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儿子迷上了下棋,作为父亲的我,一定是乐见其成,推波助澜。但遗憾的是,我的棋力相当有限,但儿子却颇有天赋,短短两个月后,我和他的对局已是输多胜少了。这本是好事,说明孩子聪明,思维能力强,但孩子对失败态度的变化,让我颇有些意外且产生了兴趣。
儿子对失败的态度似乎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服输。刚学习下棋时,因为是初学,儿子几乎次次都会输,但这并不会令他沮丧。我猜测原因有二:首先,他认为输棋很正常,毕竟只是新手;其次在我们的鼓励下,他有获胜的信心,他明白只要多下几次,他就有获胜的可能,所以失败成了激励他前进的动力。让我意外且感兴趣的是第二阶段:不认输。当儿子开始赢我以后,我发现他对输赢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比如快输棋时,他就开始耍赖、悔棋甚至直接不下了。他不承认失败,对胜利的渴望变得过于执着。这样的变化,是如何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产生的呢?它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尝试用心理学中关于归类的理论,来分析这种变化,以期能找出一些应对之策。
首先解释一下心理学中归类的概念。归类是一种简化思维运行模式,是对事物依据特征、顺序等自动进行分类,以便于记忆和思考。这种分类一般会在潜意识下完成,个体很难自我察觉。这样做得好处是可以节省能量,降低疲劳度。但坏处也显而易见,就是容易造成误判。举个例子,因为胖子一般都是因为吃和运动少造成的,所以一旦遇到胖子,我们的思维就会自动认为这个胖子一定贪吃不爱运动,这就会造成我们对实际情况的误判,因为也许别人是遗传性的或者激素造成的。这是根据特征的分类,这种情况也被叫做心理路径依赖。还有根据顺序的分类。例如,一个人准备去看一场电影,一种情况是先买票,途中把票弄丢;另一种情况是未买票,途中丢了30元(票的价格),结果第二种情况下去看电影的几率远远高于第一种。其原因就在于,票丢了会在心理中被简单的归类为已经为电影支付了钱,一般情况不会愿意再支付,但直接的钱丢了和看电影是没有直接联系的。了解了归类的概念,就可以尝试解构儿子对失败态度的变化成因了。
首先是孩子的不服输状态。这种状态下,因为孩子受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影响,懂得新人失败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且失败乃成功之母。于是当输棋时,自然就被归类到理所当然,不会有特别的感受。这应该是多数孩子面临初次失败时的态度(不排除特别情况)。
其次是孩子的不认输状态。这种会相对复杂一些。第一种是孩子不知道胜负之间的关系,以为胜利是恒数,不会变(我儿子基本属于这类)。孩子就会自然而然的按照顺序进行分类,把下棋就会取得胜利固化,并随着胜利次数的增多,变成一种自我预期。这时,如果孩子遭遇失败,就会不知所措、自我逃避、掩耳盗铃甚至一蹶不振。这是思维遇到无法处理的事情时一种的应激反应。第二种是孩子知道胜负之间的关系,懂得胜利和失败会交替出现。这时,当胜利之后再失败,孩子的心理一般会按照特征进行分类,失败后的态度会更加的平和,能够正确认识失败,并把失败作为再次成功的动力。
以上是对孩子面临失败时态度变化的简单心理学归类分析,据此,我有如下几个建议:
1、尽早教会孩子成功与失败的关系。按照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一旦一种思维形成,改变的难度会非常大。而现代的教育偏重于成功学,大众媒体所宣传的,也都是一个个光鲜亮丽的成功人士,仿佛一朝成功,就可一世无忧,失败只是成功之前的事。这样的观点一旦在孩子的脑海中扎根,再改变的难度就会很大。因此,应该尽早让孩子明白,成功和失败的关系,特别是让孩子知道,没有永恒的成功,我们需要在不断的失败中一次次的实现成功。同时,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失败观,对失败有全面的认识和心理预期,当面对失败的时候,至少不会手足无措。其实这方面最好的教育是历史,但孩子不一定喜欢。所以可以带着孩子看一看诸如《敦刻尔克》、《建国大业》之类的史实片,结合历史给孩子讲解,可以让孩子更容易形成概念。
2、训练孩子对失败的承受能力。在心理学中,有个心理弹性的概念,百度的解释是主体对外界变化了的环境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说直白点,就是心理的可承受能力和恢复能力,这也是在国外颇为流行的挫折教育的理论基础。现在国内的孩子被保护的严严实实,很少受到挫折,心理弹性几乎为零,玻璃心盛行。所以需要得让孩子接受挫折和失败。而其中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参加竞技运动。通过反复感受胜利与失败,孩子就可以增加心理弹性,适应心理落差,从而拥有面对失败的勇气。
3、及时的沟通和疏导。失败,不但对孩子是一个负担,对很多成人来说都可能无法承受。所以,当孩子遇到失败打击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的给予理解和鼓励。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帮助孩子树立起战胜失败的信心。
以上三点,是我站在归类理论的角度,对如何帮助孩子面对失败的一点思考和建议。这些都还不够成熟,视角比较单一,实用性方面还需要加强,但我坚信越早学会正确面对失败越容易成功的思路并没有错。毕竟,现在的世界,失败就像离开一样,变成了一种常态。如同米兰.昆德拉所说一样:“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只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面对失败,我们的孩子做好了准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