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相见,山河已逝,贾樟柯的《山河故人》隐藏着这些重要信息!


粗粝、灰度、人文关怀、接近真实的纪实性,是贾樟柯的电影作品一贯的艺术风格。




从“青年电影实验小组”的《小山回家》开始,一直延续到《小武》《站台》《任逍遥》中。


与80-90年代流行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相比,贾樟柯的电影叙事显得沉稳和内敛许多。


在他的电影中从来没有上帝视角的道德预判,始终以真实粗粝、个性鲜明的纪实性风格,让观者以平行视野审视影片,也打量现实世界。




在中国电影集体向以好莱坞为首的西方电影市场投降,大搞“乡土批判”,沉浸于虚无缥缈的非现实主义题材时。


我们很容易就会看到,他的电影从来不回避现实和人关系,对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注,也使得他的电影与国内其他导演彻底区分开:


贾樟柯从来不搞玄乎虚无的东西,倾尽全力去记录中国社会发展过程变迁的真实情况。


展示着历史从不告诉我们的细枝末节和温度,在冷酷严峻的现实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别样的温暖格调。




在过去的10年时间中,他用独特的镜头语言,记录了一个高速转型发展的中国。


也描绘了在巨大的社会变迁时期,时代施加在一个普通人身体上的代价和命运。


贾樟柯的电影镜头,正逐渐成为西方理解中国的一种全新的方式,他也在重新去定义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




尽管很多国内的影评媒体人,都习惯站在同一立场上,指责他用电影作品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向西方国家的人邀功献媚。


但是贾樟柯电影的粗粝纪实和人文主义,反而让他成为国内导演群体中的特行侠,牢牢坐稳第六代导演领军者的交椅。

在作品《天注定》中,贾樟柯以村民大海、杀手三儿、按摩店小玉的故事,给观者讲了一个手起刀落、报仇雪恨的故事。




如果把《天注定》的观感形容为任性狂野、立马抽刀、干净利索、酣畅淋漓。


那么贾樟柯明显在《山河故人》中更加隐忍含蓄,用沈涛、梁子、晋生、到乐的长达半个世纪的分崩离析,抒发了山河不再,故人已逝的一声落寞叹息。




1999年末,山西汾阳县城的乐观女孩沈涛,正在进行年末的庆祝彩排,此时她很明显不只一个烦恼:


煤矿工人梁建军、小老板张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她。


三个人的不稳定关系,随着沈涛选择晋生而告终,沈涛和晋生欢天喜地结婚时,失魂落魄的晋生提着背包永远离开了生活的土地。


2014年,由于长期在煤矿井下工作,梁子生了重病,他的身体健康几乎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带着妻子儿女又回到汾阳老家。此时晋生与沈涛早已离婚,晋生带着他们的儿子到乐在上海常住。


沈涛在汾阳老家做起了加油站的生意。人到中年,他们无可避免地走到了生死离别的界限。




2025年,晋生的儿子张到乐长大成人,此时的他不会说母语,与只能用谷歌翻译与他交流的父亲情感隔阂越来越深。


长期与母语环境的疏离,使得他和中文老师米娅互相吸引,关系越走越近……


这部电影中贾樟柯收起了粗粝和针锋相对,用相对缓和安稳的节奏,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以电影作为时光的脐带牵连糅合,


用世纪交替、故人不再、隔洋望乡,这三幕历史的舞台剧,为观者呈现出国家高速发展下,社会巨大转型时期的空间图景。




世纪交替

几何问题还是代数问题


电影中沈涛对梁子问道“咱们什么关系,代数关系还是几何关系?”




初听之下观者都是云里雾里,但我们如果细细想,就会明白她的这句话,成为三个人未来命运的预判。


罗兰巴特认为符号中隐藏着重要的信息,我们想搞懂他们的关系,就必须了解几何和代数的深层次含义。


几何代表空间结构,代数代表数字与增长,而沈涛则是异体同构中的中国,她做出的每一个选择,其实就是中国已经选择的方向。


梁子和晋生的家庭条件天差地别:




晋生经营着石油生意,甚至还可以买下一整个煤矿。梁子家里只有一个人,形容为家徒四壁也不为过。


实力差距如此悬殊的两个人都争夺一个人,沈涛毫无意外地选择了家境富裕的张晋生。


我们看到这里会有些不解,电影中明明显示沈涛与梁子更亲密,情节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转折,使得沈涛彻底偏向张晋生。


如果我们将90年代的国情代入,就会发现十分合理:


梁子对生活没什么大的规划,他的愿望就是在煤矿干一辈子,哪怕晋生让他去当厂长,他都以不能胜任拒绝,梁子代表的其实就是过去的那个保守、贫穷、落后、木讷的贫穷国家。




晋生对金钱有着不可撼动的野心,迫切想要富起来的愿望,让晋生不怕折腾敢于闯荡。


90年代中国的旧有能源迭代时期到来,煤矿的利润连年减少,石油成为新晋能源宠儿,中国石油公司也在临近千禧年时上市。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迎来新的生机,只要是挣钱的行业都会有中国人涉足,这股闯劲儿也为自身带来丰厚利润。


张晋生也如同勤劳的中国人那样,开煤矿、开石油站,风险投资,他代表着活力、富裕、开放、野心、方向、机遇的未来新社会。




从本质上讲,沈涛的个人命运、中国的未来走向,都在千禧年的最后一个春节发生变化,他们面对同一个分叉路口,毫无意外地趋利避害,做出了最优的选择:


沈涛选择张晋生,中国选择了未来的机遇,他们的关系也从三角几何,变成代数式的经济增长!


