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七件事

开门七件事之说,一般认为始于宋朝,那时常出现在文人雅士诗词中,并逐渐成为流传至今的民间谚语。

宋朝吴自牧写道:“ 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酒茶。”后剔除酒,被称为开门七件事。

对宋朝人来说,开门七件事是新鲜事物,稻米是主要粮食,酱当时才明确指出为酱油,之前醋还不是必须品,茶从唐朝开始至北宋一直是奢侈品,直到南宋才进入百姓家庭。油,则由于南宋时期的手工业商业发展才普及。

七件事之柴

柴之所以在七件事之首,足见其重要性。因为没有火,就谈不上烹饪,后面的六件事都无用武之地。

最早的人工取火是钻木取火,由燧[suì] 人氏发明,从此人们慢慢摆脱茹毛饮血,开始食用熟食,进入石烹时代。

神农氏开创了中国农业,他“耕而陶”,陶具的发明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

“黄帝作灶、始为灶神”,灶的发明可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因而在秦汉时期被广泛使用。之前已出现的釜、鼎、鬲(音lì)等高脚炊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国人已懂得用煤炭作为燃料。相对比之下,直到十三世纪,绝大多数欧洲人还不知道煤炭。

七件事之米

《天工开物》开篇曰: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

说的是:人不能靠自身长期生存,要靠五谷才能活下去。五谷不能自行生长,要靠人去种植。土质经历不同时代而发生变化,作物的物种和性质则随着水土不同而有所变异。

史料记载,在7000年前,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中就有存在稻米的证据,我们祖先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并将稻米作为主粮果腹。

大约公元前500年时,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开始广泛种植稻米。这些地区大多用了400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完备了一切种植和食用体系。

神农氏时期,做饭是用“石上燔[fán]谷”的方法,将石块烧热,把稻米直接放在石块上加热做熟。

秦汉时期,米饭被煮熟后,被晒干储藏,称为“干饭”,到吃的时候泡入汤水,随吃随取,方便携带。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多粮少,人们学会在米饭里加入各种蔬菜野菜,相当于现在的菜饭。

盛唐之时无战乱,老百姓安居乐业,种植业得以大力发展,食材丰富,大米吃法也花样百出,流传至今。

从古至今的大米加工工具,历经了各种迭代更新,也见证了百姓生活的疾苦和幸福。

七件事之油

上古时期,我国古人就已开始食用油类食品,而且是不同季节使用不同的油。春天用牛油煎羔羊、乳猪,夏天用狗油煎野鸡、鱼干,秋天用猪油煎小牛和小鹿,冬天用羊油煎鲜鱼和大雁,那时吃的都是动物油。

直到汉代,才出现植物油,那时还不能食用,用来点油灯照明和制绢布。

2000年前的埃及人,则用橄榄油润滑车撬,来搬运石雕。

直到宋代,我国才有食用植物油的纪录,有麻油、豆油、菜油、茶油等。

人体必需的八大营养素中,脂肪酸总量的70%来自食用油。摄入过少过多都不利于健康,每人每天摄入量以25-30克为宜,如果是四口成人家庭,如果仅考虑在饭菜中摄取油,差不多一斤油5天用完是合适的。

七件事之盐

盐是百味之王,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营养物质之一。

据史书“白鹿饮泉”、 “羝(音:低)羊舐土”的记载,说明我国古人在洪荒时代由于观察动物的生理本能行为,而发现自然盐的存在。

但直到神农时代,才开始有“煮海为盐”,因为到了这个时期,当时人口重心聚集地已经没有足够的动物可供食用,人们开始转向以谷物为主食,由于动物的血肉中含有盐类,而谷物中没有,人类才有了额外补充盐的特殊需求。所以人类吃谷食与吃盐是同时发生的。

盐的古体字,是由臣,人,卤,皿组成,意思是一个大臣在监督一个人将煮好的卤盐倒入器皿中。

可见盐自古以来就非常贵重,是财权的象征。一直由官方专营。

我国于2016年取消了食盐专营,放开食盐批发、流通经营。

七件事之酱

人类历史上最早掌握发酵技术的是我国中华民族。最早的酱,又称醢[hǎi],是将肉切成丁末后,加入米饭,曲、盐、酒,放入小坛子里封存一百天,就是醢。

先秦时期最早有酱的记载,那时酱还是比较奢侈的调味品,能够食用它的只有天子和王公贵族。

到西汉时,由于谷物的普及及动物肉类的逐渐稀缺,制酱时所用的肉逐渐由大豆和谷物代替,也逐渐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庭,并成为长期以来生活贫瘠的百姓家庭不可或缺的必备菜品。它既是菜蔬得以长期储存的一种方法,也是缺盐时期很好的盐份补充品。同时除了肉酱、鱼子酱、虾酱、豆酱、面酱之外,还出现了清酱和酱清,你猜是什么?对,是一直流传至今的厨房必备品——酱油。

七件事之醋

你喜欢吃醋吗?晚饭吃多了,喝点醋可以帮助消化哦!喝醋有美白、瘦身、降低血脂的功效。

相传酒祖杜康的儿子黑塔学成酿酒技术后,率族移居江苏镇江,以酿酒为生。

有一次黑塔觉得酿酒后酒糟扔掉太可惜,便将其加入水在缸里浸泡封存。

一天黑塔突然想起,打开封口后一股浓郁的气味扑鼻而来,黑塔尝了一口,既酸又甜,很是美味,他想起这酒糟封存了二十一天,于是便取名为“醋”。

直到今天,镇江一些酱醋厂酿制醋的时间还是二十一天。

七件事之茶

《神农百草经》中有“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关于茶的起源众说纷纭,始于神农氏是得到多数认可的说法。

茶开始是生吃药用,后来熟吃当菜,到唐代时,曾有加入酱油盐葱姜或橘皮等佐料的吃法,中唐时茶圣陆羽著《茶经》(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极力反对加入调料的做法,提倡原味泡饮。

唐朝时文人雅士间常有斗酒,酒醉误事者众多,陆羽著《茶经》后提倡以茶代酒,久喝不醉,从而让茶得以广泛普及。


元.武汉臣《玉壶春》诗云:“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明.唐寅《除夕口占》诗云:“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闲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清代诗人张璨,人到中年,家道中落,抚今追音,写有一首《无题》: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100评论 5 47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862评论 2 37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8,993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309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303评论 5 36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421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30评论 3 3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01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689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06评论 2 31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564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28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26评论 3 30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75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14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705评论 2 34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269评论 2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