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在半年之前看到这本书,或许我不会去翻看它。
一来,我不是特别喜欢这个题目,说不清楚不喜欢哪里,就如同不太喜欢“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之类的句子一般。
二来,我没听说过蔡澜。记不得哪天在哪里看到一片推文,提到蔡澜开通微博评论功能,并每一条微博都给予回复。当时并不知道蔡澜是谁,也不记得当初什么动机促使我去点开那篇文章了。看过后对蔡澜这个名字有了印象,而且对他的“定期开通微博评论,并逐条回复”的方式感兴趣,他的回复也都很有意思。于是对这个人有了了解的兴趣,想着哪天找来他的文章看一看,但兴趣仅止于此,每次去图书馆还是给忘了。
最近去浏览“心理学”类书籍的书架,看到了这本书,因为作者是他,所以才拿来看了看。坦白讲,这本书的封面对我的吸引力起了很大作用。
在图书馆里把这本书大致看了看,看后有种被他“洗脑”的感觉。多多少少会被他感染几分“潇洒任性”。当然,我想,我内心深处应该也是有几分他身上的潇洒和任性的,否则不会看了几篇文章就被洗脑的。
我没有借这本书,因为我觉得它是一本可以考虑买来一直翻看的书,所以就没有借回来。想把它买回来是因为,像是把它当成某种“加油站”,当感觉有困惑或有桎梏时拿来打打气加加油。
关于本书的内容和观点不想做过多评论,因为我并没有很深入很详细地品评它,我希望可以有一天把它放在手边。写不写得出来精彩的读后感不重要,只要它的观点可以被我吸收,给予我前行的力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