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不是仅仅指的25岁,更多的是人准备好面对工作和成家上的一个抉择和思考的节点,更宽泛而言,30岁更为准确,也符合大多数人的意向年龄。
“为自己而活”不是指仅仅照顾自己的情绪,不管他人感受,它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我想表达的是在成家要更多为家庭付出之前多尊重自己的选择,做自己想做之事,多完成自己的梦想清单,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活。
过年时有和一位阿姨聊到未来城市选择和职业生活时,发现我和她之间有着太多的共同话题,可能是她年龄并没有太大,刚好经历了我曾设想过的生活。
我们认为这一生真的没必要买房,一辈子租房的钱也够了。年轻人一步入社会就要陷入买房难的困境,这个时候就不得不出来一个对比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到了中年才会买房,而中国人年纪轻轻就要买房。感觉一生就在为买房还房贷而奋斗,而不是用于背起自己的行囊去旅游去追求。但最终却还是逃不开,没结婚前男人买房是为了成家,能更好的过丈母娘这一关。因此就有了“中国丈母娘撑起了中国GDP”,这一戏谑的玩笑。结婚后要买房,以我阿姨的例子就是为了女儿最终的教育发展问题(家不在广东,但是一家人打算在广东生活定居),买房似乎要还房贷还到60岁。
而中国人传统观念中“落叶归根”“房就是家”的思想也一直在深深影响着,阿姨说到有一种现状,就算银行存款有几十万,只要没车没房,别人也会觉得这个人就是没有钱。她说以前也是在为自己而活,后来成家立业了,自己没买房买车的时候,父母走出去和邻居朋友闲聊的时候。虽然父母不说,但自己能感受到父母心里有种落差感,因为各位父母之间扯上儿女的话题也总是会少不了“攀比和要面子”。这并非个例,几乎是社会现状。
对于女人必备的生孩子,在我个人看来,如果一个人没能完全学会如何去教育一个孩子的时候,不要去有生育的准备。因为如果没有充足的心理和知识准备,没有信心对他一生都负有责任的时候不要去生。因为教不好一个孩子,不仅是自己的失败,更是对孩子的极度不负责任。真正让我有这样的想法是我不足1岁的妹妹半夜发高烧的时候,39度对于我和我妈来说是很害怕的,40度就会烧坏脑子。我妈给我妹妹物理退烧,各种方法进行退烧。当时我就万分感觉,只要有了孩子这一生的责任都重大,因为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等等都要由自己去照顾和教育,而这门功课比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来的难。
我妈总是说,我们不都是在有了孩子后慢慢学的嘛。但在我这样一个有强迫症而且不喜欢无准备之仗的人身上,如果心里没有底、没有学会发生状况时应对的一系列措施,我又能把希望寄托给谁,恐怕会在惶恐失去些什么然后追悔。
之前在寒假做家教时,发现二年级的学生就要学奥数,而小学生的寒假作业如此之多如此之变态无理都快让我怀疑这老师是否正常。而遇到一个完全被宠坏的小学生、以及她做出的种种行为不得不让我发现,如果没有良好的家教家风教育,会对一个小孩的品行有多么不良的影响。所以教育这堂课真的是至关重要。
是父母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都希望把孩子往一二线城市去读书接受教育。不仅是因为大城市里有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可能,而且在更高的一个平台里想让他们去接触更多优秀的人,开拓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思维。这就必然要提到一个关键的字眼“钱”,都说谈钱太庸俗,那就说经济实力吧,往往和教育并行,经济实力是不能弱的。所以在我看来,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能撑起为未来的教育规划买单,也是必不可少。所以自我感觉养孩子还是挺艰难的,现在要多多努力啦哈哈哈!
当你不得不面对成家了,当你不得不更多的要考虑父母们感受了,你是否到那时会后悔自己想做的未完成,能为自己而活的成分在逐渐减少,而现实把你一步步往前推,向社会在一步步成长。
希望你感受从未有过的感觉
希望你遇到具有不同观点的人
希望你能看到令你吃惊的东西
希望你能充分利用时间
希望你能过上让你让你自豪的生活
没有时间的羁绊,随时都能开始
——《返老还童》
如果可以,那属于你的那个节点前给自己制定一份梦想清单,努力拼搏。其实我们都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在努力,但只有自己去努力,我们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没有人相信你能的时候,你的任何努力都会为自己加分。 ”
本人大一,略有拙见
文字言语有不成熟之处望见谅
希望在这个话题上我们能有新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