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书说阅读练习90《父母的觉醒》

阅读速度3000字/分钟

1、本书主题:如何成为更好的父母?

2、提供知识:育儿

3、速读建议:试着想象这本书就是你写的,只不过忘记写过这本书,现在重新找回自己的记忆。

>> 本书的目的在于让读者获得启发,认识并善加利用教养儿女过程中所获得的精神和情感教益,进而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修养,最终使我们成为更有效率、更有能力的父母。

>> 我们应当坦然接受现实,包括我们的错误行为。

>> 情绪来自于你本身,而不是由他人的行为引起的。

>> 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决定了你是个受害者还是幸存者。受害者只会问:“为什么生活让我如此不幸?”幸存者则会问:“我怎样利用这些不幸获得更好的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立身处世不能被生活的遭遇限制。我们得明白,决定命运的关键在于我们到底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反应。

>> 我们有权对孩子抱有何种期待呢?我发现有三个要素: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自身安全。在此基础上,孩子有权表明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哪怕它与我们的愿望不吻合。不能因为我们是孩子的父母,就要他们抱持我们的愿望,我们的愿望只属于我们自己。


>> 《父母的觉醒》一书首先强调的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遭遇挑战是自然而然的事。作者也完全理解,每一位父母都会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尽最大努力去教养孩子。

>> 本书的目的在于让读者获得启发,认识并善加利用教养儿女过程中所获得的精神和情感教益,进而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修养,最终使我们成为更有效率、更有能力的父母。在这个启发智慧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让自己敞开怀抱,容纳自身的不完美,相信不完美恰恰是产生改善的利器。

>> 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不是在培养一个“迷你版”的自己,而是在塑造一个具有独立特征的灵魂。

>> 在教养孩子的时候,我有没有特意倾听过他们的心声?如果我使用的方法效果不佳,那我愿不愿意作出改变?

>> 远离自负的行为——忘掉所谓正确的行为应是怎样,理想的状态又该是怎样——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摆脱居高临下的姿态。

>> 父母同儿女的关系中存在一个误区:应由父母单方面对儿女施加影响。

>> 不断有机会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获得提升,获得更深刻的觉醒。

>> 教养孩子的历程不应是家长“对”孩子的模式,而应是家长“同”孩子的模式。

>> 在女儿的所有行为中,安雅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创伤,创伤的源头则是她父母的气愤、拒绝和对她的背叛。

>> 如果我们能理解,孩子的每一种行为都在召唤着我们走向更高层次的觉醒,那就会用完全不同的态度来看待孩子带给我们的机遇:它能促使我们学习与成长,变成他们真正需要的那种父母。

>> 我们要关注的不是“如何哄孩子睡觉”或是“如何劝孩子好好吃饭”,最主要的任务是为孩子和我们自己的生活奠定好精神基础。

>> 我们没有必要将自身的不觉醒视作洪水猛兽;它并不可怕,反而是完善人生的一道门槛。

>> 接纳绝对不是被动行为,而是一个主动、热情、充满活力的过程。

>> 请不要用僵化的模式教养孩子

>> 如果孩子总是觉得父母“无所不知”,凡事都能拿出完美的解决方案,那么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认为自己也应当如此。

>> 完美无瑕才是个愚蠢的概念。

>> 我们应当坦然接受现实,包括我们的错误行为。

>> 孩子是通过我们这些成人首次确立自己的身份意识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等于是在和自己的一部分进行交流。

>> 消灭为人父母所引发的自负感,对我们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件美好的馈赠。

>> 这将是多么可贵的事情!同孩子一起成长,发现彼此的不觉醒,从而共同受益、共同进步;同时一起克服自负感,进入更真实、更纯粹的状态。

>> 情绪来自于你本身,而不是由他人的行为引起的。

>> “觉醒”的意思就是保持清醒,真正的清醒,对我们经历的一切事情都保持清醒。其中包括能够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和应对它。现实也许同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不同,然而现实就是现实。

>> 孩子会认为我们的情绪是他们造成的,因此他们会产生负疚感,甚至会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接下来,他们会对我们消极地抵触。有一点很关键,我们得认识到,这个公式的源头来自我们对他们行为的解读。

>> 生活是一位智慧的导师,它乐于向我们展示更高层次的自我,还能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教养之道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 至于我们的孩子,他们的行为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对我们释放出的能量的回馈。

>> 生活是要去体验的,而不是用来战斗和逃避的,更不容许我们三心二意。

>> 如果我们要求孩子必须有所作为才能获得信任,这就反映出了一种不安全感,说明我们这些家长渴望权力,心里充满恐惧和自负。

>> 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决定了你是个受害者还是幸存者。受害者只会问:“为什么生活让我如此不幸?”幸存者则会问:“我怎样利用这些不幸获得更好的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立身处世不能被生活的遭遇限制。我们得明白,决定命运的关键在于我们到底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反应。

>> 一切都包含在我们的解读之中

>> 生命历程中的胜利者,不会关注生活以何种方式呈现于自己面前,他们眼中只有拓展生命道路的欲望。

>> 当我们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时会意识到,所有人都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大家都渴望建立联系。于是,我们在彼此面前谦卑起来,认识到自己不比他人更重要,也不比他人更次要。当我们为他人服务的时候,其实也是服务于自己的内心。事实上,我们给予他人最好的馈赠就是进入自己的内心,让它变得充实饱满。

