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写一些普法类的剧本,写着写着就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因为哥哥不争气,早早就辍学了,整天在外与一群外人眼中的社会青年厮混,还因年轻气盛,冲动无知而蹲过监狱。当时我还小,这些事并不用我操心,我也不懂得操心,只是印象中,父母经常不在家,即使回到家也不苟言笑。不是唉声叹气,就是商量接下来该找谁帮忙。我虽然无法理解,但也识趣,不敢再粘着父母了,只是每天乖乖吃饭、上学;因为怕给父母添乱,放学也很少出去玩了。可能从小我就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很快我就习惯了,也不羡慕别的小孩肆无忌惮的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我不能像哥哥他们一样。
虽然家里经过了一段很困难的时期,但总归事情总算过去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哥哥在家,家里总算步入正轨,而我也长大一点了,也早已过了耍小孩脾气的年纪。 因为父母要忙着赚钱,还之前为哥哥的事欠下的债,我甚至开始学着做饭;也似乎因为这些事,当时的我比同龄人更懂事一点。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我虽然心理早熟,但自卑的性格大概也是那时候形成的吧。为此,我一度在心里埋怨过父母和哥哥,也一度想离开这个城市,所以高中毕业填志愿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填了省外。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人和事多了,我慢慢开始理解父母。我无法想象两个农民出身,一向遵纪守法,从不惹是非的人,在接到警察通知时是怎样的心情;然后又是怎样接受事实,放下他们最看重的面子去祈求别人帮助;又是怎样每天早出晚归,日复一日的工作,只求快点还清别人债务的。每次回想起这些,我都一阵心酸。渐渐的,离开家的想法被藏在了回忆里,我也不再跟父母顶嘴。尤其是大学毕业后在外工作期间,我对父母的思念唤醒了我一向模糊的对亲情的概念。然后我回家了。
现在,父母都上了年纪,也越来越喜欢跟我聊天,虽然有时候一句话反复说很多遍,但我总是耐心地听着。他们现在就像孩子一样,偶尔会耍个脾气,或者想不通一些事,我都尽量给他们讲解安慰,做个称职的小棉袄。
人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很庆幸,我家有两宝。我无法想象他们离开我时我会怎样,所以我要珍惜现在,尽我所能,让他们晚年少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