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清晨,雨水浸润大地,那斑驳的痕迹还未褪去,空气中隐隐透着清香,窗外有鸟轻啼。我是说,谢谢我的生活还这样安宁着,美好着,可有些人,再不能了。
就像唐山烧烤店事件中的受害者,身体上的伤也许可以被现在医学所治愈,但心灵上的将永难痊愈。她们的恐惧,对社会的不信任感将永难消退,仅这一个事件就足够让我们的社会,辛苦多年搭建出的安全感消失殆尽。仅凭这点,行凶者死刑并不过分,感性的讲,我们有请赵姥姥,一人送他们一场檀香刑。
整个事件中最触痛我的,不是那几个施暴者,而是那个环境,那群看客。那不是一条幽闭的小巷,那不是一个深处的丛林,那不是原野,那不是远洋的货轮,那是光天化日,乾坤朗朗,那是个饭店,是个人声鼎沸之处,那里有一大群看客。可事情还是发生了,凶手们肆无忌惮,而旁观者无动于衷。这不是一个性别对立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某种场景下的弱者,或男或女,或独自一人或结伴而行。旁观者永远看热闹,事情就永远还会发生。
现场的看客们固然应该被责难,网络上一些假惺惺,总觉事不关己,挂着各种狗头抖机灵的,表面上悲天悯人,实则或卖弄学问或者单纯看戏,没有同理心和人文关怀的也应当被归为恶人的一类。什么心态,拿别人的苦难自娱自乐,并不幽默的外表下藏了一颗小人的心。
势必又有人会说,凭什么拿几个施暴者的罪行来批驳整个社会,让整个风气背锅,严惩杀人者事情不就可以具结?我也是个看客,现实中,有人怎么告诉我的时候,我只能说一句,挺好的。今天不了。
我们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聊起,聊聊应该为这类似事件承担责任的看客们。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叫房思琪的小女孩中学时被一名语文老师强奸,而后精神崩溃、以至于发疯的故事,和一个叫伊纹的女青年结婚后常年被醉酒的丈夫家暴,终于在失去胎中孩子后选择离开的两个故事。凶手当然应该严惩不怠,但今天我们避重就轻,只谈看客。
书评中有这么一句话,任何关于性的暴力都是整个社会一起完成的。就这个故事看,我深以为然。房思琪的故事如果你简简单单的理解为就是老师李国华对她的施暴和控制,那我觉得,你再不要说自己看过这本书了,你不过是看了一本本相互分离的汉字,标点符号,你只不过是看到了一撇一捺,看到了一横一竖罢了。我们应该看到一些背后的东西,就比如为什么李国华能肆无忌惮的行事,为什么他能伤害一个又一个学生。极大的年龄差,每次都类似的话术,而且都是先发生暴力的性行为,但是李国华每次都能哄住受害者,都能让他们不告发,就连自己的父母和密友都只字不提。这是作为中学老师的李国华有什么独特的犯案技巧吗?或者说,他有什么独特的魅力能够让受害者心甘情愿?可千万不要高看他,一个垃圾罢了。
这才是这本书的关键,为什么一个垃圾能够接二连三的犯下这类案件,最终还逍遥法外。任何时代,任何制度下,恶人都难以根除,总会有一些,这不是一个法律的问题,因为恶人作恶的时候考虑的不是同刑罚的对换,不是我杀个人然后自己死,他们考虑的不是自己要承担什么后果,而是,怎么做可以不承担后果。无论法律修订成什么样子,如果还存在不被发现的可能,这类事件就永远不会杜绝。抓一个李国华问题就解决了?李国华只是一个对时代的侧写,有不知道多少的李国华在跟他做同样的事情,有无数的李国华在用其他方法作恶。
所以为什么,为什么李国华们能够脱离法律的制裁,为什么房思琪们难能逃脱魔爪?没有现场证据,李国华无罪释放也就算了,为什么在被侵害一次以后,房思琪还不得不继续在李国华的家里补习,为什么她不告诉父母,那样至少至少之后不至于疯掉。可一切就怎么发生了。这当然不怪罪房思琪,她是受害者,她一定是无辜的。
问题就出在我刻意加在上面一段的最后一句。为什么会生出怪罪房思琪的念头呢?你可能会怪罪她什么?为什么不给家里说?为什么不给自己最好的朋友说?为什么还要继续去补习?嗯?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思琪她们在暑假期间南来北往探视亲戚、采购生活用品。思琪在家一面整理行李,一面用一种天真的口吻对妈妈说:“听说学校有个同学跟老师在一起。”“谁?”
