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群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的食不果腹到现在的大鱼大肉,脂肪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提高了很多,这也是近年来超重和肥胖比例一路飙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许多人谈“脂”色变。但是,脂肪作为宏量营养素的一种,对人体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正确认识脂肪就尤为重要。这里就一 一做简单的介绍。
一、脂肪的概念
脂肪,又称甘油三酯,是体内重要的储能和供能物质,它与类脂同属脂类化合物。脂肪约占体内脂类总量的95%,类脂主要包括磷脂和固醇类,约占脂类总量的5%。食物中的脂类主要由甘油三酯构成,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的甘油形成甘油三酯,人体内甘油三酯主要分布在腹腔、皮下和肌肉纤维之间。二、脂肪的生理功能
1. 贮存和提供能量
当人体能量摄入过多不能利用时,就转变为脂肪贮存起来;当机体需要时,脂肪细胞中的酯酶立即分解甘油三酯释放出甘油和脂肪酸进入血液,和食物中被吸收的脂肪一起被分解释放出能量。由于甘油三酯中碳、氢的含量远高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所以可提供较多的能量,体内1g脂肪可产生能量约39.7kJ(9.46kcal)。体内脂肪细胞可以不断地贮存脂肪,至今还未发现其吸收脂肪的上限,所以人体可因不断地摄入过多的能量而不断积累脂肪,导致越来越胖。
2. 保温及润滑作用
皮下的脂肪组织有隔热保温的作用,可以维持体温的正常和恒定,所以胖的人相对来说不怕冷;另外,脂肪组织在体内对器官有支撑和衬垫作用,可保护内部器官免受外力伤害及减少器官间的摩擦。
3. 节约蛋白质作用
脂肪在体内分解的产物,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能量代谢,使其更有效的释放能量。充足的脂肪可保护体内蛋白质不被用来作为能源物质,使其有效地发挥其他生理功能。
4. 构成机体成分
细胞膜中含有大量脂肪酸,是细胞维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成分。
三、我们每天需要多少脂肪?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荐,以正常成年男性(18~49岁)轻体力劳动者为例,每日能量需要量约为2250kcal,其中,脂肪供能比为20%~30%,按照每克脂肪提供9kcal能量计算,每日所需脂肪量为50~75g。但不同人群每日所需总能量不同,所以脂肪需要量不尽相同。脂肪摄入过多,可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某些癌症的发病率升高。
四、怎样合理摄入脂肪?
1. 选择适宜的食用油
脂肪的主要来源应是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食用油如花生油、豆油等各种植物油,食用油类的脂肪含量约为99.9g/100g左右,基本可以说全都是脂肪,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烹调油25~30g[2],减少动物油脂的用量。
2. 合理选择肉类
肉类宜选择精瘦肉,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如肥猪肉脂肪含量可以达到90.4g/100g,而瘦猪肉约为6.2g/100g,二者相差巨大;水产类与畜类相比较脂肪含量较低,且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可作为肉类的首选,常见的鱼类脂肪含量如带鱼约为4.9g/100g、鲫鱼约为2.7g/100g、鲈鱼约为3.4g/100g,建议每天摄入40~75g;对于禽肉类如鸡肉脂肪含量约为9.4g/100g、鸭肉约为19.7g/100g,去皮食用可减少脂肪的摄入。
3. 适量摄入坚果
坚果是常见的零食之一,属于高能量食物,含有多种有益脂肪酸和营养素,适量摄入有益健康。但其脂肪含量高,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能量过剩,常见的坚果如山核桃脂肪含量约为50.8g/100g、杏仁约为44.8g/100g、花生约为25.4g/100g、榛子约为44.8g/100g。推荐每周50~70g(平均每天10g左右),如果摄入过多,应减少一日三餐的饮食总能量,防止能量过剩。
4. 少吃油煎炸类食物
油炸食品是高脂肪高能量食品,容易造成能量过剩,而且反复高温油炸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不利。大部分的蔬菜水果几乎不含脂肪或者含量极低,可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