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是个好东西,头脑风暴就是会议的优质结果之一,会议的初衷说白了就是一种交流,而交流的最高境界就是彼此都有收获。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会议也是一种信息全面展示的方式,比如当年三峡大坝议案,受到全民支持,因为几乎是百利而无一害,但是还是有两个领域的专家对此提出了异议,一个是考古学家,一个是生物学家。想想也是挺有道理,文物的最佳保护方式是维持最初状态,现在必须面临快速挖掘,以及易地搬迁,一定会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对于生物学家而言,很多鱼类,比如中华鲟这种逆江而上去产卵的物种,大坝对它们几乎就是免顶之灾。
说到公司具体的事项,不同部门考虑的问题也是差别巨大,销售部考虑的是利润,采购部门考虑的是货期风险,财务部门考虑的是资金成本。这个时候,一个会议会把公司的一项决议带来的后果,全方位来一次展示,由此可见,会议会让公司获得最丰富完整的信息。
说到公司的会议类型,无外乎就以下几种,第一是工作汇报会议,第二是解决具体问题的会议,第三是做出某个决议的会议。公司的会议中,第一种应该是频次最高的,因为这个会议有同步信息功能,一周一次是非常常见的。第二第三种,属于非常态的情况,假如这种会议极其频繁,只能说明公司效率太过低下,或者公司缺乏核心业务,一直在四处投机,寻找出路。
不论是那种会议,中国的老板似乎对会议流程格外看重,会议的形式更是要求严格,比如会议需要准备材料,或者会议PPT。开会前需要确认议题,以及会议时间的持续时间,会议上要有主持人、决策人等角色,所有参会人员都各司其职,不能有漫不经心的角色。会前需要阐明会议议程,会后要进行总结。会议要有结论,有行动计划,有会议报告。
这些流程有没有问题?似乎没什么问题,反而这些标准的流程会让我们还有些好感呢!但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精美的流程会喧宾夺主,比如皇帝的最高荣耀就是举行封禅大典,但要是每一个皇帝都有这个资格,那就会显得不那么尊贵了。会议也一样,我们是要解决问题的,所有会议都如此冗长,会降低我们对会议解决问题的期盼。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外资企业,非常提倡非正式的沟通,在咖啡厅聊一聊,走廊上交流一下,午餐时发表一些问题的看法等等。从效率角度来看,正式非正式会议相交融,其效率是远超我们这种一成不变的标准流程会议。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企业对这种会议乐此不疲呢?一方面也是无奈,中国人有一种含蓄且固执的奇怪特性。有问题都不愿意说,喜欢憋在心里,非正式会议一定是一团和气,这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对确定的方案,并不会因为确定了,而坚决执行,假如我内心并不认同的,同意了也不愿意执行。最后,中国企业员工很多是被动的,常常面临一放就乱的局面。这就是中国企业,为什么明知正式会议,会让消耗员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比如各类会议PPT,各类报告文件,各种会议总结,会议计划等等,也要推行下去的原因。毕竟效率低下也比没有效率要好得多。
内容来源:私人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