>> 觉醒的教养方法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灵丹妙药,它的关键之处在于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 初中:“达到某种目标”对孩子形成的挑战

>> 社交生涯的另一方面是团体意识。孩子渴望成为某个集体的一员,甚至会为此出卖灵魂。他们会不顾一切地赢得认同,牺牲自己的真实想法,去迎合他人的价值观。

>> 高中:无条件接纳的必要性

>> “他们始终是同一个人,他们不会一夜之间脱胎换骨。”

>> 如果我们不能尊重孩子的隐私与空间,青春期的他们就会拒我们于千里之外。

>> 如果说在某些年龄段,安全问题是首要因素;那么到了青春期,孩子最大的危险来自于同龄人的压力,以及一些潜在的自暴自弃的行为。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对孩子的生活横加干涉。如果我们那样做,他们自有对策。他们会编个瞎话哄骗我们,然后照样由着自己的想法去做;接着我们多半会无所适从,甚至恼怒万分。我们越是干预,孩子就越不肯同我们说心里话。在孩子生命的这个阶段里,相信他们是父母必修的精神功课。

>> 一个幼小的孩童所寻求的只不过是父母无条件的接纳。

>> 当孩子看见我们把他人的需求放在首位时,他们也会学着放弃自己的价值观而去迎合他人。久而久之,他们会对人际关系高度依赖,他们的身份意识也建立在人际关系之上。然而,在这种对他人不真实的迎合背后,其实隐藏着某种厌恶感;因为没人能够保持这种舍己从人的状态,除非他们先做到忠于自己。

>> 孩子善于用身体、精神、心灵向真正的自我作出回应,父母有义务在精神上为他们提供自由。父母应鼓励孩子倾听内心深处的呐喊,享受探索新知的乐趣,品味掌握技能的喜悦,体验勇敢冒险的滋味。

>> 我们之所以如此强烈地希望孩子获得成功,是因为我们渴求从他们身上获得一种被承认的感觉。

>> 我们要告诉孩子:生活的真谛在于体验,别无其他。这便是我们培养孩子勇气与韧性的重要途径。

>> 过早过高地为孩子订立目标,会削弱他们的潜力。

>> 这些父母没有意识到,他们一旦为孩子设定了教育、情感、事业的轨迹,也就限定了孩子的发展模式。而孩子有能力自己开创一片天地,那是我们的想象力不曾达到的疆界。正如我们无法为当演员的苗子提供医科生的支持,我们也无法规定孩子的结婚年龄。

>> 我们有权对孩子抱有何种期待呢?我发现有三个要素: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自身安全。在此基础上,孩子有权表明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哪怕它与我们的愿望不吻合。不能因为我们是孩子的父母,就要他们抱持我们的愿望,我们的愿望只属于我们自己。

>> 身为母亲,我最了解女儿的身心发展状况;我不需要通过了解她的数学、阅读、写作课程去了解她。我更关注她在生活中表现如何,而不是她在学校里表现如何。我情愿多了解她在生活中的进展,而不是学习上的进步。我最感兴趣的是,她是否善良而富有同情心、情感是否活泼而坚韧、是否幽默并擅长表达、是否率真又自然……我已经在家庭生活中观察到了她的这些特质。我知道,如果女儿做人是成功的,那么她也会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步调处理好学业。在通盘考虑后,丈夫和我便坦然地同老师约定迟些会面。

>> 我们许多人不愿给予孩子过自己生活的权利。我们宁愿让他们牺牲自我来成全我们的自负感。我们很少意识到,孩子并没有义务要一辈子效忠父母。他们对我们的忠诚是一种额外的优待,我们应对此心怀感激。

>> 对孩子时时抱有感恩之心,感谢他们与我们相伴,这很重要。我们要感谢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财富,感谢他们的智慧、善良、热情、活力与生机。我们也可以教会孩子感恩:拥有可以栖息的家,拥有可口的食物,拥有强健的身体,拥有朋友与家人的陪伴,拥有大自然的美景。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他们为自己具备勇气、碰到有趣的事情、拥有回馈的机会而表示感谢。我们要懂得感谢生命中的一切馈赠和教益,它们让我们变得更充实,从而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心中满满的爱意。

>> 如果我们不能活在感恩之中,而是受到贪欲的驱使,时刻追求更灿烂、更华丽、更宏伟的生活,以此获得满足感,那么孩子也会受到同样的熏染。相反,如果我们享受着平凡的空气与绿荫,体验着当下周遭每一样神圣的存在,孩子也会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激。于是,如果收获了更多,我们将会视之为额外的恩赐,而不会对其有过多的贪恋。

>> 同情的核心在于,任凭对方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属于自己的经历,而我们要守住见证者的立场。

>> 我们是否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

>> 如何将错误转化为精神财富?

