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1】莺莺燕燕
【释义】莺和燕,比喻春光物候。
【出处】宋·朱淑真《谒金门·春半》词:“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成语2】燕舞莺歌
【释义】燕子在飞舞,黄莺在鸣叫。形容春光明媚。
【出处】宋·朱淑真《春日行》:“燕舞莺歌昼晷永,帘幕无人门宇静。”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生查子·元夕》是欧阳修在某年元宵夜因怀念他的第二任夫人杨氏而写的词,但后世也有人认为此词作者是南宋女词人朱淑真。
在前面写欧阳修的文章中,我已经把《生查子·元夕》归入他的名下了,但若说作者是朱淑真,我觉得也是很有道理的。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幽栖,就是隐居。朱淑真是个通常意义上的隐士吗?不是!她只是常年一人独处而已。
所以说,朱淑真的一生是孤独寂寞的一生。
你看,直到现在,她的家乡和生卒时间还都是模棱两可的。但一般都认为她是南宋中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朱淑真生于官宦人家,不算是一个大家闺秀,也应是个小家碧玉。小时候一定接受过不错的家庭教育,不然她长大后就不可能写出这么多这么好的诗词。
她还懂音乐,会弹琴,和李清照一样,浑身散发着才气逼人的文艺气质。
李清照在婚后,曾与丈夫赵明诚度过了一段琴瑟和鸣的幸福时光,而朱淑真一结婚,就立即陷入愁肠百结的痛苦深渊了。
虽然她和李清照两人的婚事,遵从的都是“父母之命”,但李清照遇到的是自己喜欢的人,而朱淑真遇到的则是一个让自己怎么也喜欢不起来、甚至非常讨厌的人。
婚前,在情窦初开的那段时间里,朱淑真还是有自己的意中人的:
秋日偶成
初合双鬟学画眉,未知心事属他谁。
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郎万首诗。
当爱情到来的时候,相见时的那份甜蜜和分手时的那份不舍,自是让人难以释怀的:
【清平乐·夏日游湖】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随群暂遣愁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这是一段以西湖美景作背景的爱情,在怦然心动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但朱淑真又如何能够做得了自己的主,然后,她心不由己同时身不由己地和恋人分手了。
相爱中的分手是种煎熬,煎熬带来的是无尽的伤心,伤心是种说不出的痛。
春天,窗外的黄莺在愉快地歌唱,燕子在出双入对,而窗内的朱淑真却深陷思念之中难以自拔,她甚至产生了“恨春”的情绪:
一瞬芳菲尔许时,苦无佳句记想思。
春光虽好多风雨,恩爱方深奈别离。
泪眼谢他花缴抱,愁怀惟赖洒扶持。
莺莺燕燕休相笑,试与单栖各自知。
(《恨春》)
在不能自主的情况下,朱淑真结婚了,对方是一个有点渣的男子。
嫁渣只能随渣,他要到别处去做官,那就跟着去,不情愿也得去。
这个已成为自己丈夫的男人,在一踏入官场后,就开始专心地投机钻营,除了升官发财,好像再没什么爱好和追求了。朱淑真多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懂情调的人,还能时常抽出空来,和她一起读读书、品品茶、弹弹琴,可这只能是幻想,人家不是她想要的人,人家油腻地活着,也根本就没有这个兴趣。
一个又一个日子,朱淑真只有独守空房泪常流。
俗到六亲不认的丈夫,让朱淑真的心彻底变冷。那份无助的愁绪,总缠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诉 愁
苦没心情只爱眠,梦魂还又到愁边。
旧家庭院春长锁,今夜楼台月正圆。
锦夜楼台双凤带,兽炉閑爇水沉烟。
良辰美景俱成恨,莫问新年与旧年。
(爇,读ruò,点燃)
除了孤独,还是孤独,梦碎了,心寒了,无奈无助中,黯然神伤:
【减字木兰花·春怨】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唯一能让朱淑真感到温暖的,还是记忆中的那段往日恋情。本可以像莺莺燕燕一样比翼双飞,现在只能一个人愁倚栏杆去怀想:
【谒金门·春半】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再美的春光,都不属于自己。没有快乐,春日就显得无比的漫长:
多少闲花与凡卉,不论妍丑争夭秾。
燕舞莺歌昼晷永,帘幙无人门字静。
(《春日行》)(晷,读guǐ,昼晷就是指白天)
夜,更是慢慢长夜,凄冷难熬:
秋 夜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有时,朱淑真会想:为什么两个错的人要成为夫妻?为何强行将让凤凰嫁给乌鸦?老天,难道你不睁眼看人间吗?
因此,她就用诗提出了抗争:
愁 怀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跟着做官的丈夫时时迁居,朱淑真是极不情愿的,因为眼前无爱,而亲情渐疏、爱情已远:
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
已无鸿雁传家信,更被杜鹃追客愁。
(《春日书怀》)
如果将自己的心性改变一下,尽可能按照丈夫那样的方式会生活,或许心里的痛苦就会减轻些,但朱淑真绝不愿这样做: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当然,她有时也会为自己的不合时宜的“文艺性格”而自责:
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
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虽自责,但绝不妥协。
不妥协、不改变的朱淑真,最后得到的不是一世情缘,而是挣不脱、甩不掉的一世愁缘,带着满腹的愁绪,她念着、想着、盼着、写着,一天天地憔悴下去,不到五十岁就凄然离开了人间。
后来,有人把她生前作品整理起来,因为那些诗词多数是写烦恼哀愁的,所以集子名就叫《断肠集》、《断肠词》。
你如果说,朱淑真太自我了,只关心自己的感受,整天地诉说自己的不开心,那你就错了。实际上,她也是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怀的。不信,就读读下面这首《苦热闻田夫语有感》:
日轮推火烧长空,正是六月三伏中。
旱云万叠赤不雨,地裂河枯尘起风。
农忧田亩死禾黍,车水救田无暂处。
日长饥渴喉咙焦,汗血勤劳谁与语。
播插耕耘功已足,尚愁秋晚无成熟。
云霓不至空自忙,恨不抬头向天哭。
寄语豪家轻薄儿,纶巾羽扇将何为。
田中青稻半黄槁,安坐高堂知不知?
除了关心农民和农事,她对一些历史人物也有自己的评价,比如下面这首关于项羽的《咏史》:
盖世英雄力拔山,岂知天意主西关。
范增所用非能用,徒叹身亡顷刻间。
如果朱淑真找到的是一个如意郎君,那今天我们读到的朱淑真的诗词会是什么样子的?或者,我们根本就读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