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猴王辞旧岁,金鸡报晓迎新年!
先送大家一副春联儿,祝大家鸡年大吉,万事如意!我们再来看看,春联中所说的应该是哪一天的什么时间呢?横批是?
买年货,包饺子,贴春联,挂灯笼,炸年糕,涮火锅,放鞭炮,合家欢,看春晚,拜大年,抢红包……一听就知道,这是我们熟悉的中国年。当我们全家人团聚在电视机前,看着一年不如一年的春晚过着大年时,日本的这个时候也在过年么?
当然不是,他们在这个时候已经过年一个多月了,日本的新年是我们的元旦,也就是一月一日。有趣的是,在日本新年的前夜(12月31日晚上),各大寺院也有敲钟迎接新年的习俗。
在古代的时候,就有寺院僧侣们在整点敲钟来计时的现象,有诗为证。唐朝安史之乱之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了一首羁旅诗《枫桥夜泊》,我想大家一定都还记得吧,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字面的意思比较简单:说的是诗人夜晚住在枫桥的船上,深夜的时候,听到了从远处姑苏城外寒山寺传来的敲钟声。可是我们要知道,古代诗人写诗都是情景交融的。其实,诗人张继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科举考试失利后返乡的途中,因此,诗中自然流露出愁苦凄凉的情绪,说也巧,在当时的情境中,寒山、孤舟、夜晚、钟声,也都表达了这种情感。
诗人秋季到此,听到的钟声是寒山寺每夜常例的“警世钟”。寒山寺每年的正月初一凌晨会鸣钟一百零八声,因为佛法认为人生愁苦有一百零八种之多,因此鸣钟以解忧愁。解除所有愁苦,开启崭新的一年,这也是一种美好的祝愿,然而,诗人听到钟声,似乎也联想到了“钟声解忧”的传说,他多么希望此时心中的种种愁苦,能伴随这钟声荡然而去啊……
知 恩 院
新年的一百零八响钟声就这样,从中国古代的寒山寺,漂洋过海,传到了日本京都的知恩院,再次勾起了僧侣们心中的共鸣。
知恩院是日本京都的一座神圣寺庙,在京都寺院中规模最大,而院内山顶的巨钟,也是全日本最大的,重达74吨。
为了感受日本的新年,我跟爱人已经规划好了行程,先到大版的天守阁,然后就来到京都,参加知恩院一年一度的新年敲钟仪式。据说来参加仪式的人非常之多,不光只有日本人,还有很多像我们一样的外国人,所以,我们晚上九点多就到了知恩寺门外。
只见一条巨龙从寺内到寺外,中间经过巨大的寺门,而龙尾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顺着山路绕了很远,我们赶紧绕过去找到了龙尾,排进巨大的队伍中。旁边有警察在维持秩序,并向我们伸出了四个手指,示意横向四人一排。
听周围人的口音就知道,他们都来自世界各地,后面有中国恋人在聊天,前面有操着法语的小情侣,在边说话边走路还边接吻,看来她们也和我们一样,在热恋期敢来参加迎接新年的敲钟仪式,从每个人张望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里,就可以感受到那份期待与美好。
这时的日本昼夜温差很大,晚上很冷,长龙行走缓慢,走走停停,我们哆哆嗦嗦的聊着天,虽然忘了喝水和带热水杯,还是没有中途放弃,一直坚持跟大家一起向前走。路边的景致变换,我们也会拿出手机拍照和录小视频,漂亮的常夜灯,樱花树,还路过了知恩院总本山其中的一座神殿,古朴素雅的木质神殿,被对面的灯光照出了建筑的层层结构和节奏美感。
大家都在拍照,忘记了岁末寒夜的冷,走着走着就到了知恩寺的大门口,门口的警察正在有序的协助参加者分流进入,很快就到了我们这一波。上台阶,进寺院,随着人流不断的攀爬和停步,这时忽然听到“咚——”,浑厚而长久的一声钟响从山顶传来,周围人都发出了“哇哦”的感叹。
虽然大家看不到敲钟的景象,但却知道它已经不远了,这时,老婆去旁边的饮料自动售卖机那里,帮我买了热果汁,我们补充了能量,缓解了我的胃寒疼痛,继续前进。
