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唐朝人杨巨源在《吹笛记》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桩故事。
某天,唐玄宗李隆基上朝时,行为举止显得颇为怪异,他坐在龙椅上,不停地用手指上下按摩腹部。群臣们看见皇帝的异常行为,心里犯起了嘀咕,却又不敢多问。
其实,唐玄宗并不是身体抱恙,当然更不会是像现代人在盲发短信,而是在怀里悄悄地揣了一支玉笛。表面上若有所思地倾听着臣子们汇报工作,实际上却是在用手按着玉笛构思新的曲目。这种对音乐的过度热爱,实在有些让人哭笑不得。
挥之不去的文艺气质让唐玄宗李隆基在一生中付出了很多代价,也时常因此为后世而诟病,但客观上,李隆基对于艺术尤其是音乐的偏好,也推动了唐代音乐教育的繁盛,甚至开出了一条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先河。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作为音乐教育家的李隆基。
02
提到唐代的音乐,不得不提的,除了李隆基之外,还有他的曾祖父——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李世民不像李隆基一样,是个超级音乐发烧友,但他对音乐的独到见解,却对此后唐代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在传统的儒家观念中,礼乐有着沟通上天和定国安民的功效,因此,宫廷中的雅乐必须要庄严肃穆,一旦靡靡之音盛行,那也就离亡国不远了。
李世民对这样的提法非常不以为然。在他的眼中,圣人作礼乐虽然自有其用意,但国家的存亡和兴衰,却并不是由礼乐所决定的。这种观念从下面他和御史大夫杜延的对话中,可以窥见一二。
杜延本着礼乐决定论的传统思想,劝诫皇上说:
当年,陈朝即将亡国的时候,就出现了《玉树后庭花》这样的靡靡之音,而齐朝将要亡国的时候,类似的《伴侣曲》也风行一时,悲悲切切的音乐,让听的人黯然泪下,这往往就是所说的“亡国之音”。所以说,亡国都是音乐惹的祸啊。
唐太宗反驳道,这个锅,实在不该由音乐来背。对的感觉只不过是个人的情绪罢了。国家即将灭亡的时候,人民心中感到痛苦,所以听到音乐才会感到悲伤,今天的《玉树后庭花》和《伴侣曲》不是还在吗,但听到演奏时,你还会感到那么悲伤吗?
唐太宗的前卫理念,使唐朝的音乐不再需要承载过于沉重的教化功能,从而有了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
李世民本人比较喜爱具有国际色彩的胡乐,因此,在他在位期间,很多音乐都带有强烈的国际化元素,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秦王破阵乐》。
这首乐曲,最初创作于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代,在打败了叛军刘武周后,他的将士们为他创作了这首战歌。李世民登基后,亲自把这首战歌改编成了舞蹈,经过宫廷艺术家的加工,《秦王破阵乐》成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大型乐舞,并在原有的曲调中,加入了西域的风格。乐曲婉转动听,高亢而富有感召力,每次操练起来,就连外国的宾客都不由得手舞足蹈。
03
唐太宗去世三十六年后,他的曾孙李隆基诞生。在很小的时候,李隆基就表现出了良好的音乐天赋和才华,而且擅长舞蹈。年少时,为了给祖母武则天祝寿,李隆基学习了很高难度的舞蹈,现场表演后,祖母赞不绝口。
虽然很擅长取悦祖母,但李隆基内心很清楚,这个祖母和她代表的武氏集团,和自己的李氏家族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武则天登基后,武氏集团取代了李氏集团,成为了中华大地的实际控制人,这也让身为李氏正宗传人的李隆基深感郁闷。
在时机尚未成熟之前,李隆基要想办法隐藏自己的雄心壮志。而沉迷于自己喜爱的音乐,就成了李隆基掩饰才华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李隆基大部分的年少时光,都是和乐工们待在一起,研究音乐、创作音乐。这段隐忍的时光,也让李隆基的创作和乐器演奏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极为专业的程度。
李隆基二十岁那年,祖母武则天去世,他的伯父唐中宗李显复位。随后,李显又被他的妻子韦皇后毒杀。乱局当中,李隆基发现了机会,他终于无需再压抑自己的才华了。
公元710年,25岁的李隆基和他的姑姑太平公主联手发动政变,铲除了韦后集团,拥立了他的父亲李旦复位。两年后,唐睿宗李旦把皇位禅让给了李隆基,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玄宗。
唐玄宗掌握政权后,延续了对音乐的一贯热情,这一点从他上朝时还要用玉笛作曲就可以看得出来。
