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保余老师建议:四年级下学期前抓孩子的写作基础,四年级下学期后在不放松抓写作的前提下,要重视起阅读应式能力的提高。
利用假期,娃大量阅读并且写练习题,说实话效果也没好多少,毕竟我没有能力辅导。本来给娃趁热报了一个几天的语文网课,自己看了看内容再结合之前低年级时参加的9块9网课,觉得作用不大反而增加近视度数的风险,我一节也没让娃上过。
曾在微博上看到一位高中数学老师吐槽线上机构的一位老师,连“质数”的概念都拎不清就敢教孩子,他感到好笑又悲哀。赠课的老师水平良莠不齐,别是娃没学好反而学糟了。
言归正传,提高孩子阅读理解应式能力,不能踩的坑,看看黄老师教了啥。
一些家长焦虑或者跟风,在孩子还在2、3年级的时候就报阅读理解班,在黄老师看来这是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他建议在四年级下学期以后找专门的阅读理解班学习,每周最少完成一篇阅读题,由老师针对性指导,比“隔三差五“学一下的写作综合班效果要好很多。至于“写作”前文有提到,家长一定要抓住,黄老师的多年经验来看,即使到了高中没有进行过强化训练阅读题的学生,只要写作基础好成绩照样好。
不要给孩子在基础组词、造句、拼音训练上浪费时间,应把重点放在概括和理解能力方面。我认为这里指的是四年级以后,我发现,“寒假作业“中的阅读理解题存在这样的现象,娃做起来没有兴趣,重复及没有实效性的练习是浪费时间的,应在重点提升的能力题上加以训练。我曾跟群里一些家长讨论过关于选什么样的练习册效果最好,也征求了高年级家长的意见,目前娃在写的书练习册是比较不错的。
光看不练假把式。我在以往的文章中有提到,只上课不复习是最没有效果的学习。我认识一个孩子,上周课外班学完的内容,到了这周上课时间才想起做作业。可想而知,这样的学习是敷衍的。家长没有做好监管,孩子自然松懈。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孩子浪费时间没学会,家长浪费金钱抱怨大。
报班要慎重,避免踩坑式报班。一分钱一分货的说法用在教育投资上虽有些俗气,但确实说明一个事实:少花钱解决不了大问题,干脆不如不花钱。现在线上线下一些机构为了吸引流量整出了快速班、几天课的噱头,我们家长认为时间短、花钱少,孩子上了就啥都学会了,其实这样的补习班效果最弱,是市场化的产物。要么就趁假期强化突击,要么就在作文上下功夫。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时间也和成人一样,最不该浪费。见不得孩子闲着见班就塞的家长,只图自己省心而已,对成绩别抱指望。
大量刷题并不是良策。我以前就犯过这样的错,各种册子买回来让娃做,娃的作业一天天见不到头,学习没动力。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开始筛选练习册种类,避免购买低效的练习题。还是前面说的,四年级下册以后,孩子的阅读基础上来了,可以选择以概括、理解和表述能力训练为主的练习册,如果孩子此时已5、6年级,不妨给选择初一年级的阅读理解训练题,这样进步会更快。
磕磕绊绊这些年下来,踩过坑,走过弯路,现实是孩子并不是理想中那么“省心”。也许这不是最适合自己家的方法,那么就从别人身上找方法来形成适合自家的一套。我特别后悔一件事没抓娃写作,尽管目前在作文写作上,她不算弱,可是阅读理解是老大难。
今天跟娃闹了个不愉快,娃要看从前买的一些快餐书,我拒绝了还批评了她,娃含着眼泪不理解。我对她说,妈妈从前看书特别单一,家里条件不许,又不是住在市中心够得上图书馆。等到成人的时候想读有深度的东西,我发现我理解不了。就说《乌合之众》和《梦的解析》我买了这么久,我都没看完过,我从内心里抗拒。而抗拒的原因是,我的理解力不足。
你3岁的时候看《儿童画报》,6岁的时候看《儿童文学》。今天你快10岁了,还读这些内容浅显的书,已经不能满足你的知识需求。就像现在上4年级,天天让你做2+3等于几的题,你能进步吗?刷题不都是从容易的、中档的会了以后,去挑战难题、大题吗?10岁的你应该读一些有深度的书,涉及各方面知识的书。
听了我的分析娃放下了快餐书,挑了《福尔摩斯》未删减的版本,她听我说这是一部可以让人变得巨聪明的著作就挺兴奋,还巴拉巴拉地跟我分析怎么判断凶手特征,说以前怎么没读原版的,让我把学生版的送人等等等等。我心里默念:只要你别走上读言情的快餐书之路就好,做一个有深度的人,那是多么高大上的啊!
文章为家有小学生陪读日记原创,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