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少有人走的路》系列的第三本。多年前阅读第一本的时候,非常惊艳于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入剖析及理解,也认同他大多数的观点;第二本据说略有逊色,一直没有读;本书是第三本,作者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只是就内容而言,依然是第一本最为深刻。
在这本书的末尾,作者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了自己最终皈依宗教的过程。这或许再次验证了一个观点:人类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信仰,也许是宗教,也许是其它的理念或者情感。缺少信仰,始终会觉得人生不完整,哪怕是杰出的心理学家。
1、人生的四个阶段
作者认为,人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但并非依次经历,有可能终其一生始终在某一个阶段,也有可能到了下一个阶段之后,又退回上一个阶段,或者来回在几个阶段之间反复。
第一阶段:以混乱、反社会为特征,是一个无法律秩序、缺乏精神意识的阶段。
第二阶段:以正规的、学院派为特征,严格遵守法律条文,同时附属于宗教。
第三阶段:以怀疑论和个人主义为特征,体现为以原则为基础的行为方式,但也表现出宗教怀疑论、漠不关心的特点,尽管有时也会对其他领域的生活充满好奇。
第四阶段:更为成熟的一个阶段,以神秘和普适性为特点,与第二阶段恰好相反,更为注重法律的内在意义。
生活比设想更丰富、更复杂。如果不能根据现实生活及时调整自己,不能理解和遵守现实的规则,很难真正地学习和成长。
2、生命的本质
生命的有限让许多人产生了虚无的感觉。既然都会死亡,生命又有什么意义?
作者曾经努力寻找着生命的意义,最终认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学习,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助于学习,但没有任何东西比从死亡那儿学到的更多。
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改变、成长、衰退和死亡的过程。选择了生命与成长,也就选择了死亡。由于我们如此害怕死亡,以致无法像自己希望的那样鼓起勇气。人生有限。作为成长最重要的一步,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每个人都将走向死亡,我们都将锈蚀,变成废铁、灰烬。
认识到生命就是一个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过程,或许接纳死亡就不再那么困难。
3、思考与承受
心理疾病源自一个有意识的心灵拒绝去思考,拒绝去承受思考的痛苦。
一切心理疾病都源于混乱的思考,而一切混乱和草率的思考都源于人们逃避问题和痛苦的趋向。周密而完善的思考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需要我们去权衡,去抉择,其过程会让我们痛苦,但这是成长之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平衡意识,才智才会提高、心智才会成熟。反之,刻板地处理问题,停留在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上,是一种幼稚的表现,只会让人生之路停滞不前。
尽管拥有意识,但我们与其他生物一样,习惯于逃避痛苦。深入思考通常比肤浅思考更痛苦,因为思考的轨迹与方向时常不是那么清楚,步骤与阶段也不总是直线进行。独立思考时,我们必须担负起所有因果纠缠的压力,这种独立总是与痛苦为伴。
随着心灵日渐成熟,我们能越来越多地承担痛苦,最终会发现:愿意承担的痛苦越多,感受到的欢乐也就越多。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愿意思考和承受痛苦。“拒绝”是一个主观意念极强的行动,邪恶和有心理疾病的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他们拒绝任何罪恶感,不是因为没有良心,而是拒绝承受良心的痛苦。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要增强人的意识,要让人的意识勇敢地直面潜意识,不逃避、不躲闪。 逃避问题和痛苦的倾向,是心理疾病的根源;承受痛苦是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一旦领悟到发生在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是用来指导我们的生命旅程,那么我们就能坦然的面对生活。
人们不愿意谈论真正的成熟,因为它太痛苦了。成熟不在于你是否西装革履、谈吐文雅,而在于你是否能面对问题和痛苦而不回避。不害怕不是勇气,勇气是尽管感觉害怕,但仍能迎难而上;尽管感觉痛苦,但仍能直接面对。战胜恐惧不仅使你变得强大,还向成熟迈进了一大步。
人生错综复杂,我们应该为生活的神奇和丰富而欣喜,而不应为人生的变化而沮丧。生活是什么?生活是在你已经规划好的事情之外所发生的一切。
4、对真实的追求
心灵的旅程是一个探求真理的过程,真正成熟的人必定是一个追求真理的人。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对神秘的奇特感觉和巨大的好奇心。
质疑是通往神圣之路。只要去寻找,就能发现许多真理的碎片,拼接成图,但永远不可能穷尽这样的智力游戏。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碎片拼接到一起,由此窥视浩瀚宇宙的冰山一角,欣赏它们的美丽。
生活就是这样,没有简单的答案,能做的就是反复自问,这样心智才会一步步走向成熟。
身体可以变老,但心灵不会变老。我们不能阻挡生命的衰老和死亡,但可以让心灵永葆年轻,不断成长。这种不间断地改变和转换的能力,恰恰是我们人性最显著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