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均值
慢性疼痛、高尔夫成绩、恋爱运气、主观舒适感、职场成功等等这些情况,有点类似于股票价格的“随机波动”过程,而要用宏观经济环境、企业基本面和事件来分析,可以得出相关的结论。然而真实情况,却很可能是每种结果都是围绕一个均值的随机波动。
通过过少的尝试,就得出宽泛的结论,这样不够理性。
包括自己在内,常常有过对考试的一些经验之谈——“我好像每到大考就考不好”。这样似乎比“我好像每到大考都能考好”差点,因为前者是恶性循环之后的经验,后者是至少了良性循环,唯一还要注意的就是做好前提条件——认真复习和谨慎答卷。
想起上周我正好在Teamlearning分析了一个高智商“爱情专家”的个人商业模式。她的服务群体主要为女性朋友,主营业务是以人类起源和发展为指导,写一些分析两性关系的书,增值服务是以自媒体为平台热心解答粉丝的问题,盈利方式是卖书和推介化妆品等。我们讨论到她总能按照自己的理论,给所有粉丝的问题提出直接的解决方式,别人按他的指导去实施后往往也有成效。然而,这种奏效的现象有可能是“有所作为”带来的积极效果,特别是当人们沉浸在她构造的理论体系中,“现成偏误”(书中前面有提出,见第一章读书笔记)造成的不断重复、强化而形成的坚定信仰;而有些人感觉迟迟不奏效,除了可以用“回归均值”来解释,本来用一个单一的模型(人类起源),去分析现代人类出现所有的问题,本来就略显匮乏。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每个时代的变革,不是还都急迫需要提出新的经济理论来解释新的问题吗?
但是,怎么在推广自己理论、让它深入人心并起到作用的同时,又能保证理论的开放和发展呢?去打造一款产品,是否也会有这样的问题?
公地悲剧
原来这也是个典型的经济学问题。因为受利益最大化的驱动,农民都想往公共草场多赶进一头牛;而公地有自己所能承受的放牧量,这个“度”一旦被超越,公地就剥削殆尽。
又联想到了搭便车问题,搜狗了一下。群体中有人为了本利益群体所作的努力,所有的人都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承担。如果群体内其他人都没有为此而努力,那么这就会抑制成员为本群体努力的动力;只有当群体里每个成员都共同努力,个人成本才会比较小。百科里还提出其应用: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更多地强调“合作规则”而忽视小组成员的个人需求,所以在合作学习中建议4-6人为一小组。当然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比如要营造一种愉快的合作学习环境;要明确任务与责任合理分工;随时观察学情,监控活动过程,指导合作的技巧,调控学习任务,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奖励机制分配上破除“平均主义”。
看完有被触动了一下,想到Teamlearning学习的组织过程:
①通过招收“异质性”的成员,给我们带来了不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态度的碰撞和启发。然而,每个人的贡献方式是不同,这一点我应该更加善于发现;
②也有做到建立一套合理的规则来维护进展的效率。然而,规则是否会束缚个体的发挥空间,怎么让每个人收获到的东西最大化?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目前我的解决方式是尽全力去理解个体的需求,通过我自己的力量或是介绍他人来帮助个体实现需求;同时希望不断完善环节设置,来让所有人在合作式学习这种方式中受益更多,这可能需要我学习更多培养学习型组织类似的专业知识了。
③采用“计时员”“记录员”“监督小组”明确部分的分工。一开始,会有特别热心积极的成员主动为团队付出,我会思考并通过其他方式更多地去满足TA的个人需求,但是,及时的鼓励我是否做得足够呢?后来渐渐地,有一种团体的氛围升温,更多的人加入到为集体做贡献的过程中,也是让人感到欣慰和欣喜。
然而,还有好多值得思考的点没来得及总结归纳。先总结一下好了。
公地悲剧和搭便车问题,共性在于理性人的个人利益最大化倾向,而组织要发挥自己的力量来维护公平性。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需要被保护的是经济学概念中的“公共物品”,而后者需要被保护的是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