>> 此前我们看到,要应对孩子的错误,就得先想想我们希望别人怎么对待我们自己的失误。

>> 帮助孩子了解“为什么”是最有效的教会他们原谅的方式。

>> 只要我们不把孩子的错误看成是故意为之,就会关注重点,进而发现这些错误无所谓原谅或不原谅。因为错误是学习成为真实自我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环。

>> 孩子惧怕错误的一个原因是:当我们责备他们时,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很无能。

>> 鼓励孩子面对自己的错误,可以使他们正视自己的不足与局限,勇敢地继续向前。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念也会随之加强。他们会得到鼓舞,知道自己依然承受着关爱;他们也会因此明白,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之中。

>> 本书写到这里,我们一直把焦点放在“真实”这个概念上。真实源于我们同自己内心世界的坚实联系。对孩子而言,这意味着他们要学会认识自己的心声,并由此学会如何在世间拓展自己。当孩子逐渐增强同内心的联系时,他们不仅能学会接纳自己,还能学会坚定自己的主张,并向全世界展示出来。他们会开拓自己的能力,同他人以及生活本身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 一旦我们发现了孩子的正面行为,尤其是当他们动机良好时,我们就要帮助他们为这样的行为设置一盏灯。像花儿一样,孩子也是有趋光性的。关键在于我们相信孩子会因为善举还是惩罚而被激发出动力?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我们全部的教养方法。

>> 如果我们在某些无关宏旨的问题上固执己见,认为必须要让孩子学会敬畏规则,那么只能导致孩子变得像我们一样僵化不知变通,并将导致冲突无法缓和。孩子很快就会对我们的话置若罔闻。因为他们知道,我们只想让他们服从,而不顾及他们的意愿。这往往也会成为孩子偷窃和撒谎的诱因。

>> 惩罚也许可以制止一种行为,也许不能,但肯定无法教会孩子如何用恰当的行为去替代不恰当的行为。与其用惩罚的方式,还不如用问题本身去引导孩子自我反省,通过积极的方式面对和解决问题。

>> 要让孩子明白,他们的感情与我们的感情同样重要,这一点很关键。

>> 行为塑造的理论认为,孩子表现不良的原因并非他们存在什么过错或需要被惩戒;相反,它认为孩子是好人,只不过很难用克制的方式表达情感而已。如果我们不弄清孩子行为背后的情感问题是什么,那他们表面上的不良行为就不会停止。孩子越是能够直接坦然地表达情感,其乖张行为就会越少。情绪的自我调控始终是行为塑造的目标。

>> 当我们反复动作而没有结果的时候,就该停下来问问自己:“既然不奏效,我为何还要这么做?”问题的症结往往在于,我们看待孩子的方式出了问题,无论对于孩子还是自己都没有好处。一旦我们改弦更张,长幼关系自然就会有所转变。问题在于,我们愿意改弦更张吗?

>> 我们需要问问自己:到底是以往没有解决的问题在驱使我们,还是我们真心想要帮助孩子?这种跟随亲子关系调整与改变自我的意愿,标志着我们向富有觉悟的教养的转变。

>> 时机很关键。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试图在与孩子激烈冲突的时刻教导他们如何妥善行事。制止孩子的不当行为是很重要的,但孩子如果没有冷静下来,就无法认识自己行为的深层意义。这意味着,我们必须等到一天或一周后,再同他们回顾之前发生的事。

>> 孩子的生活充实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同父母的情感关系如何。


>> 本书精华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最优秀的父母,而且大多数人的确对自己的孩子充满爱心。当我们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时,肯定不是由于缺少爱心,而是由于缺少觉醒。事实上,大多数父母都没有意识到,我们同孩子的情感关系是一个循环式的动态关系。

●问题不在于孩子,而在于我们自己的不觉醒。

●我们的不觉醒应该由自己清理,而不该由孩子来继承。

●爱意与真实并不复杂。当我们获得觉醒,教养孩子就不再是复杂艰难的事了。因为一个觉醒的人一定会自然而然地怀抱爱意与真诚。

●教育要以身作则。孩子会把一切看在眼里并处处模仿。他们总能发现对方隐藏的动机与不良的意图。

●孩子在行动时一般都极其自我,不会顾及我们,所以不要认为他们的行为是针对我们的。孩子的乖戾行为往往源自他们内心的呐喊:“请帮帮我吧!”

●孩子表现不好的根源在于他们内心无法疏解的情绪。

●要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就得当时当地采取行动。

●如果我们随时表扬孩子,为他们的本真感到骄傲,就等于教他们以真实自我为荣。如果我们改变他们的真实状态,要求他们的行为符合我们的意志,就等于在说,他们的真实自我是不完善的。孩子会由此戴上面具,远离自己的本真。

●调整我们情绪中的能量,使之与孩子步调和谐。这个方法比让他们反过来适应我们的要求有效得多。

●情绪逆反意味着孩子处于抗拒的状态之中。

●行为塑造会将所有冲突都视为学习机会。因此,行为是一个时刻延续的连贯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个彼此割裂的时段。相比惩罚而言,积极地巩固正确的行为才是更加有效的手段。

●孩子的灵魂当中充满了无限智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098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13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960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19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12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33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1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74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04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63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44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5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3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0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4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6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