李隆基非常善于演奏乐器,尤其是一种来自于少数民族的乐器,羯鼓。他对于羯鼓的熟练运用程度,据说就连当时的著名音乐家李龟年都自叹不如。而这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据李隆基本人透露,他打坏的鼓棒,一共有满满的四大柜子之多。
除了是个好的鼓手外,李隆基还是一名非常出色的作曲家。他能够根据环境,即兴作曲,而且曲目自然,无拘无束。从艺术成就来说,把李隆基称为当时世界级的音乐大师也不为过。
而他的代表作,自然就是那首著名的《霓裳羽衣曲》。相传,李隆基曾经在梦中游览月宫,听到天上有仙乐奏曲,身穿霓裳羽衣的仙子翩翩起舞。醒来后,李隆基对梦中的情景还记得清清楚楚,就谱下了这段曲子。
写好曲子后,李隆基命令乐工排练,让爱妃杨玉环设计舞蹈。音乐响起后,杨玉环率领宫女舞动身姿,宛如仙人下凡。
诗人白居易称赞此舞的精美时这样写道: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04
除了努力提升个人的音乐造诣外,李隆基还有一颗成为音乐导师的心,希望能把自己的音乐理念和音乐才华传授给更多的人。于是,教坊和梨园就成为了他实现教育梦想的重要阵地。
教坊早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就已经设立,一直是由太常寺来管理,主要演出的是雅乐,虽然演出规模很是壮观,但内容却比较单调,缺乏活力。
李隆基对教坊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把教坊从太常寺当中分离出来,变成了一个独立的音乐教育机构。在蓬莱宫侧设立了内教坊,又在东西二京分别设立左教坊和右教坊,右教坊以传授音乐为主,左教坊以传授舞蹈为主。
音乐的品类不再局限于雅乐,李隆基钟爱的的俗乐也进入了教坊当中。
有了教学地点,当然还要有师资和生源。
教坊里的教师被称为乐官,其中高级乐官,是由宦官来担任。主要是管理教坊的一切事务,类似行政官员。而低级的乐官,就必须要有精通音乐的乐工来担任,也就是所谓的业务骨干。
在教坊里面学习的生源,有女艺人,也有男乐工。
女艺人根据形象和业务水平,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内人、宫人、搊弹家和两院杂妇女。级别最高的内人,可以在君王面前表演,而级别最低的两院杂妇女,只能作为内人休息时加入音乐活动的凑数人员,用星爷自嘲的话说,是一些“死跑龙套”的,而且还要常常受到乐官的嘲笑。同为艺人,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男乐工要进入教坊,最好要有一门过硬的杂技技术。最有名的是来自西域的舞蹈家裴承恩,他以擅长翻筋斗而闻名长安,号称“筋斗裴”。他的筋斗腾跃点极高,能在空中一连翻好几个,面不改色气不喘,可见功夫之深。
天子爱音乐,唐代的百姓对于学习音乐也有非常高的热情,这就让唐代教坊的生源非常充足。教坊对学生的选拔异常严格,报名者需要进行层层筛选,才能够进入教坊中学习,这也成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值得注意是,和此前的大多数教育中,求学和工作相对分离的情况不同,教坊中学员的教育,其实是在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过程中完成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这其实和今天职业教育的特点相当接近,因此,唐代的教坊,也被认为是中国学校职业教育的开端。
除了教坊以外,李隆基还选了出身于音乐世家的子弟三百人,在长安城的一个叫梨园的地方为他们亲自授课。和学员以女性居多,学习内容以歌舞为主的教坊不同,梨园主要是以器乐演奏为主,大多是由男性担纲。
亲自授课的李隆基要求非常严格。在梨园子弟合奏的时候,只要出现一点点的错误,李隆基就能够立即察觉,并且予以纠正。
除了李隆基本人外,参与梨园创作和教学的,还有许多鼎鼎大名的人物。为梨园编撰节目的,是著名诗人贺知章和李白,为梨园子弟授课的,有著名的宫廷乐工雷海青,以及善于舞剑器的公孙大娘,可以说是盛况空前。
由于梨园的繁盛,后来戏曲界也就被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而唐玄宗李隆基成为了被梨园行供奉的祖师爷。
05
作为音乐教育家,李隆基算得上是费心费力,尽职尽责,可太多的精力花在音乐上,再加上用人失察,作为皇帝,李隆基在位后期的工作就实在差强人意了。这一点上,倒是和他的后辈、文青皇帝南唐后主李煜以及宋徽宗赵佶颇有相似之处。
天宝十四年,就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于乱军之手,唐玄宗李隆基仓皇出逃。而教坊和梨园的繁盛,也就随之土崩瓦解,乐工和艺人死的死,伤的伤,苟活的则流散民间。
十几年后,诗人杜甫流落江南,遇到了当年和唐玄宗共同探讨音乐梦想的乐师李龟年,这时的李龟年早已沦为漂泊浪荡的民间艺人。杜甫心生感慨,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被乱世湮没的,不止大唐的荣光,还有属于天子李隆基和那些天才乐工们的音乐教育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