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寇老师有过一面之缘,听他受蔡伟老师邀请,到金教院讲座,也较实在。我看到他不断写作,教学灵感也丰富,我希望学到更多东西。
六月三日,我下单寇永升的文集,131.4元。我想知道寇老师是怎么从西部学校普通教师成长为江苏人才引进特级教师的?这太厉害了。寇永升老师的文章都写什么?他怎么整理看过的期刊呢?
带着问题,我开始阅读。边读边写读书笔记,把临时的启发记录下来,现在对照着读书笔记,我复盘整理读后感,以期更有质量的提升。寇老师从小城成长,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阅读提升上,他深知自己的不足,希望用更有效的努力换来对现实的改善。他阅读教学期刊、积极向优秀的老师学习,乐于为他人服务,他所做的事情都成为辅助他成长的养分,随时间推移,寇老师长升永升。
寇老师读论文认真专业,有自己见解。第一卷259页寇老师谈《登泰山记》教学论文:李超是以《登泰山记》为核心的多文本研读。童志斌的文章才真正解读清楚了姚鼐为什么要登泰山又为何而写《登泰山记》。你说关注教学期刊说明的问题是什么?是我凭借教学期刊上新近发表的几篇重要文章,明白了《登泰山记》重新回归到语文教材在统编教材里的教材价值。在寇老师的文字里,我看到教学期刊使用的方法,在期刊内不同作者观点间比较,产生自己的思考。我看到我校书记童志斌老师的优秀,心中愈发尊敬。
寇老师的工作方式和积累习惯使我共鸣。寇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和知识功底的培养,每讲一篇课文,他都首先深钻细研,把文章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出来,包括作者的生平事迹、出生年月、发表过什么作品等相关信息,他都注意罗列得清清楚楚、保存完整。寇老师用好几台电脑来备课,就这他都还嫌不够用,他的电脑里存储了不知有多少读书心得、教学随笔、教学论文、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他熟练地掌握了目录索引技术,辅助备课和写作。我现在使用flomo和印象笔记交替笔记,也辅助使用电脑硬盘保存,我也有我的笔记路。
十多年中,寇老师阅读了近300本书籍,多数是语文教学专业理论著作,部分是教育随笔或文学作品,还有少量的杂书。寇老师一般不在教研组办公室看书,主要是因为办公室嘈杂喧闹,干扰比较多。办公室里,只完成备课和批阅作业。阅读主要是在小教室。寇老师在担任班主任的教室里给自己安放了一张课桌,自己阅读的书籍、纸笔就放在这个课桌里。蔡伟教授的成名作《你也能成为特级教师》,寇老师买过三次,通读过不少于两遍,重点章节读过十来八遍。蔡教授研究了几十位特级教师的成长经历,研究出特级教师成长的几十条经验,寇老师一一列成表格,一一自我对照检查,一一努力积累。知道了自己缺什么,有明白了努力方向,剩下的就只有付诸行动了。锡山高中十几年,寇老师尽量不在办公室里闲谈,尽量不在工作时间闲聊,坚决不在网上长时间聊天,坚决不把时间精力花在刷手机上。寇老师不为眼前小成功、小利益所动,一直拒绝参与编辑复习资料、编制训练题等,也不愿利用自己任教名校的效应,写一些没什么意义和价值的所谓文章……一位老师可以怎么生活,应该怎么生活?参考寇老师,我有启发,更坚定了方向。
寇老师对自己的名字有独特解读。我有启发,给自己取了字——思过。一天和老婆聊天,摸着自己的长眉毛,想到自己的心志,和老婆胡诌,要不我以后号“长眉道人”?玩笑归玩笑,在给自己取字取号的过程中,也浓缩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我希望自己精益求精,不断提升。
寇老师每天写作,早上五点起床,写一个小时多,晚上十点准时睡觉,睡前整理当天工作思考,以备次日早晨写作。他每天坚持的各类写作文章,整理成了《烂柯文集》;他去延安支教写的文章,整理成了《理念:教育的制高点》。我也买了这上下两册的书,读完文集之后,还有这60万字的大作等我拜读,有良师益友云端陪伴,我知道有人这么生活,我现实的动力也多了很多。
寇老师会整理保存好自己的成果,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整理方式。寇老师的电脑文件夹是:语文教学、科研、写作、摄影、个人信息。具体课文篇目里再细分为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论文等几个专题文件夹。可以借鉴,补充班主任和校务工作文件夹。寇老师做教学期刊目录索引,能快速按关键词找到论文去拿来读。我读书途中,换了新的电脑,重新整理了自己的文件,花费了一些时间,让零散资料有序起来。
寇老师说备课不是一次性劳动,要让备课具有动态性、连续性、不间断性和持续生成性。寇老师的做法是,备课前期,坚持素读课文,在电脑里建一个表格文件,分为三列:段落序号、原文、评点赏析及教学内容选择、问题设计乃至练习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多来自第三列。直到建立自己的理解后才进入第二步,翻阅教学参考书、查阅专业教学期刊的研究文章、教学案例、课堂实录等;第三步,讲完课之后,不是备课的结束,除了自我反思,除了学生作业训练中得到的反馈,同行听课后的评价建议,我们着重做的事情是,在随后阅读整理教学期刊过程中随时增补有关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既在评点一列中补充更新,也在教学设计中增补,同时也在教学PPT中修改。我之前没这么思考过,之后准备先学着这么做起来,然后再根据自己实际调整。
