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几位几年没见面的老友,专门来看望我,这令我内心激动,为此,甚至缺席了心理行业协会召集主任参加的会议。
朋友来聚,主要为了聊关于孩子的话题。因为我家女儿,上周收到两个英国艺术名校的录取Offer,虽然这只是开始,后面还会收到更多,但是朋友们已经好奇我是如何把孩子培养成材的?
这方面我当然有许多心得。毕竟,我家女儿在整个小学时期,成绩始终稳居年级倒数前五,到了初中,也在年级排名下游,但是上高中后,翻起开挂的人生,从第一次获得广州美院附中和AIP国际艺术课程的“速写本和SKetchbook”比赛一等奖开始,每学期都是年级优秀生,用她自己的话说,“从学渣成为学矬,学矬成了学霸。”如今,更是连续收割艺术名校的Offer,让我这当妈的欣喜不已。
在陪伴孩子学习成材的道路上,虽然充满艰辛,但是我也获得很多经验。比如,如何提升孩子的幸福感?如何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如何当孩子成绩很差被老师责骂后,保持孩子肯继续上学的热情?如何在老师叫家长时,不被焦虑和愤怒淹没等等。
我在老友面前侃侃而谈,讲自己的教育理念,讲我培养孩子的具体做法,不仅分享自己的经验,还为朋友怎么教孩子支招。
愉快的聚会结束,我在回家的路上冷静下来,忽然想起一个自己刚才忽略的问题——跟我沟通的两个家庭,近一两年都添了二宝,而父母来跟我讨论的,都是大宝的学习问题。
这两者之间没有关联吗?难道仅仅是大宝学习变糟的问题吗?还是家庭结构的变化引起大宝不适和反应了呢?
如果我们站在父母的位置,盯着大宝的学习成绩或者其他生活表现,觉得孩子退步了。可是如果我们站在大宝的位置,同理她(他)的痛苦,那么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一个孩子在获得父母十余年的专宠后,家里添了弟弟(妹妹),父母的注意力和笑容全部集中在二宝身上,那个姐姐(哥哥)该多么失落!多么痛苦!
曾经独自拥有的父母宠爱全部移交,这巨大的丧失伴随着痛苦和恐惧,如果父母没有重视到,则大宝的学习成绩下滑实属正常。更有一些大宝,会变得体弱多病,重新像小BB那样依赖父母,这在心理学上叫做“退行”。
所以当父母遇到孩子身上出现一些自己不喜欢的情况,比如成绩下滑,不断生病,变得叛逆时,务必要多一层角度思考——“最近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和“这件事情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孩子的感受,你就发现这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这是家庭需要共同面对和改善的问题。
因为我的孩子是从学渣逆袭成学霸的,在她成长的过程中,经历蛮多痛苦和孤独。如果单独从家长看学习成绩的立场,可能我早就对孩子打打骂骂,把孩子骂出心理问题了。然而因为理解了孩子的痛苦,我们一家人同心协力,互相鼓励,互相体谅,才终于养大了一个善良温和学习努力的好孩子。所以相比于站在家长的位置,我更愿意站在孩子的位置,去理解孩子的痛苦。
但是昨天,我沉醉在自己的幸福中,高谈阔论育儿经,是否会好心办坏事,无意中伤害了朋友家的大宝呢?
想到这些,我赶紧给朋友语音留言:
首先,如果没有解决好大宝二宝的同胞竞争问题,在大宝没有感受到父母充分的爱和拥有足够的安全感时,父母不宜鼓励大宝出国留学,因为这种鼓励很有可能被大宝解读为父母要推远自己,只喜欢二宝,而滋生被抛弃的感受。父母越想让大宝去远一些的地方,她(他)反而越要跟家庭黏糊得更近。
另外,也不宜跟孩子讲“黄阿姨的女儿多么优秀,你要不要像她那样学艺术”,因为父母嘴里“别人家的娃”越是优秀,孩子越是认为父母心里的自己不够优秀,进而自己也对自己丧失信心,认为自己不优秀了。
有多少家长都用“别人家娃”的优秀,杀死了原本同样优秀的自家的娃!
其实别人家的娃同样有缺点,有不足,可是家长只愿意对比别人家娃的优点,和自家娃的缺点,结果输掉的一方,永远是自家的娃。这是父母的问题,而不是孩子的问题。
何况,万一别人家娃的家长,像黄鑫那么可恨,整天自吹自擂晒娃不止呢?
最有效的办法,亲爱的家长朋友,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咱也夸夸自家的娃吧!
message�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