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放弃了选择人生的机会,那就几乎相当于放弃自己的生命
没有自我的人从来没有真的活过。
前几天重温了一下托马斯的《空心人》。
记得去年还有一大波大学新生把自己称为“空心人”,说自己像当年战后的年轻人一样空虚。还说感觉自己好像早已死去,活着的只是一副身躯,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岛一样失去了动力。我想绝大部分这么说的孩子,也只是伤春悲秋一下。
但有的人,确实长久地沉浸在这样的境况里——他们不是假装“空心”而是真的无心。
我有个朋友是家里的独子。别人都还没有超人笔盒的时候,他就在用变形金刚笔盒——那是父亲在香港带回来的。
他人很好,单纯善良,但年纪轻轻就尽显疲态。学生时代,他对不怎么样的成绩满不在乎,反正家里一切都给他铺好了,也懒得有任何爱好,反正不会有结局。二本毕业,爸妈四处走动关系,好不容易进入了机关单位,月薪却只有2千。
后来他喜欢上一个女同事,父母不同意,也没怎么争取,很快就跟父母相中的一个姑娘结了婚。人生就这么走了一大半,29岁,他还是平静地在机关工作。但是工资低,又累,顺理成章地也就经常不去,每天就在家打游戏喝酒吃宵夜。
很多年之后,我再见到他,已经有一点呆呆的了,但人还是很好,带着我吃饭逛街,我问他过得开心吗,他就笑笑。
有时候我会想,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和前景?有人说,是性格决定了命运,而命运又加剧了性格的属性。
很多人的人生悲剧在于不想承担自己的命运,于是,他们选择了一种看似很轻松很讨巧的方式——让别人替他们决定。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在最崩溃最失败的时候不用内伤,而可以堂而皇之地把手指指向别人。
但这样真的快乐吗?
某天在书店等人,我闲来无事抓起一本绘本,里头一个无名人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里跟随着箭头前进,他不知道要去哪里,不知道为何要去,只是在荒诞和偶然中不断游走。
书里没有一个字,却尽显感伤。
人生从来没有一个既定方向,所有走过的路在终点都会坍缩成起点。假如从头到尾都和别人一样,理所当然的就会失去动力。
人生茫茫,当经历完大风大浪,时间化为灰烬,我们头发花白地走向分明时,会不会问自己“为什么不尝试别的东西”?
《方向》
昨晚又看了一遍“死亡诗社”,这次印象最深的是安德森那个大娃娃,如果没有遇上Keating估计他永远活在父兄的阴影里长不大。
我有一个邻居,这位哥哥写得一手好字,长相文雅,原来是咖啡店的店长,女朋友是隔壁写字楼白领,瘦高白嫩,和他特别般配。
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忽然辞职说要回潮汕老家。
细问之下才知道,是父母之命令他必须回去。这些年他一直依靠着父母的支持生活,没什么说“不”的底气。加上潮汕人一直家庭观念特别重,没有过多的挣扎,他就放弃了抵抗。
最近一次看见他朋友圈,满是空酒瓶的照片上,他附文:“你们不是要我吗,你们不是要毁了我的生活吗,那我就毁给你看……” 我看见都觉得辛苦,逃避并不会真正产生作用,他令我想起了萧红的《生死场》。
有人说,我们是缺乏激情和理想的一代。从小学到大学,一味只关心成绩与工作,希望被家人引以为豪,却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生活对于我们来说只是顺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直到某天生命走到尽头,才发现自己没有真正活过。
《伊比库斯的预言》
中国太多这样的“空心人”——他们特别乖,不给父母添麻烦,不与大人争论,听从一切比自己强有力的人的安排。
在他们的眼中:我不选择,我就不用负责,我不选择,我就不会犯错——错都是别人犯的,或者是别人逼我犯的。
他们过早地放弃了掌握自己人生的机会,巧妙地把责任推卸给旁人,而通常他们都怨恨终生。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不断自我选择的过程就是成为自己的过程,是我们最重要的生命欲求之一。”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放弃了选择人生的机会,那就几乎相当于放弃自己的生命——没有自我的人从来没有真的活过。
三毛在她的文章《江洋大盗》里也说,很多人在青少年阶段,就是那种没个性,没特点,不是很有内容的人,但这种生活欠缺一种真实感。
于是她用阅读和游历填充自己,最终成为我们所知道的那个三毛。
但还是太多人热衷于空心。
似乎生活得浅一点,浮一些,不往深处想,也不往深处活就可以十分愉快。在他们看来,费心去琢磨,扑腾不过是白费力气。
只要获得一种稳妥的生活,就已经足够了,其他的渴望,好奇,都可以搁置起来不闻不问。 只可惜空心人不是那么容易做的,没有人会那么幸运,靠着一点点生活常识,一点点肤浅的依赖,就能顺利到老的。
这只一种合理化防御,让我们暂时不用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但躲得了一时,一世怎么躲?
《我这一辈子》
老舍先生的散文中,人物总是可悲可憎。
但一整篇看下来,会看到这片大陆中摇拽不止的伤痕与苦楚。
他说:生活是种律动,需有光有影,有晴有雨,滋味都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不要害怕曲折与情爱。人间的烟火气是滋味的生活,是活着的质感,是无数暗潮涌动之后的感动。
没有了,也就失去了滋味和动力。
确实生活有时候狼狈不堪,但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活于人更间是一场大修行。可能要经历上千亿年的机缘,你才终于可以来人间一趟,你却闭上双眼,合上双耳,不修不行、随波逐流、生命荒芜一片,多么让人伤感的选择。
对待生活就像对待恋爱一样,一切不以分手为目的的“作”,都不如认真的去“磨合”。
马尔克斯曾经写了一部自传,说:
我们都曾年轻过,落魄过,幸福过,对生活一往情深过。 生命确实充满了难题,这就是生活。
人生不能倒带或者重来,
每个人的故事都只有一次。
《活着为了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