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闺女现在15岁,上初三,今年就要中考了,学习的压力很大。
人人都想考上一个好的学校,但基本上只有努力学习这一条路,用好的分数去上一个相应的学校。
现在的中考,学生们大概分几种去向: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学校,以及没有高中可上。。。
另外还有一种出路,就是上一些高中的“国际班”和“国际部”。进入这样的学校后,基本上主要的目标就是出国去读大学,而不在参加国内的高考了。
国际班或是国际校有很多,也很乱,有的学校的国际班比学校本部的分数还要高呢,有的国际班据说上不了普通高中的学生都可以进得去。
根据闺女现在的学习成绩以及我们家的经济情况,我们也考虑是不是让她以后出国上大学,所以也就一直在研究什么样的或是哪个学校的国际班适合她。
昨天晚饭后我们三口聊天,这还是第一次能这样地聊天。以前都是闺女跟她妈妈腻在一起嘀咕咕的,她极少跟我交流,即使我问她什么,得到的回答的也是很简略。
我们聊她的学习现状,以后的发展方向,想去什么样的学校,自然也就聊到了国际学校这事。
闺女说,她的学姐,是清华附中的国际班(或者是国际部)的,给她介绍了这个学校的情况。比如这个学校招生是在海淀区的哪一个分数排名段,去年招生时是多分;她当时是初二去报名上这个学校的而不是初三考试进去的,因为国内的初三相当于国外的高中了,而且通过中考的分数进去时比较难,但是如果初二报名去的时候就容易一些;面试时主要是口语对话,面试的外国老师跟她交流了几句,她就通过了,但是据说今年如果再去这个学校的人,因为是中国的老师面试英语了,会难一些了。
这个学姐还说,这个学校挺好的,还告诉闺女说,以后出国上大学时,要考托福多少分或是雅思多少分才行。
我特别差异,闺女居然自己能去跟别人交流了这么多关于自己学习的东西。我媳妇问她,这个学姐是这几次跟她一起上晚自习的那几个学生中的吗,闺女说不是,是她从微信上认识的。
我再次震惊,微信上怎么认识这么个学姐的?闺女说是通过这个国际班的一个公众号,她关注了。这个公众号经常发一些学生写的文章,有三个学生做编辑,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其中有一个就是闺女的学校的。他们还经常向大家征询一些小故事,用来编辑成公众号上的文章。于是闺女就跟这个学姐的交流就多了,加了微信好友,然后就有了我们听到的上面的那些内容了。
(我现在记忆不是很好,上面所写的内容是凭印象回忆出来的,不是很准确哈)
我闺女从小就被我们带着到处旅游,国内国外,天上地下海上,跟团游自助游等等,另外还主动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小学、初中都是学校合唱团的主力。小学时跟学校的合唱团去美国游学,上一个暑假还跟学校的合唱团去参加了英国的爱丁堡音乐节。
几乎每一个暑假和寒假,我们家都会安排一次旅游,因为旅行可以拓宽一个人的视野和心态,而且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旅游用的时间多了,学习上用的时间可能就比其它的同学少了一些,加上闺女跟我一样是个慢性子,这也对学习会有一些影响。
现在她进入初三了,多数的时间是复习初一、初二时学过的知识,成天都是各种大大小小的测验。
大家都在努力学习,我们也对闺女的学习转变了方法。我们给她找了几门课的一对一课外班,想用这种办法把她以前学的不扎实的知识重新加强一下;找了家教,希望能改变她自己学习时放松的状态;现在我们又鼓励她去上课外班的晚自习,因为几个学生(其它几个学生都是他们学校实验班的或是更好的学校的学生)在一起自习时,不会有杂事影响,有问题还有老师随时可以给以解答,这样会提高学习的效率,而她缺少的就是效率或是速度。
我们希望通过初三这一年的努力,让她的成绩能变好一些。我跟她说: 你要忘掉之前你的学习成绩的排名,不要把自己就确定为属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那个梯队的成员,之前成绩的不理想,是因为你的努力不如别的同学。只要你从现在开始努力了,仍然不晚。只有自己努力过了,那时的成绩才可以说明自己的能力是如何。
这些,不是我的空想,因为我也曾经是一名学生,只是当年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的知识文化都比现在做父母的要差。想当年,除了我们的老师,就没有什么人指导我们学习,而现在的我们已经比我们父母要强多了,在大方向上是能够指导我们的孩子的学习的,当然也包括指导他们如何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