“不认识。”“这么小年纪就这么骚。”思琪不说话了。她一瞬间决定从此一辈子不说话了。她脸上挂着天真的表情把桌上的点心叉烂,妈妈背过去的时候把渣子倒进皮扶手椅的隙缝里。
思琪用一句这样的话来试探自己妈妈的反应,可是这个反应让思琪永远闭嘴了,这可是她亲妈妈啊。当然我也不是怪罪母亲这个角色,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不是思琪妈妈的问题。当思琪妈妈知道这样一个消息的时候,她以为跟自己女儿无关的,所以就传输了这样一种思想,一种在性方面对女性的歧视。她不细问任何的情况,直接就认定是那个女生的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能会生出怪罪房思琪的念头,就是书中说的,为什么性犯罪发生以后,我们的社会往往会认为受害者有错。
而恰恰就是这种观点,导致了李国华长期作恶,而被害者难能脱离苦海。因为整个社会风气告诉被害者们,这是你们的错,颇有些啼笑皆非。你被人入室行窃,然后整个社会认为这是你的错,比如,你凭什么有钱,比如你怎么能不把整个家装修的像个金库一样安全,就是完全的密不透风,别说苍蝇,细菌都进不来。
我们在看书中节选的一段网友的神奇言论。故事发生在另一个小女孩身上,她跟了李国华很久,然后被抛弃。经历过一些人生的波折之后,她选择在网上告发李国华,就在她的帖子下面,有这样一些言论。
“所以你拿了他多少钱?”
“鲍鲍换包包!”
“当补习班老师真爽!”
“第三者去死!”
“可怜的是师母!”
“对手补习班工读生发的文吧?!”“还不是被插得爽歪歪!”
一群充满恶意的看客。在动笔之前,我一直在想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我本来想在看客前面加一个形容词,叫冷漠的看客。想到这一段,我觉得他们不是冷漠,他们在作恶,作恶的程度丝毫不下于李国华。他们是无数个类似案件的帮凶,正因为有这样一群人,才导致年幼的房思琪会在被伤害的一瞬间觉得是自己的错,会让李国华觉得,这样作恶是安全的,被伤害的女孩子会因为要承担这些看客的冷言冷语而胆怯,而选择帮李国华隐瞒,而长期的被李国华伤害。抓、杀或者其他各类严峻到恐怖的刑罚,处罚100个、1000个李国华,只要这些看客还在,事情就永远不会彻底消失。
所以完整的事情是这样的。在现在社会的各处呢,充斥着一群无知的,看客,他们自以为知理,自以为懂得世界是如何运行的,自以为事不关己。所以这群人极乐于、也极善于在无人知道自己的身份的地方发表一些令人齿冷的言论,他们以为自己看透了这个世界,所以选择在第一时间攻击被害者,因为被害者往往是弱势的一方。这群人的存在致使受害人对被侵害难能启齿,她觉得说出去受到的伤害更大,虽然明明不是自己的错,可是被舆论带领着选择隐忍不言。知道受害者的这心理以后,李国华出现了,是不是老师的无所谓,只要能找到机会,就大肆作恶,反正这群冷言冷语的看客会帮他责难受害人,给受害人压力,让受害人闭嘴。于是乎,一次还不够,他还要长期实施他的侵害。
这哪里是整个社会帮李国华背锅,这是房思琪承受整个社会的恶意。
看客不是个新词语了,鲁迅先生浓墨重彩的写了好多他们的故事了也许我的引用多少有些意义上的改变,鲁迅先生可能更重冷漠的看客。多少年过去,社会依旧这样,甚至依凭着网络变本加厉了。当然不会有什么改变,绝望正始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