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报了山东大学的SMBA班,打算考研。在整个上课过程中,无论是听老师分享管理、营销案例,还是感受同学们扎实的学知基础和学习热情,都令我心头一震。老师们除了上课,还为企业做管理咨询服务,也正因如此,才有更多真实的案例反哺教学。同学们在自己本职的工作岗位上已做得风生水起,却还选择继续深造,贪黑起早,放弃周末。他们已然优秀,为何仍然在不断学习?
如果说学历教育需要付出大量时间成本,考取资历也有难度,因此阻挡了一大批同样好学的人,那么近年来如火如荼的社群课程就为这些好学之士提供了捷径。比如【插坐学院】,【行动派】,【幻方秋叶PPT】、【十点读书】等。【插坐学院】主攻新媒体运营、策划方向,【行动派】是时间管理、职场成长类,【幻方秋叶PPT】是PPT设计和职场技能类,【十点读书】是读书分享类。他们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成为当今社群领导力量,聚集着上百万的知识需求者与创造者。这些人大部分为毕业1-5年的职场小白,但同样汇集着在各领域优秀的价值创造者。我加入了其中几个社群,关注他们的课程和活动,也因此看到了让我惊叹的存在,无论线上线下课程,场场爆满。大家学完会分享课堂笔记,发表课后感言,在相同的领域互相切磋,也互相答疑解惑。在其他人看来,他们已经非常优秀,为何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力还如此旺盛?
雪莱说:“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有没有这样一种感受:当我们读一本书A时,会发现作者是因其中提到的B、C、D这几本书的知识串联而动心写下了这本书,A这本书就好像B、C、D的读书笔记。我们顺着他的分享找到B、C、D,又发现B中提到了E、F、G……C中又提到了H、I、J、K……D中又提到了L、M、N,我们再继续延知识流追溯,会最终找到这本书的理论依据,可能是某一领域的专业文献,也可能是大师著作。正是对知识流的不断探求,让我们发现了更宽广的世界,更立体的世界,更绚烂的世界。而每当此时,就会恍然发现:原来世界那么大,自己要学的还有那么多!
李欣频曾说,她每天读一本书,但这个数量在她的朋友圈中并不是最多的,她的朋友薛良凯可以一天读40本。对知识的不断索求让他们一票朋友在发现国内没有想读的某领域的书籍出版时,就主动联系国外作者,翻译并在国内出版。如果没有合适可以出版的书,他们就通过自己对该领域的研究探索写成书并出版。这正是李欣频老师倡导的“做知识的上游而非现存知识的乞讨者”,是对知识渴求的极致状态—由需求到创造。
再以跑步为例。跑者建立起跑步的意识后先是独自一人挑战自我的原始成绩,可能是从挑战上学时的2公里极限开始,能跑到3公里就喜出望外,慢慢的,能够坚持5公里就觉得自己特别厉害了,毕竟认识的大部分人毕业后已经不再跑步了。当他们对跑步这项运动的热爱与关注逐渐升温,慢慢主动去了解更多跑步资讯,跑步基础知识,加入跑团,认识更多跑步爱好者。这时才知道,原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的进步空间还有很大。或许开始会暗自安慰自己,超越自己就可以了,但是看到那么多也是从零起跑到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跑友,就会多一些激励给自己:我也一样可以做到。于是,跑者们不断挑战极限,创造第一个10公里,第一个半马,第一个全马,再不断地提高全马成绩。
这样的人,在各个领域比比皆是,他们觉得自己优秀吗?
恐怕在他们看到的世界里,他们并不这么觉得。他们的高度决定了他们的眼界,他们的眼界促使着他们要不断学习与进步,做知识的上游,做自己人生的舵手,去发现更广阔的宇宙。
如果看到有些人已然优秀却还在不断努力,马上提高自己的高度吧,和他们站得一样高,才会明白他们为什么如此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