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起因,源于朋友的一次求助。
好久之前,朋友就嚷嚷着要来我公司附近看一下她的邻家小妹妹。朋友请小妹妹吃饭,邀我同去,我因生病未能同去。
朋友在看完小妹妹后,忽然让我帮忙留意合适的工作。在了解完小妹妹的情况之后,我感到一种无可名状的无力感,更多的是对原生家庭教育浓浓的失望。
这位小妹妹是万千农村妹子的一个缩影,十五六岁的年纪,我们常说的“花季雨季”。初中还未毕业,跟随熟人外出务工,流水线上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早已淹没了她们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期许。
少的可怜的休息时间里,要么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要么足不出户与世隔绝。家人对她们未来的打算,只是简简单单的:打几年工挣点儿钱,到了年龄找个好婆家,狠狠地要上一大笔彩礼,嫁人。
是呀,“嫁人”,如此简单的两个字,代表着父母对女儿的责任已尽。
我曾问过自己的妈妈和奶奶,为什么对女孩子的人生如此设定,她们的理由是:祖祖辈辈都是如此。
回想起自己的花季雨季,还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还在为考重点高中而不断努力,还有那青春期的悸动。多么美好的年华呀!多么美妙的青春呀!
我该庆幸,庆幸自己喜欢读书,庆幸书籍的洗礼让自己明辨是非,逃离了原生家庭的影响。
幼年时,我就见证了妈妈为生弟弟所遭受的屈辱和痛苦,那个时候就恨透了“重男轻女”的毒瘤,并发誓要与男儿一较高下。
我对自己所有的堂妹表妹提出要求:女孩子必须读书,不是为了光宗耀祖,不是为了名满天下,只是为了明辨是非,做一个真正的新时代女性。
我的努力和言传身教,让妹妹们纷纷步入大学的殿堂,在和他们原生家庭斗争的过程中,我不惧困难,不惧别人背后的中伤,更不惧他们父母的怨恨。可是,我救得了自己的妹妹,却救不了万千的农村妹子,对她们的命运,只能叹一声惋惜。
原生家庭的教育,究竟有多重要?让我们把目光一起投向那些名门望族。
名门望族,不是财富的累积,而是诗书传家,才华泽被后世的历史功绩。
近代以来,第一望族当推曾氏家族。
曾氏家族以曾国藩最为著名,以后世子孙人才辈出流芳百世。
《曾国藩家书》,是我最喜爱的文学作品之一。这套文集里,涉及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理财,家庭关系的处理,师友的交往,家中子侄的读书情况,事无巨细,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国之重臣的家书。
曾国藩始终秉持“耕读”治家,勤勉奋进。正是因为他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曾氏家族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出了一百多位人才。
一本《曾国藩家书》,被我从高中带到大学,再到现在,常读常新。
说起倪桂珍,知之甚少,说起宋氏三姐妹和宋氏家族,却是家喻户晓。宋氏三姐妹的才情,名动天下,每每思索,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可以培养出这样杰出的女儿。倪桂珍,这位名门之后,自幼接受中西教育,敢于冲破封建理教,追求婚姻的自由,致力于儿女的教育,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母亲之一。
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往往母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早期,无数前辈为争取“男女平等”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的努力也取得了成效,新中国成立后,女性的地位的确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可是,在中国的农村,女性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可是思维,却依然滞后。
曾经,我不懂事,与家人争辩,争家庭里的主权。在与家人发生激烈争吵之后,我便默默地把自己的精力,致力于家庭教育,致力于用手中的笔,唤醒愚昧的家庭教育。
如今,在一线城市,培养一个孩子所需费用几百万,各类培训班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却忽略了最为重要的家庭教育。
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的氛围,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人们从城市回到自己的老家,与家人团圆。可是,近年来,春节的气氛渐渐地发生了变化。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从单纯的喝茶聊天,现在已经演变成了麻将桌上谈感情。麻将桌上坐的是父母,旁边坐的是自家的孩子,大人大赌,小孩小赌。每每看到这个情景,我的内心总是感慨万千。
少年时代的光阴,何其宝贵?少年时代的教育,何其珍贵?少年时期的引导,何其重要?
当都市的节奏越来越匆匆的时候,人们的幸福感越来越低的时候,我不禁要思索:我们原生家庭的教育,到底缺失在哪里?
每到此时,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一帧美丽的画面:窗明几净,书香萦绕,静默读书。
抑或是:夜静寂,灯影绰绰,书声魅魅。
农村,城市,总有一处叫做书房的地方,充满书香的原生家庭,总会教育出一个幸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