之后穿过松柏,绕了几道弯,终于看到了大吊钟被高高的挂在了一座庙廷中央,旁边还用绳索吊着一个又粗又长的圆木,那是我见到过的最大的钟锤,这样巨大的吊钟,只有这么巨大的钟锤才能配得上它,要想悠起这钟锤,需要十七位僧侣配合一位敲钟僧,进行敲钟仪式。从晚上的十点四十八分开始,每分钟敲钟一次,边敲钟边念佛经。这位主要的敲钟者,由于动作幅度较大,体力消耗很多,所以由四位僧侣轮流进行。
在每次敲钟的前十秒左右时,由主敲钟者喊出口号“嘿——嗖——贼”,之后,反方向拽动钟锤的十七位僧侣,也喊出口号“嘿——嗖——贼”,然后,他们接着快速的喊出“嗖嘿”,钟锤被猛地拽向远离大钟的方向,悠的很高远。
这时,主僧侣拽着绳子一个箭步,迈上柱子间的横木,紧跟身体静直,以脚底为圆心顺时针画四分之一圆,向后下方快速躺下,惯性使得双脚从横木上拖落,同时,双臂猛拽钟锤撞向巨钟“咚——”,仿佛感受到一阵厚重的低音波穿过所有人的耳朵和身体,传向远方。
僧侣们开始念经,周围人拥挤着拍视频,然后和我们一样,对着大钟,闭上眼睛,双手合十,祈求佛祖保佑,解除悲苦,平安纳福,许下新年美好祝愿。
这个跨年仪式太有意义了,我们居然冒着严寒,跑来日本京都知恩寺参加敲钟。此刻我们边往外走,边喊着“新年快乐”。队伍沿钟庭东侧进入,再拥挤着来到南侧,也就是钟锤这边,再被后面的人拥向西侧下山。此时已经是十二点多了,钟声还在继续…我们手拉手快速的下山,终于可以去找些热乎的小吃啦。
伏 见 稻 荷 大 社
告别了佛教的钟声,第二天,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坐公共电车直奔日本神道教的主要神殿——伏见稻荷大社。它主要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大神为首的诸位稻荷神。稻荷神是农业与商业的神明,香客前来祭拜求取农作丰收、生意兴隆、交通安全。
大社入口处,矗立着由丰臣秀吉于1589年捐赠的大鸟居(鸟居是类似牌坊的日本神社附属建筑,代表神域的入口,用于区分神栖息的神域和人类居住的世俗界。鸟居的存在提醒来访者,踏入鸟居即意味着进入神域,之后所有的行为举止都应特别注意。
《古事记》说认为,鸟居起源于《古事记》神话。据《古事记》神话记载,一次天照大神因为讨厌她的兄弟须佐之男,找了一个山洞躲起来,用石头将洞口堵上,人间因此没有了太阳。
八百万神想了一个办法,建立了一个高高的支架,将所有的公鸡放到上面,让所有的公鸡一起啼叫,天照大神感到奇怪,推开石头看看,那些躲在一旁的相扑力士们立刻抓住机会合力将石头推开,这个世界就重新大放光明了。这个支架就是第一个鸟居。),后面便是神社的主殿及其他建筑物。
门口两侧分别坐着一个狐狸石像,神社里面也有许多狐狸石像,而且嘴里分别叼着不同之物,分别为稻穗儿、钥匙、书画卷轴和宝珠,因为狐狸被视为稻荷神的使者,口中的稻穗就是五谷丰登之意;钥匙呢是寓意着可开启各种门,包括开运之门、粮仓之门、开山之门等;卷轴象征着神的旨意;而宝珠则代表神灵的恩德。
伏见稻荷大社楼门口,人非常多,大家都在合影留念,也有当地人穿着和服在进神殿之前整理衣装。表示对神的敬意。
进入神社,旁边有一个叫做手水舍的地方,在日本的神社前都会有这样的地方,有一个水盘,旁边放置勺子,供人们膜拜抽签之前清洗尘世污浊。古代时,参拜前要裸身在海里或河里清净身心,手水舍是这一传统的传承及简化。
洗手礼仪的具体步骤是:
1 右手握勺,舀水洗左手。
2 左手握勺,舀水洗右手。
3 用右手舀水到左手掌,然后用左手掌上的水漱口。不能将勺子内的水直接送到口中。
4 最后竖起勺子,用剩下的水清洁勺柄。
洗手之后往里走,进入一扇大门,在里面看见了外拜殿,外拜殿里面放着很多贡品,都是一些企业或个人奉献的,有酒类和食品等。
旁边有很多可以购买来参拜的道具和物品,有用于开运的稻穗,有一个小木头牌子,上面画着一只鸡代表鸡年,还有一支箭和具代表性的日本人像,这样的一组开运的挂件可以用来装饰新年。
旁边还有可以花钱求签解签的地方,看看自己新一年的运势如何;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木牌儿叫绘马,这里的绘马是具有狐狸脸形状的木牌儿,所以叫白狐绘马,可以把买一块儿,然后画上自己的人像,寓意自己成了狐狸使者,就可以与稻荷神相见了,背面可以写上自己祈求和保佑的话,然后把它挂在专门挂绘马的区域,来,一起看看大家的作品吧(笑)。
