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过一种体验,放假前发誓这个假期一定要用来做某件事情。比如看书、学掉囤课、修理拖了几个月的家具…等假期快过去了,发现自己还是老样子。书翻了几页,课程听了一半,家具还没找人修……
你需要的是换一种思维方式,从而有一种新的心态。
最近我需要提交的书面表达有内容组领的任务,晨读感悟,还有自己工作中的一些小的文章,其中晨读感悟的书写时间一般是早晨,四五点爬起来,要是不小心睡过了,就得六点写。六点仓促,文章配不了图,这让我有时手无足措,但因为设有严格的deadline,以及在群里又立了flag,因此这事每次总在结束前的几分钟做完。
工作上要写的文章就没这么及时了。一方面它给的时间足够长,另一方面没有设定目标那么紧迫。想要迅速做完,可以借鉴《不可思议的“战拖”心理学》的方法,几分钟列下提纲,先开始再完成。
也可以给自己设置严格的时间底线,比如提交计划的前两天的几点终,都要设置好。
遇到困难的任务怎么办?
畏难情绪会阻碍我们大脑发出指令,作出本能的逃避,直到没有退路,才匆匆开始,草率结束。番茄工作法的工作原理是,把大块集中的时间分割成小的部分。例如每次集中处理20分钟,然后给自己5分钟休息的时间,在最后一分钟前进入下一个20分钟的状态,再循环,直到完成两个小时的任务。借鉴这个办法,我们可以把任务拆解开来,分而治之。
比如你需要为出行制定一份攻略。繁复的信息让你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么定制计划。这时候可以拆解成搜集相关信息,询问经验人士,整理记录核实,确定路线四个部分。一股气做完最耗时的前两个部分之后,再完成剩余部分,一旦开始拆解,这个任务便不知不觉完成了。
“拖延”的心理需要一些助力。如果自身自律性不够,可以请身边亲近的人一起合作,如果能有一个自律的朋友督促,效率会提升一半。
战胜拖延是让我们更积极地投入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拖延不是我们的对立面,它就像个孩子,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围绕它想办法,按照自己的节奏高效地去完成。
给自己两分钟的时间,罗列出生活中因为拖延,导致晚上需要加班赶好的任务和待办事项,记录下完成的时间,超出应有时间两倍以上的,便是重点突击的任务。
剩下的无论是什么法则,都是围绕行动展开。牙齿疼迅速安排会诊的时间,头发需要打理了,下班就绕到理发店做好,家具坏了,第一时间打电话安排,这些事情能拖则拖,最后反而赔进了思考的时间,得不偿失。
好方法要实践,做起来有没有用你说了算。记录下自己战胜拖延的那一刻,一起剽悍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