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不少公司都是用rpc 挺好奇的 不知道为何要用rpc?搜了一圈看一些说法是http可能性能低,而tcp要处理粘包、解包、超时等,感觉有点牵强,但无论如何还是看下rpc吧,至少以后可能会接触到,虽然我一直觉得tcp挺方便的。
go本身支持rpc,但不少是用thrift来做的,主要是thrift是跨语言的,go本身的rpc只能是go服务之间使用
看了下thrift的使用(之前主要使用protobuf),它和pb的最主要区别应该是自身实现了rpc的调用,其他和pb的区别不是特别大,甚至感觉比pb的调用还要臃肿(应该主要是他包括了rpc调用),之前用pb主要是自己解包、组包,然后发送;thrift主要是定义好IDL(类似pb的proto文件)和接口(这个是和pb比较大的区别,要提前定义好client和server之间的接口),然后用thrift工具生成对应的代码(例如go的),在代码里实现具体的cs之间的接口即可。下面大概贴个go版本的例子:
IDL文件如下,文件名为*.thrift
然后利用thrift命令来生成对应的go文件
thrift -r --gen go *.thrift
会生成一个gen-go的目录,里面包含对应的go代码
这个thrift文件包括几个部分:
首先是namespace,batu.demo,对应生成的go文件路径是在gen-go/batu/demo 下面
其次,是Article结构的定义,这部分生成是在ttypes.go文件里,生成一个go的对应结构体Article
接下来是const部分,会生成对应的constants.go文件:
然后是接口部分,这里转换成go就是一个interface的结构了,这个interface包括CallBack和Put两个函数,这部分是在batuthrift.go文件:
这个interface的名字是thrift里service的名字。
我们已经看到thrift文件已经转成对应的go文件了,但需要注意的是,转成的go文件是interface形式的,那么我们就要有地方来实现这个interface才能使用,下面就是来实现这部分,先看服务端:
接下来实现对应的server和client
先看server端:
看server端是先声明了一个实现thrift interface的struct(实现了CallBack和Put两个函数),然后在main将这个struct对象注册起来,后续有客户端的请求就调用该对象具体的处理函数CallBack和Put
再看客户端:
客户端是先获取了服务端的句柄,然后调用服务端的接口api来完成rpc
总结下,rpc是想使用本地接口一样使用远程的api,省去了很多网络通信的过程,对应开发人员可能是简单了,但是对应想了解整个通信过程的人来说不见得是好事。这里有个rpc调用的时序图,其实底层也是tcp的通信:
下面是一些thrift的相关文章:
http://my.oschina.net/itblog/blog/289965 thrift和pb的对比
http://studygolang.com/articles/3110 go使用thrift
http://readingtrip.com/article/e3c9f920-900c-11e5-b854-a320fe3ba9ba go使用thrift之hello world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java/j-lo-apachethrift/ thrift的介绍
http://blog.csdn.net/liuxinmingcode/article/details/45696237 thri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