再往里面走,还有卖各种日本特色小吃的小店,各式各样的年糕和叫不出名字的点心,包装设计的都非常漂亮,还有面具,具有日本特色和风格。
前面的人越来越多,拥挤在了一起,大家都走不动了。原来,前面就是稻荷大社的本殿了,人们都在前面进行参拜。旁边的牌子上可以看到“一月一日岁旦祭”的字样,大年第一天,大家都来祭拜了,祈求一年的好兆头。我跟爱人排了好久才走到台阶上,前面的一波人参拜的时候,我们也正好学习一下如何参拜。
准备好一些硬币或香资,然后把它们放入前面的赛钱箱,硬币或香资象征着参拜者献给神的贡品。有垂铃的,摇响垂铃,以告神灵。(这里没有亦可不必),然后二鞠躬(二礼),再击掌合十两次。这与我们平时拍手称快如出一辙,表示见到神灵的喜悦,以及对神灵的敬意(二拍手),接着双手合十微低头闭眼,向神明祈求保佑,并向神明默述内心的感恩之情,最后再一鞠躬(一礼)。
参拜后,我们跟着人流往后走,看到了一条红色的长廊,这是由许多鸟居组成的叫做千本鸟居的长廊,形成一条蜿蜒曲折的通道。进来后确实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一条红色的通道,许多人都跟我们一样拥挤着穿行其中,两侧是鸟居的两排柱子。
进入的方向没感觉有什么特别,一回头确发现了不同之处,原来,这里的鸟居之后很少一部分是神社原有的,大部分穿插其中的,都是后来其他人或企业捐钱建造的,上面还写着建造时间和捐献者名称,看上去就像一部被拉开的大型书简,一行行竖着写的文字很是特别,从颜色上,也可以看出哪些是较新建造的,哪些是老的。
走在里面可以看到,阳光穿过外面的松柏枝叶间的缝隙,从鸟居柱子间照射进来,一道道温暖的阳光,形成一层层透明的纱帘,轻轻地从每个人身上拂过,让这红色的长廊里充满了神秘而温暖的光,就好像神明真的要从这人神交界之地出现一样。
经过奥社奉拜所之后,从东向北,又是一条很长的相对稀疏的鸟居长廊,东侧有一个很大的池塘叫新池,白天的气温在八度左右,池水并没有结冰,她就静静的在那里,把周围所有人和景致都照进自己的怀抱,滋润和包容着神社的一切。
在向东则是熊鹰社,前面环形的鸟居长廊一直绕过稻荷山,然后再从另一侧绕回,这时我们并没有继续上山,而是从这里下山了,路边有好多各种造型的常夜灯和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树。
这时路边有两位穿着漂亮和服的日本女孩儿正在拍照,可以看到,这套和服是以黑色为底色,上面布满绿色、蓝色、白色和橘黄色的花朵和叶子,它们大小错落,层次鲜明,很是好看,身后还背着一个红色的包包,发式和头饰也具有日本特色,不经意间,我拿出手机,跟她的同伴一起拍了起来。
(日本的和服起源可追溯至公元3世纪。到了奈良时代,日本遣使来中国,获赠大量光彩夺目的朝服。次年,日本效仿隋唐服饰,至室町时代,和服在沿承唐朝服饰基础上改进,而和服腰包则是受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影响而创造。在日本,出席冠礼(成人式)、婚礼、葬礼、祭礼、剑道、弓道、棋道、茶道、花道、卒业式、宴会、雅乐、文艺演出以及庆祝传统节日的时候,日本人都会穿上端庄的和服去参加。和服的穿着文化及礼法被称为装道。-百度百科)
我正在想,为什么日本人对自己民族的服饰如此深爱呢?他们不仅中爱服饰,还中爱和传承着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把好多自己的传统文化都给丢了呢?中国的新年到今天,好像就只剩下抢车票、回老家、团圆饭、看春晚了,为什么不能在平时多跟亲人团聚呢?
过年的时候可以跟父母家人去一个大家想去的地方过年,去感受一下新年的氛围和文化习俗,跟家人出去看看中国或世界各地不同的年味,不是更有意义么?
就像我们喜欢的彭于晏一样,在日本新年之际,跟家人来日本过年,让我跟爱人在寺院门口偶遇。
谁会想到,新年之旅居然还有这样突如其来的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