故人离散

沈涛的中年失意与社会的阵痛


时间来到2014年,这一幕舞台剧的绝对主角是沈涛,中年失意的她已经离婚多年。



自己一个人在汾阳开加油站,晋生早就带着儿子在常住上海,不出意外移民是迟早的事。


她的境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她要面对的不再是千禧年左右的欣欣向荣,而是不断的离别和逝去。


首先跟她告别的是梁子,下矿积累的病症让梁子的生命彻底走到尽头,最后一面可能就是永别;


接着是她父亲,她父亲本来准备去赴战友的约,却在火车站候车室内仓促过世,她甚至都来不及跟父亲说最后一句话。


亲友的相继告别,让沈涛意识到故人逝去的加剧,她这次见到儿子张到乐,在葬礼上的歇斯底里,是对失意落寞的宣泄。




最后当幼年张到乐问她“为什么我们坐的火车这么慢?”的时候,她才会说出意味深长的这句话“车慢一点,妈妈陪你的时间就会长一点。”


从张到乐冲她喊妈咪,再到列车里戴着耳机的母子相对无言,沈涛也是这时候才意识到哪怕是至亲血肉,也有关系疏离的那一天,她已经被儿子远远甩在了后面。


1925年,贝尔德在英国首次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台电视机;


1954年,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位於紐約市的分台WNBC成為全球第一家開播彩色電視節目的電視台。


1969年,美国因军事阿帕网产生,初代互联网雏形初具规模。


1973年,施乐奥托公司为个人使用而设计的第一批电脑出现、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发明了个人移动通讯设备-大哥大。


1994年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智能手机-IBM Simon产生上市。


2016年,Google公司VR眼睛面世。


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超乎人类想象,千禧年以来中国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曾经的历史遗留问题和新产生的问题层出不穷(你们懂得),社会在享受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时,不免也要承受社会转型之阵痛。




在巨大的社会转型时期,有时代得益者,自然就会有失意者。


更通俗现实地说,大部分人都属于被时代裹挟的普通人,我们就像是在混沌模糊中涉水而过。


不知道该如何安放对生存的焦虑,也不知道社会会引导我们走向哪个方向的未来!


网络上一直有个残酷的调侃,当时代抛弃你时,都不会跟你打一声招呼。


贾樟柯在这里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说法:当一个社会急匆匆往前赶路的时候,不能因为要往前走,就忽视那个被你撞倒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就是被时代撞倒的人,她赶上了千禧年的经济腾飞,也遇到了二十一世纪初的社会转型之阵痛,与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在未知的焦虑情绪中患得患失,失意惆怅!


这场列车上的对话,与其说是她对儿子的留恋,不如说是她在感知到故人逝去后的尽力挽留。




她想要所有人都记住她久一点,再久一点,像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她也希望社会走得慢一点,让她好有机会喘息歇脚。


隔洋望乡

张到乐的母语文化缺失


2025年后,从小在澳洲长大的张到乐早已不知母语为何物,以至于他跟父亲张晋生无法用母语沟通,只能用谷歌翻译辅助交流。




这种血缘都无法弥补的文化隔阂,最终让父子两个走到对立面: 从小母爱的缺失,促使张到乐喜欢上自己的华裔中文老师-米娅。




电影中米娅与到乐的岁数至少相差二十岁以上,这种忘年恋情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下是极其少见的。


很多人都在说贾樟柯安排这一段,是为了欧洲观众的骨科倾向,但我认为他在2025年的未来设置这一段情节,更多是寓言未来社会道德的重建。




到乐,doller美元,贾樟柯在电影中已经暗示得够清楚了:


沈涛与晋生结合,诞生了下一代的张到乐,中国社会因选择机遇,带来了美元和经济的发展,也催生了留学热、旅游热、国际通婚和投资移民。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第二代乃至于第四代华裔,就会发现他们除了肤色与中国人一致外。


生活习惯、处事方式、甚至精神面貌都会与陆生中国人截然不同。


这份不同就是个体长期与母体文化的疏离造成的显性现象。


张到乐成年后仍然保存着母亲给他的一把钥匙,仍然想着有一天返回中国跟母亲团聚。


遗憾的是,电影结局他没有等到返回大陆看望母亲沈涛,最后米娅问他“如果我们见到她,你怎么向她介绍我,你的老师 ? 朋友 ? 姐姐?”。




张到乐一时语塞无法回答,他不知道该怎么跟数十年不见的母亲,提起自己的新女朋友。


在航天技术已经发达的今天,距离早已不是问题,让他无法再淡然与母亲会面的,只剩下因文化环境造成的疏离。


他的情况也正对应现实情况下大多数移民华裔的真实境遇。


母体文化的长期缺失早就让其脱离了中国人的范畴,但是在他们的灵魂深处,却又冥冥之中存在某种文化的感应。


张到乐在海浪翻涌的潮汐中,感受到母体文化的存在,同时这也是新一代移民对祖国文化的一次感应联结,它是跨海牵连的血脉游丝,也是隔洋望乡的悠远执念。




4:3 16:9 2.39:1 ,这几十年来电影荧幕的画幅不断扩宽,贾樟柯以三种宽度在世纪之间谱写出中国社会巨大变革的舞台剧。


虽然电影海报slogan是约故人相见,看山河不变,实际上电影的结局与现实中国一样,缓缓走向早已预定好的“山河不再,时移事易”。





涛的落寞与孤寂,以及时代的迷失和焦虑,在结尾80年代迪斯科舞曲《Go west》中被抚慰,这是一次个体与时代的精神联结,也是悲哀又释怀的世纪挽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440评论 5 46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814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427评论 0 33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710评论 1 27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625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014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11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62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11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62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278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989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83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6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04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274评论 2 34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856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