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很多奇人,比如打赢北京保卫战的于谦、抗倭英雄戚继光、内阁首辅张居正,还有今天要介绍的横跨思想、哲学、书法、军事、教育五大领域的牛人王阳明。
牛人从小就特立独行,立志拯救世人,学习圣贤之道,精通骑射技艺,十八岁时立志要成为圣人,深入研究朱熹格物致知之道,如痴如醉地格竹七日七夜,却开始质疑大儒朱熹的理论。
出生在那个时代,他自然也难逃参加科举、进入官场的命运,后因得罪当时手握大权的太监刘瑾,被当廷杖责四十大板!他几于丧命,又被贬至荒无人烟的龙场。
他是不幸的,遭受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同时他也是幸运的,因为龙场成为他生命中的重大转折点。就是在这个地方,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与理想,静心思考一系列哲学问题,从而参透了人生真谛,这一过程被后人称之为龙场悟道。
他悟出了格物致知的真谛。过去格物时将重点放在具体事物上,却忽略了本心,哪怕消得人憔悴,也“格”不出名堂,反而容易焦躁不安。正确的格物应该从内心出发,心即是理,存天理就是要把心放在第一位。理在心中。
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思考的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无论任小知县,还是大巡抚,或是一介布衣,他的内心不再有波澜,真正达到了荣宠不惊、去留无意的境界。
宁王叛乱时,皇帝御驾亲征的队伍尚在途中,他凭借自身的机智,很快平定了叛乱,令人对身为文臣的他刮目相看,但同时却大大扫了正德皇帝的兴致。他没有等来皇帝的封赏,反倒被诬告谋反,差点遭遇不测。
这个经历让他悟出了“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的道理。
仅仅“知”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根据自己思考的深度,去做与之匹配的事情,只有达到知行合一,思考本身才更具光辉、更有价值。
致良知则是知行合一思想的升华。不同人“知”的层次不一样,有好有坏,有高有低,致良知就是先分清孰优孰劣,孰好孰坏,孰是孰非,再根据自己的思考去行事。
由是,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建立了,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八个字是阳明心学入门的秘诀,而知行合与致良知是其中的精髓。
当年明月先生评价王明阳: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他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传千古,近代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从其中受益匪浅。
孔子是公认的至圣先师,能与孔子并称为圣的,只有王阳明。他所崇尚的求知精神,现在仍被奉为“圣旨”,而阳明心学成为解答人生疑惑的典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