡量网络呢?
现实里的朋友,往往是生活中有交集的朋友,同学、邻居、同事,以及他们的同学、朋友……
其实,现实里的朋友未必真的有那么多的共同语言,更多的或许是彼此共同的经历与日积月累的感情,你们在一起待着即使不说话也会很舒服,遇到问题或者事情哪怕许久没有联系,但一个电话你知道对方一定会来帮助你。
但,或许你们没有办法天天聊天,当时光与距离分离了你们太久,只有偶尔的相聚来一起重拾曾经的快乐与美好,或许,你们在爱好、对人对事的态度、习惯、思想,早已天各两方。
可能我们都有过那样的时刻,明明联系的人有那么多,朋友也没有变,可在一些夜深人静,或是忽然想聊天的时候,却不知该说给谁听,即使有最好的朋友,但你知道,她可能在加班,可能刚刚哄了孩子睡下,可能第二天还要早起有许多许多的工作,中年人的世界里,即使对于最好朋友,不相互打扰,也是一种起码的尊重。
所以,对网络非要求那么真实,未免是一种苛责了。
无论是过高的期待,还是过低的贬损,我认为都是不应该的。如今的网络,或者虚拟的一个世界,就是几乎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存在的一个部分,如同每一天一会儿面对家庭、一会儿面对工作,一会儿面对老板、一会儿面对亲人、一会儿面对朋友一样,不过是多了一个场景而已,虽不是全部的我,但也是真实的我。
这里面的朋友,仍然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些慰藉、找到一些共鸣、发现一些快乐、发现一些惊喜,在你无人倾诉时听你的故事,难道不值得心怀感激么?
再说简书这个平台,因为我们都在此写自己的生活,文字是自己心灵的表达,在一个人的文字中,能读到她的过往,她的所思、所想,文字的本身,就是真实。"
从收益上说,简书因为需要贝转钻,所以目前还是投资。今后想每天花两小时在简书上,简书是长线,其余的时间花在别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