寇老师说,能够帮助一线教师随时更新教学内容的是专业教学期刊。寇老师把期刊每年年终装订成册,已经收藏40年来的《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建设》《高中语文教与学》《初中语文教与学》数千册。寇老师建立了一个动态的目录索引系统,前二十年手写卡片,近二十年电子目录索引。寇老师备课的主要精力用在研读教学期刊上的文章,公开课多是借鉴教学期刊上的文章,寇老师说他是教学期刊培养出来的名师。我平时也读教学期刊,但没做这份工作,之后我也整理电子索引目录,我要在看期刊过程中把目录制作出来,经常使用。整理目录索引,让备课资料保持动态生成性,我们就随时掌握着本学科教学研究动态,随时可以借鉴最新研究成果,随时可以学习借鉴优秀成功的教学案例,其实就是我们随时在备课。我整理期刊目录还把小升初课本目录以及我重点读本的目录整理到一起,形成自己的知识索引库,再结合我的读书笔记目录索引表格,我想时间推移之后,效果应该会越来越好。
通过寇老师的文集,我还认识了很多人,比如他的老师,他的同事,他的亲人。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寇老师提到其中两位老师。第一位是梁捷,北京五中特级教师,毕业后是排字工人,是由代课老师成长起来的,梁老师的丈夫是工人,女儿读高中,她白天认真工作,一丝不苟,热爱教学,晚上回到家,丈夫工作已经很累了,她动手在家里做家务,不嫌弃老公的工作和收入,不埋怨压力巨大,每天还要早起做早饭给女儿吃。看了梁老师的真实故事,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呢?第二位是苏立康,前全国中语会理事长,语文教育家,2009年苏老师马上七十岁了,住杭州,受邀到无锡讲座,离开前请寇老师带到超市买特产。苏老师包里带着整理好的塑料袋,整整齐齐,和雨伞放一起,每天进超市,为一家老小的吃喝操心。苏老师的生活故事,让我感到家事、工作可以兼顾,让我感叹女性伟大。
寇老师也看电视剧,听收音机,看报纸,现在不怎么听和看了,因为少见经典。但寇老师不反对听或看优秀的评书或电视剧。我打算跟着寇老师步伐,看他推荐的电视剧,听他最喜欢的评书和长篇小说。第四卷中,寇老师还谈了他坐飞机和火车的体验,觉得坐火车印象很深,体验更美好,不容易被打断,可以写作,阅读,听书,可以做很多事情。节奏慢下来,交了朋友,回味了家乡美食,看了沿途风景,比坐飞机的惊慌和短平快节奏好的多。我深以为然,看文章之前,我已经买好了从金华到昆明的硬卧火车票,我和老婆一起,看来可以学着寇老师,提前在笔记本电脑上下载好要看的电视剧,要听的书,准备着要写的文章,不亦乐乎?只是这次回云南的硬卧体验不好,火车上皮肤过敏痒个不停,眼睛过敏眼白通红,实在睁不开。至今多日,药水不断,才稍有好转。还好一路有老婆陪伴,还偶遇一位云南大学毕业的已经退休的叔叔,一路不能看书,聊聊天,倒也是一次不错的体验。
读到第五卷,寇老师的文风基本熟悉了,像对人说话,短句居多,杂以化用的诗句,有意识训练自己的语言,西北质朴的风格很明显。我的语言风格整体看来也能看出我的思维习惯,还不够简练,重点还不够突出。未来回忆起来还是会看不上我现在的文字。不过,留下了思考的痕迹,挺好。
寇老师对人的真诚随处可见。第五卷213页《示诸子侄》写了寇老师对侄子女的叮嘱。我对家人对弟、妹也有很多想说,但说多了有说教意味,耽搁对方时间,还可能看到对方埋怨的表情,也许效果也不好,可能说了就忘了。看寇老师故事,也许还是应该写成文章,发给他们,想看的时候看看,效果恐怕还更好一点。222页《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写了寇老师为孙女,本想把准备好的礼物给主任医生,但被拒绝。他换位思考,想到自己也不会需要别人准备的心意礼物,改为写信感谢,精心打印,送到主任和医院手上,把医院和医生都夸了一遍。效果比送礼好。我有启发——高尚很好,真心最重要。我一直以来对朋友对同事的做法,也是这样感恩的情感支撑。我觉得很多时候出点钱买点东西是肯定不能表达清楚我的心意的。还是认真工作,好好付出反而来的实在。
最后,本文根据我读书过程中的读书笔记整理而成,基本按照阅读顺序,从第一卷到第五卷。我的观念是,读完一本书就有一本书对应的现实改变,此时对比阅读之前,我除了本文的几千字,还直接改变了笔记方式、阅读方式,甚至一些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可见一个人、一本书的影响至深。本文有私密性,主要是我自己反思的用途,同时也想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益友越多越好,也许能对朋友了解寇老师或者了解我有帮助。行文有些不成体系,归途时间紧张,还请朋友们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